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某學習小組為探究膠體的性質進行如下實驗:

(1)取少量Fe2O3粉末(紅棕色)加入適量鹽酸,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反應后得到的溶液呈________色。

(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試管中,滴入幾滴NaOH溶液,可觀察到有紅褐色沉淀生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小燒杯中加入20 mL 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后,向沸水中滴入幾滴飽和FeCl3溶液,繼續(xù)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__色,即制得Fe(OH)3膠體。

(4)取上步實驗燒杯中少量Fe(OH)3膠體置于試管中,向試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HI溶液,邊滴加邊振蕩,會出現(xiàn)一系列變化。

①先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隨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黃色,寫出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最后溶液顏色加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④用稀鹽酸代替稀HI溶液,能出現(xiàn)上述哪些相同的變化現(xiàn)象?________(寫序號)。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廣西柳州鐵路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理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正丁醚常用作有機反應的溶劑。實驗室制備正丁醚的反應和主要實驗裝置如下:

2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2)2O + H2O。反應物和產物的相關數(shù)據如下

相對分子質量

沸點/℃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74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醚

130

142.0

0.7704

幾乎不溶

合成反應:

①將6 mL濃硫酸和37 g正丁醇,按一定順序添加到A中,并加幾粒沸石。

②加熱A中反應液,迅速升溫至135℃,維持反應一段時間。

分離提純:

③待A中液體冷卻后將其緩慢倒入盛有70 mL水的分液漏斗中,振蕩后靜置,分液得粗產物。

④粗產物依次用40 mL水、20 mL NaOH溶液和40 mL水洗滌,分液后加入約3 g無水氯化鈣顆粒,靜置一段時間后棄去氯化鈣。

⑤將上述處理過的粗產物進行蒸餾,收集餾分,得純凈正丁醚11 g。

請回答:

(1)步驟①中濃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順序為

(2)加熱A前,需先從 (填“a”或“b”)口向B中通入水。

(3)步驟③的目的是初步洗去 ,振蕩后靜置,粗產物應從分液漏斗的 (填“上”或“下”)口分離出。

(4)步驟④中最后一次水洗的目的為 。

(5)步驟⑤中,加熱蒸餾時應收集 (填選項字母)左右的餾分。

a.100℃ b. 117℃ c. 135℃ d.142℃

(6)反應過程中會觀察到分水器中收集到液體物質,且分為上下兩層,隨著反應的進行,分水器中液體逐漸增多至充滿時,上層液體會從左側支管自動流回A。分水器中上層液體的主要成分為 ,下層液體的主要成分為 。

(7)本實驗中,正丁醚的產率為 。(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浙江寧波效實中學高二上期中考試化學試卷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附加題

Ⅰ:如圖所示,甲、乙之間的隔板K和活塞F都可左右移動,甲中充入2molA和1molB,乙中充入2molC和

1molHe,此時K停在0處。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可逆反應:2A(g)+B(g)2C(g); 反應達到平衡后,再恢復至原溫度�;卮鹣铝袉栴}:

(1)達到平衡時,隔板K最終停留在0刻度左側a處,則a的取值范圍是

(2)若達到平衡時,隔板K最終停留在左側刻度1處,此時甲容積為2L,反應化學平衡常數(shù)為____。

(3)若達到平衡時,隔板K最終停留在左側刻度靠近0處, 則乙中可移動活塞F最終停留在右側的刻度不大于

Ⅱ:若一開始就將K、F固定,其它條件均不變,則達到平衡時:

(1)測得甲中A的轉化率為b,則乙中C的轉化率為

(2)假設乙、甲兩容器中的壓強比用d表示,則d的取值范圍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上學期期中統(tǒng)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根據20℃時某些物質的溶解度(g)數(shù)據:

CaCO3

CaSO4

Mg(OH)2

MgCO3

1.4×10-3

2.55×10-2

9×10-4

1.1×10-2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硫酸鈣懸濁液中存在CaSO4(s) Ca2+(aq)+ SO42-(aq)

B.用Na2CO3溶液浸泡鍋爐中的水垢,可將水垢中的CaSO4轉化為CaCO3

C.向Mg(OH)2懸濁液中滴加FeCl3,沉淀變?yōu)榧t褐色,說明溶解度Fe(OH)3< Mg(OH)2

D.向2ml飽和MgCl2 溶液中先后滴加0.1mol/L的Na2CO3、NaOH溶液各2滴,產生的白色沉淀為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福建省、霞浦七中、周寧十中高三上期中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與NaOH溶液反應

B.Na2O、Na2O2組成元素相同,與CO2反應產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氣污染氣體,在空氣中都能穩(wěn)定存在

D.新制氯水顯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振蕩后溶液呈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東省德州市高三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氧化還原反應是化學反應中的基本反應之一,研究氧化還原反應,對人類的進步 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I.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Ag+和Fe3+氧化性,設計了如下實驗:

第一步:將光亮的鐵絲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時間后將鐵絲取出。

第二步:為檢驗溶液中Fe的氧化產物,將溶液中的Ag+除盡后,進行了如下實驗�?蛇x用的試劑:KSCN溶液、酸性KMnO4溶液、氯水。請完成下表:

操 作

現(xiàn)象

結論

取少量除盡Ag+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人KSCN溶液,振蕩

(1)

存在Fe3+

取少量除盡Ag+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 (2) ,振蕩

(3)

存在Fe2+

【實驗結論】Fe的氧化產物為Fe2+和Fe3+,氧化性:Ag+ Fe3+(填“大于”或“小于”)。

Ⅱ.生物質混煤燃燒是當今能源燃燒利用的最佳方式之一,但生物質中氯含量較多,燃燒過程中會形成金屬氯化物(如NaCl)和Cl2等物質,對金屬爐壁造成腐蝕。

(1)NaCl和Cl2中化學鍵的類型分別是

(2)燃煤過程中生成的SO2會與NaCl等物質發(fā)生反應,生成硫酸鹽和Cl2。若生成Cl2 22.4 L(標況)時轉移電子數(shù)為4×6.02×102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Ⅲ.將32 g銅與l40 mL一定濃度的硝酸反應,銅完全溶解產生的NO和NO2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11.2 L。請回答:

①待產生的氣體全部釋放后,向溶液加入V mL a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轉化成沉淀,則原硝酸溶液的濃度為 mol/L。(用含V、a的式子表示)

②欲使銅與硝酸反應生成的氣體在NaOH溶液中全部轉化為NaNO3,至少需要H2O2的質量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東省青島市高三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實驗裝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1裝置可制取干燥純凈的NH3

B.圖2裝置可以完成“噴泉”實驗

C.圖3裝置可測量Cu與濃硝酸反應產生氣體的體積

D.圖4裝置可用于實驗室制備Fe(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新疆兵團農二師華山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NaCl是一種化工原料,可以制備一系列物質(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石灰乳與Cl2的反應中Cl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B.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C.常溫下干燥Cl2能用鋼瓶貯運,所以Cl2不與鐵反應

D.圖中所示轉化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高三10月診斷性測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酸性氫氧燃料電池為電源進行電解的實驗裝置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燃料電池工作時,正極反應為O2+2H2O+4e-=4OH-

B.a極是鐵,b極是銅時,b極逐漸溶解,a極上有銅析出

C.a、b兩極若是石墨,在相同條件下a極產生的氣體與電池中消耗的H2體積相等

D.a極是粗銅,b極是純銅時,a極逐漸溶解,b極上有銅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