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為了減少煤燃燒對大氣造成的污染,煤的氣化和液化是高效、清潔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徑,而減少CO2氣體的排放也是人類面臨的重大課題.煤綜合利用的一種途徑如下所示:

(1)已知:C(s)+H2O(g)====CO(g)+H2(g) △H1=+131.3kJ?mol-1

C(s)+2H2O(g)====CO2(g)+2H2(g) △H2=+90kJ?mol-1

則一氧化碳與水蒸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氣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

(2)將燃煤廢氣中的CO2轉化為二甲醚的反應原理為:2CO2(g)+6H2(g)CH3OCH3(g)+3H2O(g);ΔH

①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 。

②已知在某壓強下,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不同投料比時,CO2的轉化率如圖所示。

該反應的ΔH________(填“>”、“<”或“=”)0。若溫度不變,減小反應投料比[n(H2) /n(CO2)],則K將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一種新型氫氧燃料電池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

①寫出電極A的電極反應式 放電過程中,溶液中的CO32-將移向電極 (填A或B)

②以上述電池電解飽和食鹽水,若生成0.2mol Cl2,則至少需通入O2的體積為 L(標準狀況)

(每空2分,共14分)

(1)CO(g)+H2O(g)====CO2(g)+H2(g) △H=-41.3kJ?mol-1;

(2)① c(CH3OCH3)×c3(H2O)]/[c2(CO2)×c6(H2) ② < 不變

(3)①H2-2e-+CO32-= CO2+ H2O;A

②2.24

【解析】

試題分析:(1)根據(jù)蓋斯定律得,一氧化碳與水蒸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O(g)+H2O(g)====CO2(g)+H2(g) △H=△H2-△H1=+90kJ?mol-1-131.3kJ?mol-1=-41.3kJ?mol-1;

(2)①根據(jù)平衡常數(shù)的定義,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c(CH3OCH3)×c3(H2O)]/[c2(CO2)×c6(H2);

②根據(jù)圖像可知,隨溫度升高,二氧化碳的轉化率降低,說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所以正反應是放熱反應,ΔH<0;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若溫度不變, 減小反應投料比[n(H2) /n(CO2)],則K將不變;

(3)①電極A通入氫氣,發(fā)生氧化反應,所以A是負極,氫氣失去電子,與碳酸根離子結合為水和二氧化碳氣體,電極反應式為:H2-2e-+CO32-= CO2+ H2O;原電池中,陰離子向負極移動,則碳酸根離子向A極移動;

②生成0.2mol Cl2,則轉移0.4mol電子,根據(jù)O2+4e-+2CO2=2CO32-,則需要氧氣的物質(zhì)的量是0.1mol,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0.1mol×22.4L/mol=2.24L。

考點:考查蓋斯定律的應用,平衡常數(shù)的表示及判斷,原電池反應原理的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省等四校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近年來化學科學家采用“組合轉化”技術,將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2CO2(g)+6H2(g) C2H4(g)+4H2O(g);△H=+1411.0 kJ/mol,關于該反應,下列圖示與對應的敘述相符的是

A.圖1表示該反應分別在有、無催化劑的情況下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B.圖2表示一定條件下反應達到平衡后改變壓強反應物的轉化率的變化

C.圖3表示一定條件下反應達到平衡后改變溫度反應平衡常數(shù)的變化

D.圖4 表示一定條件下反應達到平衡后改變溫度、壓強產(chǎn)物百分含量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曲阜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SiO2能與NaOH溶液、HF溶液反應,所以SiO2是兩性氧化物

B.Na2O、Na2O2組成元素相同,陽離子與陰離子個數(shù)比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氣污染氣體,在空氣中都能穩(wěn)定存在

D.新制氯水顯酸性,向其中滴加少最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振蕩后溶液呈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高三1月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SiO2 是酸性氧化物,能與NaOH溶液反應

B.Na2O、Na2O2組成元素相同,與 CO2反應產(chǎn)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氣污染氣體,在空氣中都能穩(wěn)定存在

D.新制氯水顯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振蕩后溶液呈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高三1月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物質(zhì)的水溶液能導電,且該物質(zhì)屬于非電解質(zhì),溶于水化學鍵被破壞的是

A.液溴 B.干冰 C.蔗糖 D.硫酸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高三12月學情調(diào)研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一定溫度下,將氣體X和氣體Y各0.16mol充入 10L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

X(g) + Y(g) 2Z(g) △H < 0,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測定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t /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前2min的平均速率v(Z) =4.0×10-3mol/(L?min)

B.其他條件不變,降低溫度,反應達到新平衡前v(逆) > v(正)

C.該溫度下此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44

D.其他條件不變,再充入0.2molZ,平衡時X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高三12月學情調(diào)研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zhì)的轉化在給定條件下能實現(xiàn)的是

A.①⑤ B.②⑤ C.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常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化學實驗事實及其解釋或結論都正確的是

A.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適量新制氯水,再加幾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說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取少量鹵代烴Y在堿性溶液中水解后再用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說明鹵代烴中含有氯原子。

C.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蕩后再加入0.5 mL有機物Y,加熱后未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說明Y中不含有醛基。

D.向濃度均為0.1 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藍色沉淀,說明Ksp[Cu(OH)2]>Ksp[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5湖南省高二12月學科聯(lián)賽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溫度T時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為。該溫度下,將濃度為amol/L的一元酸HA與b mol/L的一元堿BOH等體積混合,可判定該溶液呈中性的依據(jù)是

A.a(chǎn)=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

D.混合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