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實驗。(a、b 為彈簧夾,其他裝置略去)
(一)驗證酸性的相對強弱:碳酸>苯酚。(已知酸性:亞硫酸 >碳酸)
(1)銅與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裝置A中的足量的試劑是 。
(2)連接儀器、 、加藥品后,打開a關閉 b,然后滴入濃硫酸,加熱。能說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酸性強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驗證SO2具有氧化性、還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3)打開b,關閉a。能驗證SO2具有氧化性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過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其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aCl2溶液中無任何現象,將其分成兩份,分別滴加氨水和氯水,均產生白色沉淀,沉淀化學式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寫出其中SO2顯示還原性并生成白色沉淀的總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品紅溶液(1分 合理給分)
(2)檢驗裝置的氣密性(1分)A中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品紅溶液)不褪色,苯酚鈉溶液變渾濁。(1分)
(3)2H2S+SO2→3S↓+2H2O(2分)
(4)SO2+NaOH→NaHCO3(1分)
(5)BaSO3,BaSO4(2分)
(6)Ba2++SO2+Cl2+2H2O→BaSO4↓+4H++2Cl-(2分)
解析試題分析:(1)銅與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裝置A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防止干擾二氧化硫與苯酚鈉的反應,可以利用強氧化性物質如:裝置A中的足量的試劑是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品紅溶液。
(2)裝置A中反應制備氣體,在加入藥品之前需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利用強酸制備弱酸,A中KMnO4溶液沒有完全褪色,盛有苯酚鈉溶液的試管中出現白色沉淀即可說明。
(3)要驗證SO2具有氧化性化合價要降低,則發(fā)生2H2S+SO2=3S↓+2H2O這個反應。
(4)若過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酸過量生成酸式鹽,其化學方程式是:SO2+NaOH=NaHCO3。
(5)應后的BaCl2溶液中含有亞硫酸,亞硫酸被氯水氧化物硫酸,硫酸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亞硫酸與氨水反應生成亞硫酸銨,亞硫酸銨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故都產生白色沉淀,故答案為:兩份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6)二氧化硫被氯水氧化為硫酸,反應中二氧化硫表現還原性,同時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故反應離子方程式為:Ba2++SO2+Cl2+2H2O=BaSO4↓+4H++2Cl-,故答案為:Ba2++SO2+Cl2+2H2O=BaSO4↓+4H++2Cl-。
考點:本題考查了實驗方案的設計,涉及化學用語、物質性質、對裝置的理解等,難度不大,理解實驗原理是解題的關鍵,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為探究銅與稀硝酸反應產生的氣體主要是NO,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下列實驗。圖中D為止水夾,F是裝有一半空氣的注射器,其中加熱裝置和固定裝置均已略去。
請回答有關問題:
(1)組裝好裝置后,關閉D,若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向外抽注射器活塞,C裝置中有什么現象?
;
(2)反應開始前要向體系中通入氣體A,為什么? ;A可以是 (填序號) ①N2 ②O2 ③空氣 ④CO2
(3)當完成裝置A的實驗目的后,關閉D,再將裝置B中的銅絲插入稀硝酸。B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4)反應一段時間后,將F中空氣推入E中,證明生成了NO實驗現象是: 。
(5)裝置C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氨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圖一裝置探究氨氣的有
關性質。
(1)裝置A中燒瓶內試劑可選用__________(填序號)。B的作用是_______。
a.堿石灰 b.濃硫酸 C.生石灰 d.燒堿溶液
(2)連接好裝置并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后,裝入藥品,然后應先_______(填I或Ⅱ)。
I.打開旋塞逐滴向圓底燒瓶中加入氨水
Ⅱ.加熱裝置C
(3)實驗中觀察到C中CuO粉末變紅,D中無水硫酸銅變藍,并收集到一種單質氣體,則該反應相關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該反應證明氨氣具有_________ 性。
(4)該實驗缺少尾氣吸收裝置,圖二中能用來吸收尾氣的裝置是_________(填裝置序號)。
(5)氨氣極易溶于水,若標準狀況下,將2.24 L的氨氣溶于水配成0.5 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____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二氧化硫是硫的重要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應用。探究二氧化硫的制取和性質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工業(yè)上用黃鐵礦(FeS2,其中S元素為-1價)在高溫下和氧氣反應制備SO2:
該反應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當該反應轉移5.50mol電子時,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________L。
(2)①實驗室可用70%的濃硫酸和亞硫酸鈉反應制取二氧化硫,如果能控制反應速度,下圖中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填寫字母)。
②若用硫酸和亞硫酸鈉反應制取3.36L(標準狀況)二氧化硫,如果已有4.0%亞硫酸鈉(質量分數)被氧化成硫酸鈉,則至少需稱取該亞硫酸鈉_______g(保留一位小數)。
(3)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用如圖裝置驗證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
①能說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實驗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為驗證二氧化硫的還原性,充分反應后,取試管b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別進行如下實驗:
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加入品紅溶液,紅色褪去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Ⅰ”、“Ⅱ”或“Ⅲ”);試管b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興趣小組設計出下圖所示裝置來改進教材中“銅與硝酸反應”實驗,以探究化學實驗的綠色化。
(1)實驗前,關閉活塞b,試管d中加水至浸沒長導管口,塞緊試管c和d的膠塞,加熱c,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d中加適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塊銅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mL濃硝酸,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由a向c中加2mL蒸餾水,c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制取硝酸銅的三種方案,能體現綠色化學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小組同學向d中加入KBr溶液,c中加入固體KMnO4,由a向c中加入濃鹽酸。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小組同學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但此實驗的不足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在實驗室中用二氧化錳跟濃鹽酸反應制備干燥純凈的氯氣。所用儀器如圖:
(1)連接上述儀器的正確順序(填各接口處的字母):__接__;__接__;__接__;__接__。(2分)
(2)裝置中,飽和食鹽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4分)
(3)寫出下列化學反應的方程式。
①氣體發(fā)生裝置中進行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NaOH溶液中發(fā)生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下圖是實驗室制取并收集Cl2的裝置。A是Cl2發(fā)生裝置,,E是硬質玻璃管中裝有銅絲網;F為干燥的廣口瓶,燒杯G為尾氣吸收裝置。
試回答:
(1)A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C、G中各裝的藥品:C__________;G__________。
(3)E反應方程式為 。
(4)寫出G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5)若將Cl2和SO2等物質的量混合漂白作用減弱,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制取漂白粉,并探究氯氣與石灰乳反應的條件和產物。
已知:①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反應可制備氯氣,同時生成MnCl2。
②氯氣和堿的反應的過程中放出熱量。溫度較高時,氯氣和堿還能發(fā)生如下反應:6Cl2 + 6Ca(OH)25CaCl2 + Ca(ClO3)2 + 6H2O
該興趣小組設計了下列實驗裝置,進行實驗。
甲 乙 丙 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①甲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②乙裝置中的試劑是 ,作用是 。
③該興趣小組用300mL 12mol/L鹽酸與17.4g MnO2制備氯氣,并將所得氯氣與過量的石灰乳反應。則理論上最多可制得標況下氯氣 L,Ca(ClO)2 g。
(2)小組成員發(fā)現,產物中Ca(ClO)2的質量明顯小于理論值。他們討論后認為,部分氯氣未與石灰乳反應而逸出,以及溫度升高是可能原因。為了探究反應條件對產物的影響,他們另取一定量的石灰乳,緩慢、勻速地通入足量氯氣,得出了ClO—、ClO3— 兩種離子的物質的量(n)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曲線,粗略表示為下圖(不考慮氯氣和水的反應)。
①圖中曲線Ⅱ表示 離子的物質的量隨反應時間變化的關系。
②所取石灰乳中含有Ca(OH)2的物質的量為 mol。
③另取一份與②等物質的量Ca(OH)2的石灰乳,以較大的速率通入足量氯氣,反應后測得產物中Cl—的物質的量為0.35mol,則產物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校課外活動小組同學設計實驗,探究木炭與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氣體的成分。
【實驗探究】
(1)木炭與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2H2SO4(濃)CO2↑+2SO2↑+2H2O,其中濃H2 S04所起的作用是 (填“氧化劑”或“還原劑”)。若有0.2mol碳的完全反應,則消耗H2S04的質量是 g,標況下產生SO2的體積為______________L。
(2)A裝置中品紅溶液顏色 (填“褪色”或“不褪色”),證明含有 氣體。
(3)實驗過程中,裝置C將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討論】
(4)有同學對B裝置能否除盡SO2氣體有疑義。你認為應該在B、C裝置之間連接右圖中 裝置,以確認SO2是否除盡。
【聯(lián)系實際】
(5)煤和石油的燃燒過程中都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其中二氧化硫造成的環(huán)境影響主要是_________,二氧化碳造成的環(huán)境影響主要是_______。(每空格只填一個選項)
A.酸雨 B.破壞臭氧層 C.溫室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