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質露置于干燥的空氣中,不發(fā)生變化的是()
A. NaHCO3 B. Na2O C. Na2O2 D. Na2CO3•10H2O
考點: 鈉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 A.NaHCO3在空氣中不會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
B.Na2O在空氣中會與空氣中的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
C.Na2O2易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水反應;
D.Na2CO3•10H2O在空氣中會風化.
解答: 解:A.NaHCO3在空氣中不會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故A正確;
B.氧化鈉可以和空氣中的水反應得到氫氧化鈉,發(fā)生Na2O+H2O═2NaOH,故B錯誤;
C.Na2O2易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氫氧化鈉和氧氣,故C錯誤;
D.Na2CO3•10H2O在空氣中會風化失去結晶水,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中常見物質露置在空氣中的變化情況,題目難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有關物質的性質,培養(yǎng)了分析問題、應用知識的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氯元素及其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 氯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
| B. | 氯原子核內有17個質子 |
| C. | 氯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 |
| D. | 氯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5.45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體育競技中服用興奮劑既有失公平,也敗壞了體育道德.某種興奮劑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有關該物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該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B. 1mol該物質分別與濃溴水和H2反應時最多消耗Br2和H2分別為3mol和7mol
C. 該物質與苯酚屬于同系物,遇FeCl3溶液呈紫色
D. 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蕩,紫色褪去,能證明其結構中存在碳碳雙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乙酰水楊酸即阿斯匹林(aspirin)是一種解熱止痛、治療感冒藥,實驗室制取原理為:
實驗方法:在干燥的錐形瓶中放入稱量好的水楊酸(6.2g 0.045mol)、乙酸酐(5mL 5.4g 0.053mol),滴入5滴濃硫酸,在70℃反應一段時間,按如下流程分離出乙酰水楊酸.
已知:①乙酰水楊酸溶于熱水,在冷水中微溶;乙酸酐遇水生成乙酸.
②乙酰水楊酸鋇、水楊酸鋇均可溶于水.
(1)反應后用40mL冰水稀釋反應混合物的操作是: .
(2)操作Ⅰ為 .
(3)判斷粗產物與飽和碳酸氫鈉反應完全的現(xiàn)象是: .
(4)某同學推測產品中可能還含有少量水楊酸和Na2SO4,設計了如下方案進行檢驗,實驗證明不含雜質,請在答題卡上完成表中內容.
序號 實驗方案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① 將少量產品加入6mL水的試管A中,振蕩,將上層液體傾析至B、C中. 得到白色晶體和無色溶液
② 產品中不含Na2SO4
③ 向試管C中,加入少量FeCl3溶液(或濃溴水). 溶液不顯紫色(或無白色沉淀出現(xiàn)). 產品中不含水楊酸
(5)產率計算:稱量干燥后純凈產品質量為3.2g,該實驗中乙酰水楊酸的產率計算表達式為×100%,計算結果為40%(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乙酰水楊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幾滴KSCN(SCN﹣是“類鹵離子”)溶液加入到含有Fe3+的酸性溶液中,溶液變成紅色.將該紅色溶液分為兩份:①一份中加入適量KMnO4溶液,紅色褪去;②向另一份中通入SO2,紅色也褪去.下列推測肯定不正確的是()
A. ①中紅色褪去的原因是KMnO4將SCN﹣氧化
B. ②中紅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將Fe3+還原為Fe2+
C. ②中紅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將SCN﹣還原
D. SCN﹣在適當條件下可失去電子被氧化為(SC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高鐵酸鉀(K2FeO4)是一種新型、高效、多功能水處理劑,既能消毒殺菌又能凈水
B. 我國神九三位宇航員所穿航天服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纖維復合而成的,它是一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C. 多用電子郵件、MSN、QQ等即時通訊工具,少用傳真打印機屬于“低碳生活”方式
D. 高純度的硅單質廣泛用于制作光導纖維,光導纖維遇強堿會“斷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標準氫氧化鈉溶液中和醋酸溶液,當溶液的pH值等于7,則此時( �。�
| A. | 醋酸和氫氧化鈉物質的量相等 |
| B. | 醋酸和氫氧化鈉恰好中和 |
| C. | 氫氧化鈉過量 |
| D. | 醋酸有剩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