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曲線圖:細菌的感染率為100%;上清液35S先增大后保持在80%,說明有20%的噬菌體沒有與細菌脫離,仍然附著在細菌外面,離心后隨細菌一起沉淀了;上清液中32P先增大后保持在30%左右,說明有30%的噬菌體沒有侵染細菌,離心后位于上清液.
解答 解:(1)噬菌體屬于病毒,病毒是生物界最小的一種非細胞生物,并且結構簡單,組成物質(zhì)中只含有蛋白質(zhì)和核酸.
(2)赫爾希和蔡斯在實驗時,由于噬菌體不能直接生活在培養(yǎng)基中,因此用含32P和35S的培養(yǎng)基分別培養(yǎng)大腸桿菌,再用噬菌體分別侵染被32P和35S標記的大腸桿菌的方法分別獲得被32P和35S標記的噬菌體.其中32P表示噬菌體的DNA,35S標記的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從而追蹤在侵染過程中DNA和蛋白質(zhì)的位置變化.
(3)攪拌的目的是將噬菌體和細菌震脫,所以攪拌時間過短時,含有放射性的蛋白質(zhì)外殼就會留在細菌表面留在沉淀物中,從而使得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較低.由于32P表示噬菌體的DNA,35S標記的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實驗結果表明當攪拌時間足夠長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別占初始標記噬菌體放射性的80%和30%,證明 DNA進入細菌,蛋白質(zhì)沒有進入細菌.圖中“被浸染細菌”的存活率曲線基本保持在100%,本組數(shù)據(jù)的意義是作為對照組,以證明細菌沒有裂解,沒有子代噬菌體釋放出來,否則細胞外32P放射性會增高.
(4)由于DNA進入細菌中并且產(chǎn)生子代噬菌體,因此本實驗證明病毒傳遞和復制遺傳特性中DNA起著作用.
故答案為:
(1)結構簡單,只含有蛋白質(zhì)和DNA(核酸)
(2)用含32P和35S的培養(yǎng)基分別培養(yǎng)大腸桿菌,再用噬菌體分別侵染被32P和35S標記的大腸桿菌 DNA和蛋白質(zhì)的位置
(3)將噬菌體和細菌震脫 較低 DNA進入細菌,蛋白質(zhì)沒有進入細菌 細菌沒有裂解,沒有子代噬菌體釋放出來 32P
(4)DNA
點評 本題考查了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大量飲水,則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 | |
B. | 細胞外液中滲透壓下降,則尿量減少 | |
C. | 水平衡調(diào)節(jié)中樞分別在下丘腦和大腦皮層 | |
D. | 該調(diào)節(jié)的過程中存在負反饋調(diào)節(ji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RNA聚合酶基因和生長激素基因都具有選擇性表達的特性 | |
B. | 細胞凋亡和細胞癌變都是遺傳物質(zhì)改變的結果 | |
C. | 衰老細胞內(nèi)有些酶的活性升高,但呼吸速率減慢 | |
D. | 正;蛲蛔?yōu)樵┗蚧蛞职┗蚴羌毎┳兊脑?/t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可以推測當肝細胞的分裂周期變長時,AFP合成會增加 | |
B. | 肝細胞中的內(nèi)質(zhì)網(wǎng)和高爾基體分別會參與AFP的合成和運輸 | |
C. | 指導合成AFP的基因?qū)儆谠┗颍l(fā)生突變后才表達 | |
D. | 肝細胞發(fā)生癌變后因細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發(fā)生擴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