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用金屬鈉制取氧化鈉的方法有許多,下列方法最好且解釋合理的是 ( )
A.4Na+O2(純)2Na2O:產(chǎn)物唯一,條件易控制
B.4Na+CO22Na2O+C:原料價廉,反應操作簡便
C.2NaNO2+6Na4Na2O+N2↑:產(chǎn)物中只有Na2O固體生成,且生成的N2可將周圍環(huán)境中的O2排凈,保護Na2O不被進一步氧化
D.4Na+O2(空氣)2Na2O:操作簡便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河北保定某重點中學同步作業(yè)(必修1蘇教版)3.3含硅物質(zhì)與信息材料 題型:選擇題
證明生石灰中既混有石英,又混有石灰石的正確方法是
A.加入過量的鹽酸,觀察是否有氣泡冒出
B.加入過量的燒堿溶液,觀察是否有固體溶解
C.加熱至高溫,觀察是否有氣泡冒出,是否有硅酸鈣生成
D.先加過量的鹽酸攪拌,觀察是否有不溶物剩余及氣泡出現(xiàn);若有不溶物則濾出,投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看其是否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河北保定某重點中學同步作業(yè)(必修1蘇教版)2.2.4鎂的提取與應用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鎂和鈉及其合金的比較結論正確的是( )
A.鋁鎂合金的硬度較大,鈉鉀合金的硬度較小
B.因為鈉的金屬性比鎂要強,所以鈉的熔點比鎂要高
C.鎂能置換硫酸銅中的銅,鈉也能置換硫酸銅中的銅
D.在空氣中都能被點燃,生成的產(chǎn)物都是氧化物,無過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河北保定某重點中學同步作業(yè)(必修1蘇教版)2.2.2碳酸鈉的性質(zhì)與應用 題型:選擇題
在200 mL 1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單質(zhì)或化合物X,恰好使其轉(zhuǎn)化為只含Na2CO3溶質(zhì)的溶液,實現(xiàn)轉(zhuǎn)變的物質(zhì)X有多種,符合條件的一組是 ( )
選項 | A | B | C | D |
X的化學式 | Na | Na2O | Na2O2 | NaOH |
加入X的質(zhì)量(g) | 4.8 | 6.4 | 7.8 | 16.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河北保定某重點中學同步作業(yè)(必修1蘇教版)2.2.2碳酸鈉的性質(zhì)與應用 題型:選擇題
欲除去Na2CO3固體中的NaHCO3雜質(zhì),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加水溶解后過濾
B.配成溶液后通入足量的CO2氣體
C.將固體加熱
D.先加足量鹽酸后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河北保定某重點中學同步作業(yè)(必修1蘇教版)2.2.1金屬的性質(zhì)與應用 題型:填空題
某銀白色金屬固體A:①放在空氣中氧化成白色固體B;②將A點燃火焰呈黃色,生成淺黃色固體C;③A、B、C均可跟無色液體D反應,生成堿性物質(zhì)E,其中A跟D反應時還可生成可燃性氣體F,C跟D反應時則生成另一種氣體G;④F和G混合遇火可劇烈反應而發(fā)生爆炸,并生成D。
據(jù)此推斷:
(1)C為 ,D為 ,F(xiàn)為 。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A→B: ;
②C→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河北保定某重點中學同步作業(yè)(必修1蘇教版)2.2.1金屬的性質(zhì)與應用 題型:選擇題
向盛有少量過氧化鈉的試管中加入少量水,對實驗現(xiàn)象描述錯誤的是 ( )
A.反應劇烈進行
B.產(chǎn)生大量氣泡,該氣體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試管底部發(fā)熱
D.反應后即向試管中加2滴酚酞,振蕩,溶液呈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河北保定某重點中學同步作業(yè)(必修1蘇教版)2.1氯氣的生產(chǎn)原理和性質(zhì) 題型:選擇題
氯氣性質(zhì)活潑,下列物質(zhì)不能由氯氣和單質(zhì)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 )
A.NaCl B.FeCl2 C.FeCl3 D.Cu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河北保定某重點中學同步作業(yè)(必修1蘇教版)1.2.2常見物質(zhì)的檢驗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物質(zhì)僅用蒸餾水不能鑒別的是 ( )
A.汽油、酒精、硝基苯(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的液體)
B.食鹽、燒堿、硝酸銨
C.蔗糖、硫酸銅粉末、碳酸鈣粉末
D.氧化銅、二氧化錳、活性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