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電鍍是將鍍件與電源負極相連、鍍層與電源正極相連;
(2)①若用銅鹽進行化學鍍銅,陰極上銅離子得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所以需要還原劑與之反應;
②根據圖知,溶液的pH越大反應速率越大,可以通過控制溶液pH控制反應速率;
(3)銅礦中加入過量稀硫酸,發(fā)生的反應有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溶液中金屬陽離子有Cu2+、Fe2+、Fe3+,溶液呈酸性,加入碳酸氫銨,碳酸氫根離子和氫離子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從而增大溶液pH;向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酸性條件下,二氧化錳和亞鐵離子反應生成鐵離子、錳離子和水;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銨,硫酸銨和鐵離子反應生成沉淀NH4Fe3(SO4)2(OH)6,采用過濾方法分離沉淀和溶液,然后通過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得到硫酸銅晶體,再結合題目分析解答.
解答 解:(1)電鍍是將鍍件與電源負極相連、鍍層與電源正極相連,
故答案為:負;
(2)①若用銅鹽進行化學鍍銅,陰極上銅離子得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所以需要還原劑與之反應,
故答案為:還原劑;
②根據圖示信息,pH=8-9之間,反應速率為0,所以要使反應停止,調節(jié)溶液的pH至8-9 之間,
故答案為:調節(jié)溶液的pH至8-9 之間;
(3)銅礦中加入過量稀硫酸,發(fā)生的反應有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溶液中金屬陽離子有Cu2+、Fe2+、Fe3+,溶液呈酸性,加入碳酸氫銨,碳酸氫根離子和氫離子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從而增大溶液pH;向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酸性條件下,二氧化錳和亞鐵離子反應生成鐵離子、錳離子和水;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銨,硫酸銨和鐵離子反應生成沉淀NH4Fe3(SO4)2(OH)6,采用過濾方法分離沉淀和溶液,然后通過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得到硫酸銅晶體,
①堿式碳酸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碳和水,反應方程式為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故答案為: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②題目要求調高pH,銨根離子顯酸性,碳酸氫根離子顯堿性,則起作用的離子是碳酸氫根離子,
故答案為;HCO3-;
③依題意亞鐵離子變成了鐵離子,1mol MnO2轉移電子2 mol,則錳元素從+4變成+2價,溶液是顯酸性的,方程式經過觀察可要補上氫離子,綜合上述分析可寫出離子方程式為MnO2+2Fe2++4H+=Mn2++2Fe3++2H2O,
故答案為:MnO2+2Fe2++4H+=Mn2++2Fe3++2H2O;
④濾后母液的pH=2.0,則c(H+)=0.01mol/L,c(Fe3+)=a mol•L-1,c(NH4+)=b mol•L-1,c(SO42-)=d mol•L-1,
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c6(H+)c3(Fe3+)c(NH4+)c2(SO42−)=(0.01)6a3×b×lwksqkb2=10−12a3bkfshcuk2,
故答案為:10−12a3bocp9scu2.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分離和提純的綜合應用及電解原理,側重考查學生分析能力,明確流程圖中發(fā)生的反應及分離方法是解本題關鍵,熟悉元素化合物性質及基本原理,難點是二氧化錳和亞鐵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由圖可知:T1<T2 | |
B. | a、b兩點的正反應速率:b>a | |
C. | 為了提高Br2(g)的轉化率,可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將體積變?yōu)閂/2 L | |
D. | T1時,隨著Br2(g)加入,平衡時HBr的體積分數不斷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大力實施礦物燃料的脫硫脫硝技術可以減少SO2、NOx的排放 | |
B. | PM2.5是直徑≤2.5微米的細顆粒物,其表面積大,易附帶有毒有害物質 | |
C. | O3能消毒殺菌,空氣中O3濃度越大越有利于人體健康 | |
D. | 汽車尾氣中的CO主要來自汽油的不完全燃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NO2?N2O4 (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 |
B. | C(s)+CO2?2CO (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 |
C. | N2+3H2?2NH3 (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 |
D. | H2S?H2+S(s) (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等物質的量的硫蒸氣和固體硫分別完全燃燒,后者放出熱量多 | |
B. | 由C(石墨)=C(金剛石)△H=+1.90 kJ/mol可知,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 | |
C. | 在101 kPa時,2 g氫氣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285.8 kJ熱量,氫氣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表示為:2H2(g)+O2(g)═2H2O(l)△H=-285.8 kJ/mol | |
D. |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若將含0.5 mol H2SO4的濃硫酸與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熱大于57.3 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該條件下,反應前后的壓強之比為6:5.3 | |
B. | 若反應開始時容器體積為2 L,則0~2 min內v(SO3)=0.35 mol/(L•min) | |
C. | 若把“恒溫恒壓下”改為“恒壓絕熱條件下”反應,平衡后n(SO3)<1.4 mol | |
D. | 若把“恒溫恒壓下”改為“恒溫恒容下”反應,達平衡時放出的熱量大于Q 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