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F 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它們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之和為13.B的化合物種類繁多,數(shù)目龐大;C、D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兩種元素,D、E兩種元素的單質(zhì)反應可以生成兩種不同的離子化合物;F為同周期半徑最小的元素.試回答以下問題:
(1)寫出D與E以 1:1的原子個數(shù)比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
 
.F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2)化合物甲、乙由A、B、D、E中的三種或四種組成,且甲、乙的水溶液均呈堿性.則甲、乙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A、C、D、E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用元素符號表示)
(4)元素B和F的非金屬性強弱,B的非金屬性
 
于F(填強或弱),并用化學方程式證明上述結論
 
考點:位置結構性質(zhì)的相互關系應用
專題: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專題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F 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B形成的化合物種類繁多,則B為C元素;C、D為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兩種元素,D的原子序數(shù)較大,則C為N元素,D為O元素;D、E形成兩種不同的離子化合物,則E為Na;F為同周期半徑最小的元素,F(xiàn)處于第三周期期,所以F為Cl元素;它們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之和為13,則A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3-3-3-2-2-2=1,則A為H元素,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F 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B形成的化合物種類繁多,則B為C元素;C、D為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兩種元素,D的原子序數(shù)較大,則C為N元素,D為O元素;D、E形成兩種不同的離子化合物,則E為Na;F為同周期半徑最小的元素,F(xiàn)處于第三周期期,所以F為Cl元素;它們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之和為13,則A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3-3-3-2-2-2=1,則A為H元素.
(1)D與E以 1:1的原子個數(shù)比形成的化合物為Na2O2,電子式為,F(xiàn)為Cl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故答案為:;;
(2)化合物甲、乙由H、C、O、Na中的三種或四種組成,且甲、乙的水溶液均呈堿性,二者可以反應,則為氫氧化鈉與碳酸氫鈉,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H-+HCO3-=CO32-+H2O,
故答案為:OH-+HCO3-=CO32-+H2O;
(3)所有元素中H原子半徑最小,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徑減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徑中等,故原子半徑:Na>N>O>H,
故答案為:Na>N>O>H;
(4)碳元素非金屬性比Cl元素非金屬性弱,利用強酸制備弱酸原理可以證明,反應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O4=CO2↑+H2O+2NaClO4 或 NaHCO3+2HClO4=CO2↑+H2O+NaClO4,
故答案為:弱;Na2CO3+2HClO4=CO2↑+H2O+2NaClO4 或 NaHCO3+2HClO4=CO2↑+H2O+NaClO4
點評:本題考查結構性質(zhì)位置關系應用,推斷元素是解題關鍵,注意理解掌握金屬性、非金屬性強弱比較實驗事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空燃比是指汽車發(fā)動機中燃燒1kg燃料消耗的空氣質(zhì)量(kg),它是影響汽車尾氣污染物含量的最基本因素.而理想空燃比是指燃料與氧氣恰好完全燃燒時的1kg燃料所消耗空氣的質(zhì)量.回答下列問題[為簡化計算,設汽油的成分為辛烷(C8H18),空氣中只含有氮氣和氧氣,氧氣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shù)為20%]:
(1)氧氣在空氣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計算結果取三位有效數(shù)字,下同);
(2)計算該燃料的理想空燃比
 
;
(3)若燃燒過程中除CO2外,還有CO生成,說明實際空燃比
 
(填“>”、“<”或“=”)理想空燃比.若產(chǎn)物中CO與CO2的體積比1:7,計算實際空燃比;
(4)若燃燒產(chǎn)生的尾氣冷卻后,測得其中CO的體積分數(shù)為x,計算:
①燃燒1mol燃料生成CO的物質(zhì)的量α(用x表示);
②實際空燃比y(用x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中,可行的是( 。
A、加氫氧化鈉溶液,過濾,可直接除去混合物在鋁粉中的鐵粉
B、用溶解、加熱濃縮再冷卻結晶的方法分離KNO3和NaCl固體混合物
C、用分液的方法分離酒精和氯化鈉溶液
D、將Cl2和HCl的混合氣體通過堿石灰可以除去其中的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元素的性質(zhì)及其遞變規(guī)律正確的是( 。
A、同周期金屬元素的化合價越高,其原子失電子能力越強
B、第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最高正價從+1遞增到+7
C、同主族元素的簡單陰離子還原性越強,則該元素對應的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越強
D、IA族與 VIIA族元素間可形成共價化合物或離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表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關A、B、C、D、E五種元素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A與B形成的陰離子可能有:AB32-、A2B42-
B、E的氫化物的沸點比C的氫化物的沸點高
C、D在過量的B中燃燒的主要產(chǎn)物為DB2
D、A與E形成的化合物是非極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實驗室制備氯氣并進行一系列相關實驗的裝置(夾持設備已略).

已知:濃硫酸、堿石灰和無水氯化鈣均具有吸水性,堿石灰是生石灰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制備氯氣選用的藥品為:二氧化錳固體和濃鹽酸,相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2)如何檢查裝置A的氣密性?寫出操作過程
 

(3)裝置B中飽和食鹽水的作用是
 
;同時裝置B亦是安全瓶,監(jiān)測實驗進行時C中是否發(fā)生堵塞,請寫出發(fā)生堵塞時B中的現(xiàn)象
 

(4)裝置C的實驗目的是驗證氯氣是否具有漂白性,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
 
.(填字母)
abcd
干燥的有色布條干燥的有色布條濕潤的有色布條濕潤的有色布條
堿石灰硅膠濃硫酸無水氯化鈣
濕潤的有色布條濕潤的有色布條干燥的有色布條干燥的有色布條
(5)設計裝置D、E的目的是比較氯、溴、碘的非金屬性.當向D中緩緩通入一定量氯氣時,可以看到無色溶液逐漸變?yōu)?div id="dmhm7lj" class='quizPutTag' contenteditable='true'> 
色,裝置D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說明氯的非金屬性大于溴.
(6)打開活塞,將裝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裝置E中,振蕩.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7)裝置F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晶體中含有A、B、C三種元素,其晶胞排列方式如圖所示,晶體中A、B、C的原子個數(shù)之比依次為( 。
A、1:3:1
B、2:3:1
C、8:6:1
D、4: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已學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識對未知元素進行推斷,并填空:
Ⅰ.有A、B、C、D、E 5種元素,它們的核電荷數(shù)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C、E是金屬元素;A和E屬同一族,它們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為ns1.B和D也屬同一族,它們原子最外層的p能級電子數(shù)是s能級電子數(shù)的兩倍,C原子最外層上電子數(shù)等于D原子最外層上電子數(shù)的一半.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這五種元素組成的一種化合物是(寫化學式)
 

(2)寫出C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
 

(3)用軌道表示式表示D元素原子的價電子構型
 

(4)元素B與D的電負性的大小關系是B
 
D.(填“>”、“<”或“=”)
Ⅱ.A、B、C、D、E是五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前四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是E的原子序數(shù)的2倍.B是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D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3倍.E的陽離子與D的陰離子都比A的陽離子多2個電子層.回答下列問題:
(1)D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族.
(2)B、C、E三種元素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用相應的元素符號表示)
(3)由D、E兩種元素形成的固體屬于
 
晶體(填晶體類型名稱).
(4)寫出含D的氫化物的電子式
 

(5)A、C、D以原子個數(shù)比4:2:3形成的化合物,其水溶液的pH
 
7(填“>”、“<”或“=”),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硫酸鋅用于制造立德粉,并用作媒染劑、收斂劑、木材防腐劑等,現(xiàn)用氧化鋅礦(主要成分為ZnSiO3、FeCO3、CuO等).為原料及工藝流程生產(chǎn)ZnSO4?7H2O.

(1)步驟Ⅰ的操作是
 
,濾渣A的主要成分是
 

(2)步驟Ⅰ加入稀硫酸進行觸浸時,需不斷通入高溫水蒸氣的目的是
 

(3)步驟Ⅱ中,在PH約為2.1的濾液中加入高錳酸鉀,生成生成Fe(OH)3和MnO(OH)2兩種沉淀,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步驟Ⅳ中的烘干操作需在減壓低溫條件下進行,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