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某研究小組為測定藥物對體外培養(yǎng)細胞的毒性,準備對某種動物的肝腫瘤細胞(甲)和正常肝細胞(乙)進行動物細胞培養(yǎn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制備肝細胞懸液時,可用胃蛋白酶處理肝組織塊
B.本實驗應設置對照實驗,以檢測藥物對甲、乙的毒性大小
C.為了保證細胞培養(yǎng)所需的無毒環(huán)境,需大量添加各種抗生素
D.恒溫培養(yǎng)箱中的CO2濃度維持在5%左右,以促進細胞呼吸

分析 1、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過程:取動物組織塊→剪碎組織→用胰蛋白酶處理分散成單個細胞→制成細胞懸液→轉入培養(yǎng)液中(原代培養(yǎng))→放入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貼滿瓶壁的細胞用酶分散為單個細胞,制成細胞懸液→轉入培養(yǎng)液(傳代培養(yǎng))→放入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
2、培養(yǎng)條件:
(1)無菌、無毒的環(huán)境:①消毒、滅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以清除代謝廢物.
(2)營養(yǎng)物質:糖、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無機鹽、微量元素等,還需加入血清、血漿等天然物質.
(3)溫度和PH.
(4)氣體環(huán)境:95%空氣(細胞代謝必需的)和5%的CO2(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值).

解答 解:A、在利用肝組織塊制備肝細胞懸液時,常用胰蛋白酶,不能使用胃蛋白酶,因為胃蛋白酶需要在強酸環(huán)境下才能起作用,但這樣的環(huán)境不適于細胞生存,A錯誤;
B、本實驗應設置對照實驗,用添加甲藥物、乙藥物的培養(yǎng)液分別培養(yǎng)細胞,根據(jù)變異細胞占培養(yǎng)細胞的比例,以檢測藥物對甲、乙的毒性大小,B正確;
C、抗生素是用來殺菌的,不是殺病毒的,C錯誤;
D、細胞培養(yǎng)應在含CO2恒溫培養(yǎng)箱中進行,CO2的作用是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值,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關于細胞中基因表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個tRNA上的反密碼子只能與mRNA上的一種密碼子配對
B.肌肉細胞中編碼RNA聚合酶的基因不表達
C.線粒體、葉綠體中可發(fā)生DNA復制,但不進行基因的表達
D.密碼子的簡并性是指每種氨基酸都有多個密碼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小球藻的營養(yǎng)價值是極高的,它含有對人體生長發(fā)育、健康長壽所必需的多種營養(yǎng)物質,是一種很好的天然營養(yǎng)健康食品.某興趣小組為研究NAA(萘乙酸,是植物調節(jié)劑之一)對小球藻生長及品質的影響,進行了如下探究性實驗.
實驗步驟:
①培養(yǎng)液配制:將海水過濾后加熱消毒,冷卻至室溫后,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營養(yǎng)素.
②實驗分組:充分搖勻后的培養(yǎng)液移入24只消毒的錐形瓶,添加NAA,形成一定的濃度梯度,每個濃度梯度設置3個平行組.
③小球藻的培養(yǎng)與管理:將處于指數(shù)生長期的小球藻接種到上述各組中,置于室溫17-26℃、2000lx連續(xù)工作條件下培養(yǎng),每天定時搖勻4次
④小球藻葉綠素和蛋白質含量的測定:培養(yǎng)8天后,離心后取藻泥冷凍干燥制成藻粉,測定其中葉綠素和蛋白質的含量.
實驗結果:
NAA質量濃度(mg•L-1每克干燥粉中葉綠素a含量(mg•g-1每克干燥粉中葉綠素b含量(mg•g-1干燥粉中粗蛋白含量(%)
00.60770.675244.68
0.250.62180.877545.01
0.50.62350.962645.07
1.00.74111.034351.85
1.50.92021.064553.21
2.01.03991.197057.31
4.00.64780.833746.03
請分析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課題是不同濃度的NAA對小球藻葉綠素和蛋白質含量的影響.
(2)實驗中,每個濃度梯度設置3個平行組的目的是重復實驗,使結果更準確;每天定時搖瓶4次的目的是使小球藻獲得較充足的營養(yǎng)成分;測定葉綠素的含量時,取少許藻粉加入無水乙醇(或丙酮)定容至10mL,避光抽提,24h后取上清液測定吸光值,計算其含量.
(3)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NAA質量濃度在0.25-4.0mg/L范圍內(nèi),對小球藻葉綠素和蛋白質含量的增加起促進作用(或質量濃度為2.0mg/L的NAA對小球藻和葉綠素和蛋白質含量的增加促進效果最佳).
(4)研究發(fā)現(xiàn),小球藻細胞內(nèi)蛋白質含量的增加有利于葉綠素含量的增加,可能的原因是蛋白質是為囊體薄膜的主要成分之一,而類囊體薄膜是葉綠素的載體(或催化色素形成的酶增多).
(5)在實驗中主要的無關變量是溫度、光照等(寫出兩個),結合實驗結果,分析此實驗需要改進之處是設置的NAA濃度梯度應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與生物進化相關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
A.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的定向改變
B.某一物種內(nèi)的不同種群如果出現(xiàn)了生殖隔離,那么其種群的基因庫必然發(fā)生了改變
C.種群內(nèi)只要某一基因發(fā)生基因頻率的改變,就說明該生物種群發(fā)生了進化
D.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M基本編碼含63個氨基酸的肽鏈.該基因發(fā)生插入突變,使mRNA增加了一個三堿基序列AAG,表達的肽鏈含64個氨基酸.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M基因突變后,參與基因復制的嘧啶核苷酸比例增加
B.在M基因轉錄時,核糖核苷酸之間通過氫鍵連接
C.在突變基因的表達過程中,最多需要64種tRNA參與
D.突變前后編碼的兩條肽鏈,最多有2個氨基酸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下列是有關植物生長素的一些信息,請結合所學內(nèi)容,根據(jù)所給信息回答問題:

(1)生長素的化學本質是吲哚乙酸,頂端優(yōu)勢發(fā)生時,生長素的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
(2)將生長狀況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來,用不能透過生長素的薄玻璃片分割,放在瓊脂切塊上,實驗處理和收集到的生長素(IAA)的含量如圖甲所示.可能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在單側光照下尖端的生長素向背光一側運輸.
(3)將生長正常的植株幼苗水平放置時受重力的影響,根向地生長、莖背地生長.若圖乙是水平放置后,幼苗根和莖的生長與生長素濃度的關系.則曲線上與莖的近地側和根的遠地側對應的點依次是:D、A.圖丙為生長素濃度與莖生長關系的曲線.若測得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2m,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為x,用數(shù)學式表示x的范圍:0<x<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關于酶的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
A.利用唾液淀粉酶可以除去植物細胞壁
B.用丙酮能從刀豆種子中提取到純度較高的脲酶
C.H2O2分解實驗中,F(xiàn)e3+、加熱與過氧化氫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依次增強
D.利用pH分別為7、8、9和10的緩沖液探究pH對胃蛋白酶活性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二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要使一生態(tài)系統(tǒng)長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外,至少必須具有( )

A.消費者和分解者 B.生產(chǎn)者和消費者

C.生產(chǎn)者和分解者 D.生產(chǎn)者和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湖南省郴州市業(yè)水平考試摸底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為真核生物基因表達過程圖解,據(jù)圖回答:

(1)寫出圖中標號所示的結構或分子的名稱:[①] 、[②] 、[③]

[⑥] 。

(2)合成⑤的過程叫 ,⑥上與密碼子配對的三個堿基叫做 。

(3)合成②的過程,叫做 ,主要在 (細胞核/細胞質)中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