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可逆反應2NO 2?2NO+O 2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可以作為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  )
A.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 mo1 O2的同時生成2n mol NO2
B.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 mol O2的同時生成2n mol NO
C.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
D.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

分析 化學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各物質(zhì)的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發(fā)生變化,以此進行判斷,得出正確結論.

解答 解:A、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molO2是正反應,同時生成2nmolNO2為逆反應,且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故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故A正確;
B、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 mol O2的同時生成2n mol NO,都體現(xiàn)的正反應方向,故B錯誤;
C、一氧化氮和氧氣為無色氣體,二氧化氮為紅棕色氣體,故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變化可作為判斷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故C正確;
D、密度=$\frac{總質(zhì)量}{體積}$,總質(zhì)量不變,體積不變,故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不能作為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故D錯誤;
故選AC.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題目難度不大.要注意把握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關于原電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正極和負極必須是金屬
B.原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
C.原電池工作時,正極和負極上發(fā)生的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D.鋅、銅和鹽酸構成的原電池工作時,鋅片上有6.5 g鋅溶解,正極上就有0.1 g氫氣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在一定溫度下的定容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A(g)+B(s)?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
①混合氣體的壓強不變②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③B 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不變
④容器內(nèi)A的百分含量為20%的狀態(tài)  ⑤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 molD,同時生成2n molA.
⑥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 molC,同時消耗n molD.
A.②⑤⑥B.③④⑥C.①②③D.只有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海水淡化后,為檢驗所得的淡水中是否含有氯離子,通常采用的試劑是( 。
A.AgNO3溶液B.AgNO3溶液和稀鹽酸
C.AgNO3溶液和稀硝酸D.以上試劑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參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學用語回答下列問題:

周期
IA0
1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2
3
(1)寫出⑧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2)④、⑤、⑥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Na>Al>O(用元素符號回答).
(3)②、③、⑦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由強到弱順序是HNO3>H2CO3>H2SiO3(用化學式回答)
(4)③元素所形成單質(zhì)的結構式為N≡N.
(5)⑥的單質(zhì)與①、⑨兩種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l+6H+=2Al3++3H2↑.
(6)⑤元素與⑨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學鍵類型為離子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物質(zhì),屬于共價化合物的是(  )
A.I2B.NH4ClC.CaCl2D.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有機物分子中,在質(zhì)子核磁共振譜中只給出一種峰(信號)的是( 。
A.CH3OHB.CH3COOCH3C.C(CH34D.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已知25℃、101kPa下,下列反應
C(石墨)+O2(g)═CO2(g),△H=-393.51kJ
C(金剛石)+O2(g)═CO2(g),△H=-395.41kJ
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A.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低B.石墨和金剛石都是碳的同位素
C.金剛石轉變?yōu)槭俏锢碜兓?/td>D.金剛石比石墨更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反應2SO2+O2?2SO3,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SO3的濃度增加了0.4mol/L,在這段時間內(nèi)用O2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2mol•L-1•s-1,則這段時間為( 。
A.0.1sB.2.5sC.5sD.1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