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3.圖1是神經-肌肉接頭,其結構和功能與突觸類似.當興奮傳導至突觸小體時,突觸間隙中的Ca2+通過突觸前膜上的Ca2+通道內流,導致突觸小泡與突觸前膜融合,釋放神經遞質(如圖2).請回答下列問題:

(1)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在反射弧中稱為效應器.
(2)當神經末梢有神經沖動傳來時,突觸前膜內的突觸小泡受到刺激,就會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后膜后,引發(fā)后膜電位變化,即引發(fā)一次新的神經沖動.
(3)從圖2可以看出乙酰膽堿屬于一種興奮(填興奮或抑制)性神經遞質,當乙酰膽堿與肌細胞膜上相應受體結合后引起肌細胞收縮,而α-銀環(huán)蛇毒能與乙酰膽堿受體結合,所以α-銀環(huán)蛇毒中毒時,肌肉表現是舒張(填舒張或收縮).
(4)結合圖2中信息解釋人體血鈣低時,肌肉抽搐的原因是血鈣降低導致突觸間隙(細胞外液)中鈣離子濃度降低,Ca2+內流減少,影響神經遞質的釋放.

分析 興奮在兩個神經元之間傳遞是通過突觸進行的,突觸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三部分組成,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前膜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進入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引起下一個神經元興奮或抑制,所以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突觸可完成“電信號→化學信號→化學信號”的轉變.
據圖分析,當興奮傳至軸突末梢時,突觸間隙中的Ca2+通過突觸前膜上的Ca2+通道內流,導致突觸小泡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上的受體,使得肌肉興奮,接著膽堿酯酶能催化乙酰膽堿水解,防止肌肉持續(xù)興奮.

解答 解:(1)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在反射弧中稱為效應器.
(2)當神經末梢有神經沖動傳來時,突觸前膜內的突觸小泡受到刺激,就會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后膜后,引發(fā)后膜電位變化,即引發(fā)一次新的神經沖動.
(3)從圖2可以看出乙酰膽堿屬于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當乙酰膽堿與肌細胞膜上相應受體結合后引起肌細胞收縮,而α-銀環(huán)蛇毒能與乙酰膽堿受體結合,所以α-銀環(huán)蛇毒中毒時,肌肉表現是舒張.
(4)體血鈣低時,肌肉抽搐的原因:血鈣降低導致突觸間隙(細胞外液)中鈣濃度低,Ca2+內流減少,影響神經遞質的釋放.但鈣濃度低時,肌肉興奮性更高,所以表現為抽搐.
故答案為:
(1)反射   效應器
(2)突觸小泡    神經沖動
(3)興奮     舒張
(4)神經遞質

點評 本題考查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要求考生識記突觸的結構和類型,掌握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過程及神經沖動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過程,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陜西西北工業(yè)大學附屬高三適應性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葉綠體色素濾液細線侵入層析液,可導致濾紙條上沒有色素帶

B.低溫誘導大蒜根尖過短,可能導致難以觀察到染色體加倍的細胞

C.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裝片時,需保持細胞活性以便觀察有絲分裂過程

D.將洋蔥表皮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可制成裝片觀察質量分離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圖示曲線代表某種礦質元素離子進入根細胞的一種方式,則在Q點限制物質進入細胞的因素是( 。
A.載體的數量B.能量供應
C.載體的數量或能量供應D.載體的數量或離子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為某植物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在類囊體上分布的色素,經提取后再層析分離,擴散最慢的色素帶呈黃綠色.
(2)圖中①為O2,⑥為(CH2O).
(3)14CO2進入葉綠體后,首先能檢測到含14C的有機物是C3(填物質名稱),該物質被還原成糖類需要光反應提供ATP和[H].
(4)光合作用過程中,發(fā)生的能量變化光能轉化成活躍化學能,再轉化成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
(5)若突然停止光照,則短時間內④的含量將減少(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6)大田種植玉米時,“正其行,通其風”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提高CO2濃度來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以增加產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表示蘋果的果實在不同外界氧濃度下CO2的釋放量與O2的吸收量的變化曲線(以葡萄糖為呼吸底物).回答:
(1)當外界氧濃度為5%時,蘋果果實吸收氧氣且二氧化碳的釋放量大于氧氣吸收量,說明此時進行的呼吸類型是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此時呼吸作用的終產物除了CO2外,還有水、酒精.
(2)蘋果果實CO2的釋放量與O2的吸收量兩條曲線在P點相交后重合,表明從P點開始,蘋果果實進行的呼吸類型是只進行有氧呼吸,此時細胞呼吸的場所為細胞質基質、線粒體.
(3)當外界氧濃度為6%時,CO2的釋放量與O2的吸收量之比是4:3,此時蘋果果實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為0.2摩爾,則需要吸收0.6摩爾的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生物的變異敘述正確的是( 。
A.某DNA分子中丟失1個基因,則該變異屬于基因突變
B.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自交,因基因重組而導致子代性狀分離,所以出現了aa的個體
C.二倍體水稻花粉經離體培養(yǎng),可得到單倍體水稻,其稻穗、米粒較小
D.無籽西瓜及無子番茄的培育過程中都有生長素參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果蠅的正常細胞中,有四對同源染色體,其中的一對“點狀染色體”多一條(稱為三體)或少一條(稱為單體)都可以正常生活,但性狀與正常個體不同,可以挑選出來.點狀染色體上的基因突變,形成無眼個體(ee),眼未突變的稱為野生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要求所有現象均用野生和無眼表示,如果有固定比例,要求寫出):
(1)如果將無眼個體與點狀染色體單體的野生型果蠅雜交,子一代現象是:野生:無眼=1:1.
(2)子一代中單體果蠅挑選出來,與無眼個體雜交,子二代現象是:全為無眼.
(3)如果將無眼個體與點狀染色體三體的野生型純合果蠅(無基因突變,且能正常減數分裂)雜交,子一代現象是全為野生,將子一代中三體果蠅挑選出來,與無眼果蠅交配,子二代現象是:野生:無眼=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交警為檢測司機是否存在酒后駕駛的違章行為,用來檢測司機呼出的氣體的試劑是( 。
A.斐林試劑B.雙縮脲試劑
C.重鉻酸鉀的濃硫酸溶液D.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為了研究酵母菌細胞內蛋白質的合成,研究人員在其培養(yǎng)基中添加3H標記的亮氨酸后,觀察相應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核內不出現3H標記
B.核糖體是首先觀察到3H標記的細跑器
C.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細胞膜上能觀察到3H標記
D.若能在高爾基體上觀察到3H標記,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