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學》雜志評出10大科技突破,其中“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下列關于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的離子積僅適用于純水
B.水的電離和電解都需要電
C.升高溫度一定使水的離子積增大
D.加入電解質一定會破壞水的電離平衡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廣東省東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化學A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與社會、生產、生活緊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高純度的硅單質用于制作光導纖維
B.從海水中提取物質都必須通過化學反應才能實現
C.為了增加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D.用食醋清洗熱水瓶膽內壁附著的水垢(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四川省廣安市高一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離子,在強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K+、Na+、NO3-、SiO32- B.K+、Na+、Ba2+、SO42-
C.K+、Ca2+、Na+、CO32﹣ D.H+、NH4+、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等三縣高二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pH為4~5的環(huán)境中,Cu2+ 、Fe2+ 不能生成沉淀,而Fe3+幾乎完全沉淀。工業(yè)上制取CuCl2 是將濃鹽酸用蒸汽加熱到80℃左右,再慢慢加入粗氧化銅(含雜質FeO),充分攪拌使之溶解,欲除去溶液中的雜質離了,下列方法正確的是
A.加入純Cu將Fe2+ 還原
B.向溶液中加入(NH4)2S 使Fe2+沉淀
C.直接加水加熱使雜質離子水解除去
D.在溶液中通入Cl2 ,再加入CuO粉末調節(jié)pH為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等三縣高二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pH=2的兩種一元酸x和y,體積均為100 mL,稀釋過程中pH與溶液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分別滴加NaOH溶液(c=0.1mol/L)至pH =7,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為 ,則
A.x為弱酸, B.y為弱酸,
C.x為強酸, D.y為弱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等三縣高二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焓變是一個與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有關的因素,放熱反應具有自發(fā)進行的傾向
B.在同一條件下物質有不同的熵值,其體系的混亂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C.自發(fā)反應是指不需要條件就能發(fā)生的反應
D.—個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與焓變和熵變的共同影響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山東省菏澤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A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4分)某工業(yè)礦渣中主要含有Cu2O,還有少部分Al2O3、Fe2O3、SiO2 ,從該礦渣中提取銅的操作流程如下:(已知:Cu2O+2H+═Cu+Cu2++H2O)
(1)固體混合物B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該反應物的一種重要用途為 。
(2)濾液A中鐵元素的存在形式只能為Fe2+,理由是 。
涉及的離子方程式為(不必書寫Cu2O與鹽酸的反應)
、 。
檢驗濾液A中Fe2+的試劑為 。
(3)若將濾液C中的鋁元素以沉淀形式析出,可選用的最佳試劑為 (填序號)。
A.氫氧化鈉溶液 B.硫酸溶液 C.氨水 D.二氧化碳
金屬E與固體F某一成分發(fā)生的反應可用于焊接鋼軌,該反應的化學方程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山東省菏澤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A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物質的分類正確的是
A.燒堿、純堿、熟石灰都是堿
B.Na2O、Al2O3、Fe2O3都是堿性氧化物
C.H2SO4、NaOH、NaNO3都是電解質
D.鋁土礦、水玻璃、小蘇打都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江西省高一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化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制備出大量的人工合成元素
B.向煮沸的1 mol/L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飽和溶液制備Fe(OH)3膠體
C.為了增加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保質期,可以在安全、合理的范圍內使用食品添加劑
D.從自然界中提取元素的單質都必須通過化學反應才能實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