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已知某密閉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的平衡物質(zhì)的量濃度c(CO2)與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平衡狀態(tài)A與C相比,平衡狀態(tài)A的c(CO)較小
B.在t2時,D點的反應速率:ν(逆)>ν(正)
C.反應CO(g)+H2O(g)?CO2(g)+H2(g)的△H>0
D.若t1、t2時的平衡常數(shù)分別為K1、K2,則K1<K2

分析 A.根據(jù)溫度對平衡的影響,分析CO的濃度;
B.T2時反應進行到狀態(tài)D,c(CO2)高于平衡濃度,故反應向逆反應進行;
C.由圖可知,溫度越高平衡時c(CO2)越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
D.化學平衡常數(shù)只受溫度影響,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移動,根據(jù)平衡移動判斷溫度對平衡常數(shù)的影響.

解答 解:A.平衡狀態(tài)A與C相比,C點溫度高,已知△H>0,升高溫度平衡正移,CO濃度減小,所以A點CO濃度大,故A錯誤;
B.T2時反應進行到狀態(tài)D,c(CO2)高于平衡濃度,故反應向逆反應進行,則一定有υ(正)<υ(逆),故B正確;
C.由圖可知,溫度越高平衡時c(CO2)越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進行,故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即△H>0,故C正確;
D.該反應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化學平衡常數(shù)增大,故K1<K2,故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溫度對平衡移動的影響、對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影響等知識,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曲線的各點都處于平衡狀態(tài),明確化學平衡及其影響為解答關鍵,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及靈活應用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在25℃時,F(xiàn)eS的Ksp=6.3×10-18,CuS的Ksp=1.3×10-36,ZnS的Ksp=1.3×10-24.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25℃時,CuS的溶解度大于ZnS的溶解度
B.25℃時,向含有等物質(zhì)的量的FeCl2、CuCl2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Na2S,最先出現(xiàn)沉淀的是FeS
C.除去ZnCl2溶液中的Cu2+,可以選用FeS作沉淀劑
D.將足量CuSO4溶解在0.1mol/L的H2S溶液中,S2-能達到的最大濃度為$\sqrt{1.3}×{10^{-18}}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實驗室需配置100mL2.00mol/LNaCl溶液,請你參與實驗過程,并完成相關實驗報告(填寫表格中橫線上所示內(nèi)容).
實驗原理m=cVM
實驗儀器托盤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實驗步驟(1)計算:溶質(zhì)NaCl固體的質(zhì)量為11.7g.
(2)稱量:用托盤天平稱取所需NaCl固體.
(3)溶解:將稱好的NaCl固體放入燒杯中,用適量蒸餾水攪拌.
(4)轉(zhuǎn)移、洗滌:將燒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并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內(nèi)壁2~3次,洗滌液也都注入容量瓶中.
(5)定容:將蒸餾水注入儀器至液面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
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液面與刻度線相切.
(6)搖勻:蓋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然后靜置.
思考與探究(7)某同學在實驗步驟(6)后,發(fā)現(xiàn)凹液面低于刻度線,于是再向容器中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該同學所配置溶液是濃度<
(填“>”、“=”或“<”)2.0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常溫下,兩種溶液①0.1mol/L NH3•H2O  ②0.1mol/L CH3COOH中:
(1)溶液①的pH> 7(填“>”、“<”或“=”),其原因是NH3•H2O?NH4++OH-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2)溶液②呈酸 性(填“酸”、“堿”或“中”).升溫可以促進(填“促進”或“抑制”) CH3COOH的電離.
(3)溶液①中c(NH4+) 的大小為b(填字母).
a.等于0.1mol/L        b.小于0.1mol/L        c.大于0.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已知醋酸和鹽酸是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的酸,在一定條件下,CH3COOH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CH3COOH?CH3COO-+H+△H>0.
(1)25℃時,濃度均為0.1mol/L的鹽酸和醋酸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④;
①兩溶液的pH相同        
②兩溶液的導電能力相同
③由水電離出的c(OH-)相同
④中和等物質(zhì)的量的NaOH溶液,消耗兩溶液的體積相同
(2)25℃時,pH=5的稀醋酸溶液中,c(CH3COO-)=(10-5-10-9)mol/Lmol•L-1 (填數(shù)字表達式);
(3)25℃時,向pH均為1的鹽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別加水,隨加水量的增多,兩溶液pH的變化如圖所示,則符合鹽酸pH變化的曲線是Ⅰ;
(4)25℃時,向體積為Va mLpH=3的醋酸溶液中滴加pH=11的NaOH溶液Vb mL至溶液恰好呈中性,則Va與的Vb關系是Va<Vb(填“>”、“<”或“=”).
(5)25℃時,若向氨水中加入稀鹽酸至溶液的pH=7,此時c(NH4+)=a mol/L,則c(Cl-)=a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常溫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向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或通入HCl氣體都能使$\frac{c({H}^{+})}{c(C{H}_{3}COOH)}$的值增大
B.0.1mol•L-1的醋酸鈉溶液20mL與0.1mol•L-1鹽酸10mL混合后溶液顯酸性,則有c(CH3COO-)>c(Cl-)>c(H+)>c(CH3COOH)
C.pH=4的醋酸與pH=10的氫氧化鈉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pH<7
D.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frac{c(O{H}^{-})}{c({H}^{+})}$=1×10-6,則該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1×10-11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流動電池是一種新型電池.其主要特點是可以通過電解質(zhì)溶液的循環(huán)流動,在電池外部調(diào)節(jié)電解質(zhì)溶液,以保持電池內(nèi)部電極周圍溶液濃度的穩(wěn)定.我國某研究小組新開發(fā)的一種流動電池如圖所示,電池總反應為Cu+PbO2+2H2SO4═CuSO4+PbSO4+2H2O.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為正極,b為負極
B.該電池工作時PbO2電極附近溶液的pH增大
C.b極的電極反應為Cu-2e-═Cu2+
D.調(diào)節(jié)電解質(zhì)溶液的方法是補充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X、Y、Z、G、Q、R、T七種元素,核電荷數(shù)均小于36.已知X的一種1:2型氫化物分子中既有σ鍵又有π鍵,且所有原子共平面;Z的L層上有2個未成對電子;Q原子的s能級與p能級電子數(shù)相等;R單質(zhì)是制造各種計算機、微電子產(chǎn)品的核心材料;T處于周期表的ds區(qū),原子中只有一個未成對電子.
(1)Y原子核外共有7種不同運動狀態(tài)的電子,基態(tài)T原子有7種不同能級的電子.
(2)X、Y、Z的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順序為C<O<N(用元素符號表示).
(3)由X、Y、Z形成的離子ZXY-與XZ2互為等電子體,則ZXY-中X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sp雜化.
(4)Z與R能形成化合物甲,1mol甲中含4 mol化學鍵,甲與氫氟酸反應,生成物的分子空間構(gòu)型分別為SiF4的正四面體形、H2O為V形.
(5)G、Q、R氟化物的熔點如表,造成熔點差異的原因為NaF與MgF2為離子晶體,SiF4為分子晶體,故SiF4的熔點低,Mg2+的半徑比Na+的半徑小,且Mg2+電荷數(shù)高,晶格能MgF2>NaF,故MgF2的熔點比NaF高.
氟化物G的氟化物Q的氟化物R的氟化物
熔點/K9931 539183
(6)向T的硫酸鹽溶液中逐滴加入Y的氫化物的水溶液至過量,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2++4NH3.H2O=[Cu(NH34]2++4H2O
(7)X單質(zhì)的晶胞如圖所示,一個X晶胞中有8個X原子;若X晶體的密度為ρ g•cm-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為NA,則晶體中最近的兩個X原子之間的距離為$\frac{3}{4}$$\root{3}{\frac{12}{P{N}_{A}}}$ cm(用代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同一周期X、Y、Z三種短周期元素,它們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化學式分別為H2X、YH3、ZH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H2X<YH3<ZH4
B.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H2XO4>H3YO4>H2ZO3
C.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X>Y>Z
D.元素原子的半徑:X<Y<Z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