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各組物質按酸堿鹽分類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硫酸、純堿、硫酸鈣
B、氫硫酸、燒堿、膽礬
C、碳酸、乙醇、醋酸鈉
D、磷酸、熟石灰、苛性鈉
考點:酸、堿、鹽、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聯(lián)系
專題:物質的分類專題
分析:酸是指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堿是指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鹽是指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
解答: 解:A、硫酸屬于酸,純堿屬于鹽,硫酸鈣屬于鹽,故A錯誤;
B、氫硫酸屬于酸,燒堿堿屬于堿,膽礬屬于鹽,故B正確;
C、碳酸屬于酸,乙醇不屬于酸堿鹽,碳酸鈣屬于鹽,故C錯誤;
D、磷酸屬于酸,熟石灰屬于堿,苛性鈉屬于堿,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解答本題要充分理解酸堿鹽的概念的含義,只有這樣才能對各種物質進行正確的分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具有規(guī)則幾何外形的固體一定是晶體    
②含有陽離子的晶體一定是離子晶體
③非極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極性鍵        
④s-s σ鍵與s-p σ鍵的電子云形狀相同
⑤含有共價鍵的晶體一定具有高的熔、沸點及硬度
⑥因為H-F的鍵能大于H-Cl的鍵能,所以HF的沸點高于HCl
⑦含有π鍵的化合物與只含σ鍵的化合物的化學性質不同
⑧中心原子采取sp3雜化的分子,其立體構形不一定是正四面體.
A、①②⑤⑥B、③⑦⑧
C、⑦⑧D、③④⑤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可逆反應:2NO2?2NO+O2在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  )
①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O2的同時生成2n mol NO2
②體積可變的容器中壓強不再變化的狀態(tài)
③體積可變的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
④體積不變的容器中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
⑤體積不變的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
⑥用NO2、NO、O2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的比為2:2:1的狀態(tài).
A、①④⑥B、②③⑤
C、①③④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不同溫度下,水溶液中c(H+)與c(OH-)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中五點Kw間的關系:B>C>A=D=E
B、若從A點到C點,可采用溫度不變在水中加入適量NH4Cl的方法
C、E點對應的水溶液中,可能有NH4+、Ba2+、Cl-、I-大量同時存在
D、若處在B點時,將pH=2的硫酸溶液與pH=10的KOH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50mL0.6mol/LNaOH溶液加水稀釋到500mL,該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變?yōu)椋ā 。?/div>
A、0.03mol/L
B、0.06mol/L
C、0.3mol/L
D、0.6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pH=1的溶液中:N
H
+
4
、Na+、Fe3+、S
O
2-
4
B、含有大量Al
O
-
2
的溶液中:Na+、K+、HC
O
-
3
、N
O
-
3
C、堿性溶液中:K+、Al3+、Cl-、S
O
2-
4
D、Na2S溶液中:S
O
2-
4
K+、Cu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措施不利于改善環(huán)境質量的是( 。
A、在燃煤中添加石灰石粉末以減少酸雨的發(fā)生
B、為實現(xiàn)“低碳世博”,上海世博會很多展館采用光電轉化裝置
C、對所有垃圾通過露天焚燒或深埋的方式進行處理
D、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聚碳酸酯類可降解塑料代替聚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生活中遇到的某些問題,常常涉及到化學知識,下列各項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魚蝦會產生不愉快的腥臭味,可在烹調時加入少量食醋和料酒
B、“酸可以除銹”,“汽油可以去油污”都是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C、被蜂蟻蜇咬會感覺疼痛難忍,這是由于人的皮膚被注入了甲酸的緣故,此時若能涂抹稀氨水或碳酸氫鈉溶液,可以減輕疼痛
D、居室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是人們使用的裝飾材料、膠合板、內墻涂料會釋放出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它對人體極為有害,該氣體是甲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增大氣體的壓強、升高體系的溫度、使用催化劑都可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其中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的是( 。
①增大反應物的濃度②增大氣體的壓強③升高體系的溫度④使用催化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