12.圖1是在實驗室中模擬“氨堿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裝置.

完成下列填空:
(1)仔細觀察兩只通氣導管在瓶內(nèi)所處的位置,由此推斷:氣體a為氨氣,氣體b為二氧化碳;兩者的通入次序為先通a再通b.為防止尾氣污染,c中可放入蘸稀硫酸溶液的脫脂棉.
(2)氣體a與b均可用圖2裝置進行制備.當錐形瓶中固定為生石灰時,分液漏斗中應盛放濃氨水.
用該裝置制備另一種氣體的方法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CaCO3+2H+→Ca2++CO2↑+H2O.
(3)反應過程中可以看到裝置飽和食鹽水中有晶體逐漸析出,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4)反應過程中采用水浴加熱,其優(yōu)勢是加熱平穩(wěn),便于控制溫度.水浴溫度維持在42℃左右,溫度過低,反應速率太慢,不利于晶體析出;溫度過高,產(chǎn)物溶解度高,也不利于晶體析出.
(5)反應結束后,將熱水浴換成冰水浴,冷卻15min左右再進行過濾,目的是:增加碳酸氫鈉的析出率,提高產(chǎn)率.
(6)得到的NaHCO3晶體中會含有少量NaCl雜質(zhì),可采用如圖3方法進行純度測定:該試樣中NaH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0.94(精確到0.01).若稱量操作無誤,但最終測定結果的相對誤差為1.5%,寫出可能導致該結果的一種情況.產(chǎn)物水分未完全蒸干等.

分析 (1)根據(jù)氣體的溶解性分析;氨氣為堿性氣體,用酸吸收;
(2)根據(jù)反應物物質(zhì)狀態(tài)和發(fā)生條件分析;
(3)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和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氫鈉晶體;
(4)水浴加熱能使加熱平穩(wěn),便于控制溫度;溫度過高,碳酸氫鈉溶解度大,不利于產(chǎn)品的析出;
(5)反應結束后,將熱水浴換成冰水浴,冷卻15min左右再進行過濾,目的是減小碳酸氫鈉的溶解度,提高產(chǎn)率;
(6)設樣品中NaHCO3、NaCl的質(zhì)量分別為x、y,則x+y=8.060,加鹽酸,NaHCO3受熱分解得到氯化鈉,最終的晶體為碳酸氫鈉分解產(chǎn)生的氯化鈉和原樣品中的氯化鈉總質(zhì)量為5.765g,據(jù)此計算;最終測定結果的相對誤差為1.5%,說明比實際誤差偏大,則可能為產(chǎn)物水分未完全蒸干.

解答 解:(1)氨氣極易溶于水,二氧化碳溶于水,溶解度相對較小,為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溶解,則通二氧化碳的導氣管伸入液面之下,且先通入氨氣,形成堿性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氨氣不能排放空氣中,用稀硫酸吸收;
故答案為:氨氣;二氧化碳;先通a再通b;稀硫酸;
(2)圖2裝置為固液不加熱型,制備氨氣時,可選用向濃氨水中加生石灰的方式制取;制備二氧化碳時,可選用向大理石中加稀鹽酸的方式制取,發(fā)生的離子方程式為:CaCO3+2H+→Ca2++CO2↑+H2O,
故答案為:濃氨水;CaCO3+2H+→Ca2++CO2↑+H2O;
(3)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和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氫鈉晶體,化學方程式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故答案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4)水浴加熱有利于加熱平穩(wěn),便于控制溫度;水浴溫度維持在42℃左右,溫度過低,反應速率太慢,不利于晶體析出;溫度過高,產(chǎn)物的溶解度大,不利于晶體析出;
故答案為:加熱平穩(wěn),便于控制溫度;產(chǎn)物溶解度高;
(5)碳酸氫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降低,反應結束后,將熱水浴換成冰水浴,冷卻15min左右再進行過濾,目的是增加碳酸氫鈉的析出率,提高產(chǎn)率;
故答案為:增加碳酸氫鈉的析出率,提高產(chǎn)率;
(6)設樣品中NaHCO3、NaCl的質(zhì)量分別為x、y,則x+y=8.060,加鹽酸,NaHCO3受熱分解得到氯化鈉,根據(jù)反應NaHCO3+HCl→NaCl+CO2↑+H2O,通過反應得到的氯化鈉質(zhì)量為:$\frac{58.5x}{84}$,最終的晶體為碳酸氫鈉分解產(chǎn)生的氯化鈉和原樣品中的氯化鈉總質(zhì)量為5.765g,則$\frac{58.5x}{84}+y$=5.765,聯(lián)合兩式解得x=7.56g,該試樣中NaH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frac{7.56}{8.060}×100%$=0.94;最終測定結果的相對誤差為1.5%,說明比實際誤差偏大,則可能為產(chǎn)物水分未完全蒸干;
故答案為:0.94;產(chǎn)物水分未完全蒸干等.

點評 本題乙氨堿法為載體,考查了物質(zhì)分析判斷,碳酸氫鈉、氨氣、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氣體制備與裝置選擇,計算等知識點,掌握工藝流程和反應原理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CDEG(多選,填序號)
A. 稱量物體時,先加質(zhì)量大的砝碼,再加質(zhì)量小的砝碼.
B.蒸餾操作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
C.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硫酸溶液時,先往容量瓶中加水,然后按計算結果將一定體積濃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倒入容量瓶,最后加水至刻度,搖勻.
D. 觀察焰色反應的操作是:將鉑絲放在稀硫酸中洗滌,然后蘸取待測固體,置于酒精燈的火焰上進行灼燒.
E.蒸發(fā)操作時,應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熱
F.分液操作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G.冷凝操作時,冷水應從上口進下口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1)在Fe+2HCl═FeCl2+H2↑的反應中,氧化劑是HCl,氧化產(chǎn)物是FeCl2
(2)標出上述方程式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與數(shù)目(用雙線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22.4 L乙醇中分子數(shù)為NA
B.含有NA個氦原子的氦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22.4L
C.1.8g的NH4+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1.1NA
D.在1 L 2 mol/L的鹽酸中,存在2NA個氯化氫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1)請把符合要求的化學方程式的字母填在下列空白處:
①屬于分解反應,但不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是A
②既屬于分解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是D
③不屬于四種基本反應類型的氧化還原反應的是BF
④屬于化合反應,但不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是E
A.(NH42SO3$\frac{\underline{\;\;△\;\;}}{\;}$2NH3↑+H2O+SO2
B.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
C.2C+SiO2$\frac{\underline{\;高溫\;}}{\;}$ Si+2CO↑
D.NH4NO3$\frac{\underline{\;\;△\;\;}}{\;}$ N2O↑+2H2O
E.Na2CO3+CO2+H2O═2NaHCO3
F.MnO2+4HCl(濃) $\frac{\underline{\;\;△\;\;}}{\;}$ MnCl2+Cl2↑+2H2O
(2)對于反應:K2Cr2O7+HCl→KCl+CrCl3+Cl2↑+H2O,回答下列問題:
①配平方程式,并用 單線橋表示此反應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目及方向
1K2Cr2O7+14HCl═2KCl+2 CrCl3+3Cl2↑+7H2O
②該反應的氧化劑是K2Cr2O7,氧化產(chǎn)物是Cl2(填化學式),HCl在該反應中的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是還原劑和酸性
 ③若反應中,發(fā)生氧化反應的HCl為1.2mol,則被還原的K2Cr2O7物質(zhì)的量為0.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實驗原理,操作或裝置(略去部分夾持儀器)正確的是(  )
A.
配制溶液
B.
中和滴定
C.
除去溴苯中少量的溴單質(zhì)
D.
制取并收集氨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在酸性溶液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只有氫離子B.c(H+)=1.0×107mol/L
C.c(H+)>c(OH-D.c(H+)越大,酸性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分離NaCl和NH4Cl的最佳方法是( 。
A.加入燒堿B.利用溶解度不同,常用結晶法
C.直接加熱法D.加入某種合適的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某無機鹽M是一種優(yōu)良的氧化劑,為確定其化學式,某小組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

①無機鹽M僅由鉀離子和一種含氧酸根組成,其分子中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2:1:4;
②圖中,將1.98g該無機鹽溶于水,滴加適量稀硫酸后,再加入1.12g還原鐵粉,恰好完全反應得混合溶液N.
③該小組同學將溶液N分為二等份,分別按路線Ⅰ、路線Ⅱ進行實驗.
④在路線Ⅱ中,首先向溶液N中滴加適量KOH至元素X剛好沉淀完全,過濾后將沉淀在空氣中充分灼燒得純凈的Fe2O3粉末1.20g;再將濾液在一定條件下蒸干只得到3.48g純凈的不含結晶水的正鹽W.
①由路線Ⅰ的現(xiàn)象可知,溶液N中含有的陽離子是Fe2+
②由實驗流程圖可推得,含氧酸鹽W的化學式是K2SO4;由路線Ⅱ可知,1.98g無機鹽M中所含鉀元素的質(zhì)量為0.78g.
③無機鹽M與1.12g還原鐵粉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溶液N的化學反應方程為2Fe+K2FeO4+4H2SO4═3FeSO4+K2SO4+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