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通過鹽析作用析出的蛋白質固體不溶于水 | |
B. | 淀粉、纖維素和葡萄糖均可發(fā)生水解 | |
C. | 油脂在酸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叫做皂化反應 | |
D. | 紫外線可使蛋白質變性,可利用紫外線進行消毒 |
分析 A.鹽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無機鹽類而使某種物質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過程;
B.葡萄糖不能水解,淀粉和纖維素水解的產物都是葡萄糖;
C.皂化反應是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
D.蛋白質變性是指蛋白質在某些物理和化學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間構象被改變,從而導致其理化性質的改變和生物活性的喪失,這種現(xiàn)象稱為蛋白質變性.
能使蛋白質變性的化學方法有加強酸、強堿、尿素、乙醇、丙酮、甲醛等有機溶劑化學物質、重金屬鹽等,能使蛋白質變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熱(高溫)、紫外線及X射線照射、超聲波、劇烈振蕩或攪拌等.
解答 解:A.鹽析是可逆的,通過鹽析作用析出的蛋白質固體可溶于水,故A錯誤;
B.淀粉和纖維素屬于多糖,水解最終生成都是葡萄糖,葡萄糖為單糖,不能水解,故B錯誤;
C.皂化反應是油脂與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溶液混合發(fā)生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鹽和甘油的反應,故C錯誤;
D.紫外線能使蛋白質生物活性的喪失變性,故能用于殺菌消毒,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蛋白質的性質,題目難度不大,注意鹽析是可逆的,變性是不可逆的.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水中的溶解性:Na2CO3<NaHCO3 | B. | 熱穩(wěn)定性:Na2CO3<NaHCO3 | ||
C. | NaHCO3能轉化為Na2CO3 | D. | Na2CO3不能轉化成NaH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 L水中溶解了40 g NaOH后,所得溶液濃度為1 mol/L | |
B. | 從1 L 2 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0.5 L,該溶液的濃度為1 mol/L | |
C. | 將2.24 L(標準狀況)HCl氣體溶于水制成100 mL溶液,其物質的量濃度為1 mol/L | |
D. | 配制1 L 0.2 mol/L的CuSO4溶液,需用25 g膽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量取109.3mL稀鹽酸 | B. | ![]() 稱量25g燒堿固體 | ||
C. | ![]() 碳酸氫鈉受熱分解 | D. | ![]()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稀硫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酸和甲醛分別完全燃燒,若消耗的氧氣量一樣,則它們的質量相等 | |
B. | 銅絲表面的黑色氧化膜可用酒精除去 | |
C. | Na2CO3溶液可使苯酚濁液變澄清 | |
D. | 含0.01mol甲醛的福爾馬林溶液與足量的銀氨溶液充分反應,生成2.16gA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與水反應:2Na+2H2O═2Na++2OH-+H2↑ | |
B. | FeCl3腐蝕電路板:Fe3++Cu═Fe2++Cu2+ | |
C. | 向Mg(OH)2中加入鹽酸:OH-+H+═H2O | |
D. | Cl2與水反應:Cl2+H2O═2H++Cl-+Cl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亞硝酸鈉具有氧化性,不可能表現(xiàn)出還原性 | |
B. | 該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 | |
C. | 向反應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和亞硝酸鈉,I-不可能轉化為I2 | |
D. | 人誤食亞硝酸鈉中毒時,可服用氫碘酸解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M與Z形成的化合物陽、陰離子個數(shù)比均為2:1 | |
B. | X與Z形成的某種化合物與NZ2反應可生成一種強酸 | |
C. | Y的含氧酸是強酸 | |
D. | Z、M、N三種元素組成的某種化合物可與N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反應生成N的氧化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