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甲醇燃料電池被認為是21世紀電動汽車候選動力源

1)甲醇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中將甲醇蒸汽轉(zhuǎn)化為氫氣的兩種反應原理是:

CH3OHg+H2Og═CO2g+3H2g)△H1= + 49.0kJmol1

CH3OHg+O2g═CO2g+2H2g)△H2

已知H2g+O2g═H2Og)△H=241.8kJmol1,則反應②的△H2=_____

2)工業(yè)上一般可采用如圖1所示反應來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現(xiàn)實驗室模擬該反應并進行分析,圖1是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下CO的轉(zhuǎn)化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①該反應的焓變△H_____0(填”““=”).

T1T2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大小關系是K1_____K2(填”““=”

③現(xiàn)進行如下實驗,在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CO3molH2,測得CO 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2所示.從反應開始到平衡,CO的平均反應速率vCO=_____,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K=________

④恒容條件下,達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增大的有_______

A.升高溫度 B.充入Heg

C.再充入1molCO 3molH2 D.使用催化劑

【答案】192.8kJmol1 0.075mol/Lmin 4/3 C

【解析】

1)根據(jù)蓋斯定律,反應H2g+O2g═H2Og)可由-②式得到,則△H2=△H1-△H=192.8kJ/mol;

2根據(jù)先拐先平原則,由圖1可以知道,溫度,平衡時,溫度越高CO的轉(zhuǎn)化率越小,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移動,故該反應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平衡時,溫度越高CO的轉(zhuǎn)化率越小,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移動,故該反應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移動,所以,

由圖2可知,,化學反應中,各組分的濃度變化與其化學計量數(shù)成正比,故反應消耗的,則剩余的氫氣的濃度為3mol/L-1.5mol/L=1.5mol/L,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要使增大,應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A.因正反應放熱,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減小,故A錯誤;

B.充入He(g),使體系壓強增大,但對反應物質(zhì)來說,濃度沒有變化,平衡不移動,不變,故B錯誤;

C.再充入1mol3mol,等效于在原來基礎上縮小體積一半,壓強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增大,所以C選項是正確的;

D.使用催化劑,平衡不移動,故n(CO)均不變,故D錯誤;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列出了A-F6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位置。

C

D

A

B

E

F

請回答下列問題:

(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C元素的一種氧化物是溫室氣體,該氧化物的電子式為:___。

(2)AB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堿性較強的是___(填化學式)

(3)D與同族下一周期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沸點較高的是___(填化學式),原因是___

(4)元素E與元素F相比,非金屬性較強的是___(用元素符號填寫),下列表述中能證明這一事實的是___(可多選)。

F的氫化物比E的氫化物穩(wěn)定

②常溫下F的單質(zhì)和E的單質(zhì)狀態(tài)不同

③一定條件下FE的單質(zhì)都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F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強

F可以把E從其氫化物水溶液中置換出來

(5)元素E的一種氧化物通入氯化鋇溶液無沉淀,通入硝酸鋇溶液卻會產(chǎn)生白色沉淀,寫出少量該氧化物通入硝酸鋇溶液的離子方程式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二元弱酸 H2Y 溶液中滴加 KOH 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 pH 與離子濃度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曲線 M 表示 pH與lg的變化關系

B. Ka2(H2Y)=10-4.3

C. d 點溶液中: c(H+)-c(OH -)=2c(Y2-)+ c(HY-)-c(K+)

D. 交點 e 的溶液中: c(H2Y) = c(Y2-) > c(HY-)> c(H+)> c(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125℃時,向AgCl的懸濁液中加入KI固體,有黃色沉淀生成。說明Ksp(AgCl)___Ksp(AgI)(填“<”、“>”或“=”下同)。

2)已知H(aq)OH(aq)=H2O(l) ΔH=-57.3kJ·mol。若濃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水,則ΔH的數(shù)值___57.3kJ·mol;若稀鹽酸與氨水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水,則ΔH的數(shù)值___57.3kJ·mol1。

3)在化學反應里只有活化分子才可能發(fā)生化學反應,使普通分子變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根據(jù)如圖回答問題。

①圖中所示反應是___(填吸熱放熱)反應,該反應___(填需要不需要)加熱,該反應的H=___(用含E1、E2的代數(shù)式表示)。

②已知熱化學方程式:H2(g)O2(g)=H2O(g) H=-241.8kJ·mol-1,該反應的活化能為167.2kJ·mol-1,則其逆反應的活化能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氨氣溶于水形成的飽和溶液中,存在以下的溶解平衡和電離平衡:NH3+H2ONH3H2O,NH3H2ONH4++OH-,這些平衡都滿足勒夏特列原理,若向已達到平衡的體系中通入下列物質(zhì),請?zhí)羁铡?/span>

1)加入少量氨氣,平衡向___(填,下同)反應方向移動。

2)通入HCl氣體,平衡向___反應方向移動,cNH4+___(填增大減小,下同)。

3)加入NaOH固體,平衡向___反應方向移動,cOH-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填寫下列空白:

(1)寫出表示含有8個質(zhì)子、10個中子的原子的化學符號:________。

(2)周期表中位于第8縱行的鐵元素屬于第________族。

(3)下列幾種物質(zhì):①Ca(OH)2H2O2HeH2S MgCl2 ,只含有離子鍵的是(選填序號,下同)_________;只含有極性共價鍵的化合物是________;

(4)HClO的結(jié)構(gòu)式______,I2的電子式______。

(5)下列變化中:①干冰氣化;②硝酸鉀熔化;③KHSO4熔融;④蔗糖溶液水⑤硫酸溶于水;未破壞化學鍵的是 _____

(6)下列不能說明氯元素原子得電子能力比硫元素原子得電子能力強的是_____________

HCl的溶解度比H2S的大 HCl的酸性比H2S的強 HCl的穩(wěn)定性比H2S的強④Cl2與鐵反應生成FeCl3,而S與鐵反應生成FeS HClO4的酸性比H2SO4的強 Cl2能與H2S反應生成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機化合物在我們的生產(chǎn)生活當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探究有機物結(jié)構(gòu)有助于對物質(zhì)的性質(zhì)進行研究。

(1)abc

①上述三種物質(zhì)中bc中官能團名稱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分別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同溫同壓下消耗氫氣量關系為______(相同不相同”)

(2)欲區(qū)分乙醛和乙酸,應選用 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 bHCl溶液 c.銀氨溶液 d.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

(3)工業(yè)上或?qū)嶒炇姨峒円韵挛镔|(zhì)的方法不合理的是(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______

A. 溴苯():加NaOH溶液,分液 B. 乙烷(乙烯):通入溴水,洗氣

C. 乙酸():加新制生石灰,蒸餾 D. 乙酸乙酯(乙酸):氫氧化鈉溶液,分液

(4)蘋果酸()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5)KOH為電解質(zhì)的甲醇燃料電池總反應為2CH3OH+3O2+4KOH2K2CO3+6H2O。電池放電時電解質(zhì)溶液中OH-_______(”)極移動,負極反應式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反應N2(g)+3H2(g)2NH3 (g) H<0,在某一時間段中反應速率與反應過程的曲線關系如圖,t1、t3、t4時刻外界條件有所改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t5~t6時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最大 B. t3時升高了溫度

C. t1時加入催化劑 D. t4時減小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A (g)+3B(g) 2C(g);△H0,某研究小組研究了只改變某一條件對上述反應的影響,并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下列關系圖:

下列判斷一定錯誤的是

A.研究的是壓強對反應的影響,且乙的壓強較高

B.研究的是壓強對反應的影響,且甲的壓強較高

C.研究的是溫度對反應的影響,且甲的溫度較高

D.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且甲使用催化劑的效率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