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氣體制備一般經(jīng)過氣體的發(fā)生裝置,凈化、除雜、干燥裝置,再經(jīng)收集裝置,尾氣處理裝置,據(jù)此解答;
(2)制備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和水蒸氣,氯化氫易溶于水,在飽和食鹽水中溶解度不大,利用飽和食鹽水除去氯化氫,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利用濃硫酸干燥氯氣;
(3)氯氣具有強的氧化性,能夠氧化碘離子生成碘,碘遇到淀粉變藍;
(4)鹽酸與二氧化錳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錳、氯氣和水;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和水;
(5)只有濃鹽酸才能與二氧化錳反應生成氯氣,稀鹽酸不反應.
解答 解:(1)實驗室制備氯氣用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各裝置連接順序為:發(fā)生裝置,除雜裝置,收集裝置,尾氣處理裝置,從發(fā)生裝置里出來的氣體含有雜質(zhì)氯化氫和水,先通過飽和食鹽水除去氯化氫,再通過濃硫酸除去水,氯氣密度大于空氣密度,應用向上排空氣法,導氣管長進短出,所以正確的連接順序為:EC D A B H G F;
故答案為:C;D;A;B;H;G;
(2)從發(fā)生裝置制取的氯氣含有氯化氫和水蒸氣,用飽和食鹽水吸收氯氣中的氯化氫,利用濃硫酸干燥氯氣;
故答案為:除去Cl2中的HCl;除去Cl2中的H2O(或答干燥Cl2);
(3)氯氣具有強的氧化性,與碘化鉀反應生成碘和氯化鉀,離子方程式:2 I-+Cl2═2 Cl-+I2,碘遇到淀粉變藍,利用濕潤的淀粉碘化鉀檢驗氯氣;
故答案為: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2I-+Cl2═2 Cl-+I2;
(4)鹽酸與二氧化錳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錳、氯氣和水,化學方程式:4HCl(濃)+MnO2 $\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和水,化學方程式:2NaOH+Cl2═Na ClO+NaCl+H2O;
故答案為:4HCl(濃)+MnO2 $\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2NaOH+Cl2═Na ClO+NaCl+H2O;
(5)10mL 12mol•L-1的濃鹽酸含有氯化氫物質(zhì)的量0.12mol,完全反應生成氯氣0.03mol,標況下體積為0.672L,但是隨著反應進行鹽酸濃度降低變?yōu)橄←}酸,稀鹽酸與二氧化錳不反應,所以實際生成的氯氣的體積小于0.672L,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氯氣的實驗室制備和性質(zhì)的檢驗,熟悉氯氣的性質(zhì)和制備原理,注意只有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反應,所以當濃鹽酸定量時,實際生成氯氣的量小于理論產(chǎn)量,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它與氧氣接觸即轉(zhuǎn)變?yōu)镾O3 | |
B. | 亞硫酸鈣能溶解于它的水溶液中 | |
C. | 它的密度比空氣小,且不易液化 | |
D. | 它的水溶液是酸性,且能被強氧化劑氧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對于反應2HI(g)?H2(g)+I2(g),增大平衡體系的壓強(壓縮體積),可使體系顏色變深 | |
B. | 實驗室常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 | |
C. | 硫酸工業(yè)中,加催化劑有利于三氧化硫的生成 | |
D. | 2SO2+O2$?_{加熱}^{催化劑}$2SO3的反應條件不是室溫,是500℃左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l(OH)3→Al2O3 | B. | Al2O3→Al(OH)3 | C. | Al→Al(OH)3 | D. | SiO2→H2Si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 | |
B. | PM2.5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對空氣質(zhì)量和能見度等沒什么影響 | |
C. | 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zhì)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 | |
D. | PM2.5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如機動車尾氣、燃煤)、揮發(fā)性有機物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