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時才能和過氧化鈉反應,某課題研究小組的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圖的實驗裝置,分別進行了甲、乙兩次實驗:

實驗甲:干燥的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的反應。在干燥的試管Ⅱ中裝入Na2O2在通入CO2之前,關閉K1K2。在試管Ⅰ內(nèi)裝入試劑X后,打開K1K2通入CO2,幾分鐘后,將帶火星的木條插入試管Ⅲ的液面上,觀察到木條不復燃,且Ⅱ中的淡黃色沒有變化。

實驗乙:潮濕的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的反應。在試管Ⅰ內(nèi)裝入試劑Y,其他操作同實驗甲,觀察到木條復燃,且Ⅱ中的淡黃色變?yōu)榘咨?/span>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在裝入Na2O2后,通入CO2前,關閉K1K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實驗甲中,試劑X______________;在實驗乙中,試劑Y_____________。

3根據(jù)上述兩個實驗現(xiàn)象,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防止Na2O2受潮只要回答出Na2O2中不能有水即可 濃硫酸 飽和NaHCO3溶液 二氧化碳只有在有水存在時才能和過氧化鈉反應

【解析】(1)實驗甲目的是探究干燥的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的反應,關閉K1K2的目的是防止過氧化鈉吸水反應,防止過氧化鈉潮濕。

(2)X試劑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所以X為濃硫酸;Y試劑的作用是給二氧化碳提供水蒸氣(注意不能吸收CO2),所以Y可以是飽和NaHCO3溶液。

(3)由實驗甲:干燥的二氧化碳通過過氧化鈉,然后將帶火星的木條插入試管Ⅲ的液面上,觀察到木條不復燃,且Ⅱ中的淡黃色沒有變化,說明沒有氧氣生成,即干燥的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不反應;由實驗乙:在試管Ⅰ內(nèi)裝入試劑Y,其他操作同實驗甲,觀察到木條復燃,且Ⅱ中的淡黃色變?yōu)榘咨,說明混有水蒸氣的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則二氧化碳只有在有水存在時才能和過氧化鈉反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天工開物》記載:“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擇取無砂粘土而為之”,“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則堆積窖中燃薪舉火”,“澆水轉釉(主要為青色),與造磚同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粘土是制作磚瓦和陶瓷的主要原料

B. 燃薪舉火使粘土發(fā)生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

C. 沙子和粘土的主要成分均為硅酸鹽

D. 燒制后自然冷卻成紅瓦,澆水冷卻成青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當溫度高于500 K時,科學家成功利用二氧化碳和氫氣合成了乙醇,這在節(jié)能減排、降低碳排放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判斷上述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填序號)。

a.體系壓強不再改變

b.H2的濃度不再改變

c.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改變

d.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H2和CO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1

(3)已知:1 g氫氣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143 kJ熱量;23 g乙醇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和二氧化碳,放出650 kJ熱量,則氫氣和乙醇的燃燒熱的比值為____________(要求計算出數(shù)值)。

(4)在一定壓強下,測得由CO2制取CH3CH2OH的實驗數(shù)據(jù)中,起始投料比、溫度與CO2的轉化率的關系如圖所示。

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分析:

降低溫度,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方向移動。

在700 K、起始投料比=1.5時,H2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____。

在500 K、起始投料比=2時,達到平衡后H2的濃度為a mol·L1,則達到平衡時CH3CH2OH的濃度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

鎳及其化合物在工業(yè)生產(chǎn)和科研領域有重要的用途。請回答下列問題:

(1) 基態(tài) Ni 原子中,電子填充的能量最高的能級符號為______,價層電子的軌道表達式為________。

(2)Ni(CO)4 常用作制備高純鎳粉,其熔點為-19.3 ℃, 沸點為 43 ℃。則:

①Ni(CO)4 的熔、沸點較低的原因為________

②分子中 σ 鍵和 π 鍵的數(shù)目之比為________。

③寫出一種與CO 互為等電子體的陰離子的符號________。

(3) NiSO4 常用于電鍍工業(yè),其中 SO42-的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________,該離子中雜化軌道可用于________。

(4) 氧化鎳和氯化鈉的晶體結構相同,可看成鎳離子替換鈉離子,氧離子替換氯離子。 則:

①鎳離子的配位數(shù)為________

②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氧化鎳常存在各種缺陷,某缺陷氧化鎳的組成為Ni0.97O, 其中 Ni 元素只有+2 和+3 兩種價態(tài), 兩種價態(tài)的鎳離子數(shù)目之比為________;若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為NA,晶體密度為 ρ g·cm-3,則該晶胞中最近的 O2-之間的距離為________p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元素中,不屬于第三周期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從氧化還原的角度分析水在下列化學反應中的作用,將選項字母填入括號中。

A.氧化劑 B.還原劑 C.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D.既不是氧化劑又不是還原劑

①電解水:____________

②鈉和水的反應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氟氣和水反應(2F2+2H2O===4HF+O2):____________

④氯氣和水反應(Cl2+H2O===HCl+HClO):____________

(2)將少量Cl2通入FeCl2的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Cl2===2Fe3+2Cl, 這個事實說明具有還原性的粒子還原性強弱為________________。

(3)氯化銨常用作焊接。如在焊接銅器時用氯化銨除去銅器表面的氧化銅以便焊接,其反應為:____CuO+____NH4Cl____Cu+____CuCl2+____N2↑+____H2O。

①配平此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______

②該反應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名稱),氧化劑是____________(填化學式),氧化產(chǎn)物是________(填化學式)。

③反應中若產(chǎn)生0.2 mol的氣體,則有________ mol的電子轉移。

(4)某一反應體系中有反應物和生成物共5種物質(zhì):S、H2S、HNO3、NO、H2O。該反應物中還原產(chǎn)物是___;若反應方程式中轉移了0.3 mol電子,則氧化產(chǎn)物的質(zhì)量是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稱取3.68g由BaCl2和NaOH組成的固體混合物一份。配成100 mL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濃度的H2SO4溶液,產(chǎn)生的沉淀質(zhì)量(m)與加入H2SO4溶液體積(V)的關系如圖。

(1)混合物中n(BaCl2):n(NaOH)為_________________。

(2)當反應沉淀達到最大量時,計算常溫下溶液的PH= _________(混合前后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等電子原理:由短周期元素組成的粒子,只要其原子數(shù)相同,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相同,可互稱為等電子體,它們具有相似的結構特性。以下各組粒子結構不相似的是

A. CON2 B. O3NO2 C. CO2N2O D. N2H4C2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二氧化鈰(CeO2)是一種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平板電視顯示屏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的廢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FeO等物質(zhì))。某課題組以此粉末為原料,設計如下工藝流程對資源進行回收,得到純凈的CeO2和硫酸鐵銨晶體。

已知:CeO2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NaOH溶液。

(1)稀酸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濾液1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學設計實驗證明濾液1中含有Fe2+,他所用的試劑為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溶液中的Fe2+可以和難溶于水的FeO(OH)反應生成Fe3O4,請書寫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濾液2生成Ce(OH)4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6)硫酸鐵銨晶體[Fe2(SO4)3·2(NH4)2SO4·3H2O]廣泛用于水的凈化處理,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其作用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對于去除中性廢水,其在去除酸性廢水中的懸浮物時效率_________(填“增強”或“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