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將儀器A中的濃鹽酸滴加到盛有MnO2的燒瓶中,加熱后產生的氣體依次通過裝置B和C,然后再通過加熱的石英玻璃管D(放置有鐵粉)。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燒瓶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裝置B中盛放液體是_______,氣體通過裝置B的目的是___________。
裝置C中盛放的液體是________,氣體通過裝置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D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燒杯E中盛放的液體是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1,2-二氯乙烷在常溫下為無色液體,沸點為83.5 ℃,密度為1.23 g·mL-1,難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機溶劑;乙醇的沸點為78.5 ℃。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為探究1,2-二氯乙烷的消去反應,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檢查整套裝置的氣密性,某同學將導氣管末端插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用雙手捂著裝置A中大試管,但該方法并不能準確說明裝置的氣密性是否良好。則正確檢查整套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向裝置A中大試管里先加入1,2-二氯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再加入______,目的是______,并向裝置C中試管里加入適量稀溴水。
(3)為了使反應在75 ℃左右進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與裝置A中大試管相連接的長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
(5)能證明1,2-二氯乙烷已發(fā)生消去反應的實驗現象是______,裝置A、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一溴環(huán)己烷()與NaOH的醇溶液共熱發(fā)生的是水解反應還是消去反應,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計如下三個實驗方案:
甲:向反應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然后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淺黃色沉淀生成則可證明發(fā)生了消去反應。
乙:向反應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顏色很快褪去,則可證明發(fā)生了消去反應。
丙:向反應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顏色變淺,則可證明發(fā)生了消去反應。
其中正確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上述實驗方案都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硅是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硅的氧化物和硅酸鹽約占地殼質量的90%以上。
(1)SiO2是玻璃的成分之一,SiO2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藝師常用________(填物質名稱)來雕刻玻璃。
(2)用Na2SiO3溶液浸泡過的棉花不易燃燒,體現Na2SiO3的用途可作________的原料。
(3)工業(yè)上常用2C+SiO2Si+2CO↑制備硅單質,該反應中有元素化合價升高的物質是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氧化劑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如圖用石墨作電極的電解池中,放入500mL含一種溶質的某藍色溶液進行電解,觀察到A電極表面有紅色的固態(tài)物質生成,B電極有無色氣體生成。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B極板的名稱及反應式: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2)寫出電解時反應的總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當溶液中的原有溶質完全電解后,停止電解,取出A電極,洗滌、干燥、稱量、電極增重1.6g。電解后溶液的pH為____________ ;要使電解后溶液恢復到電解前的狀態(tài),則需加入__________ ,其質量為______________g。(假設電解前后溶液的體積不變)
(4)若原溶液為1L K2SO4、CuSO4的混合溶液,且c(SO42-)= 2.0mol/L;如圖裝置電解,當兩極都收集到22.4L氣體(標準狀況)時,停止電解。則原溶液中的c(K+)為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CO2(g)+H2(g) CO(g)+H2O(g),
其化學平衡常數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 =__________________。
(2)該反應為__________反應(“吸熱”或“放熱”)。
(3)能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 c(CO)不變
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
(4)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試判斷此時的溫度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離子方程式錯誤的是( )
A. 實驗室制Cl2:MnO2+4H++2Cl-Mn2++Cl2↑+2H2O
B. 在NaCl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Ag++Cl-===AgCl↓
C. Cl2溶于水:Cl2+H2O===2H++Cl-+ClO-
D. 用NaOH溶液吸收Cl2:Cl2+2OH-===Cl-+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mA+nBpC達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氣體,減少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m+n和p的關系是
(2)A、C是氣體,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動,則B為 態(tài)。
(3)A、C是氣體,而且m+n=p,增大壓強可使平衡發(fā)生移動,則平衡移動的方向是
(4)加熱后,可使C的質量增加,則正反應是 反應(放熱或吸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周環(huán)反應是一類同時成鍵與斷鍵的反應,經典的周環(huán)反應有Diels-Alder反應、電環(huán)化反應(electrocyclic reaction):等。
已知:,其中R1、R2、R3為烷基。
現有一種五元環(huán)狀內酯I的合成路線如下(A~I均表示一種有機化合物):
回答下列問題:
(1)化合物A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是_____________,D的分子式為________
(2)由C生成D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_,A形成高聚物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3)由F生成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H的系統命名為_________________
(5)化合物I的質譜表明其相對分子質量為142,I的核磁共振氫譜顯示為2組峰,I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化合物I的同分異構體中能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是____________(填寫結構簡式)
① 具有酚結構;② 僅有一種官能團;③ 具有4種等效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可逆反應:aA(g)+bB(g)cC(g)+dD(g);根據圖回答:
(1)壓強p1比p2 (填“大”或“小”)
(2)(a+b)比(c+d) (填“大”或“小”)
(3)溫度t1比t2℃ (填“高”或“低”)
(4)正反應為 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