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遺傳學上將染色體上某一區(qū)段及其帶有的基因一起丟失的現象叫做缺失,若一對同源染色體中同源區(qū)同時缺失的個體叫做缺失純合子,只有一條發(fā)生缺失的個體叫做雜合子.缺失雜合子可育,缺失純合子具有完全致死效應某遺傳研究小組對皖南地區(qū)一種家鼠做了實驗,讓P:無尾雌家鼠和有尾雄家鼠多次雜交,統(tǒng)計所有F代,結果如下表.(尾的相關性狀的基因用A、a表示,若A所在的染色體正常用A+表示,缺失用A-表示)
表現型有尾無尾
F1代數量(只)雄家鼠500
雌家鼠4846
(1)根據表格分析可知,發(fā)生缺失的是
 
染色體,親本中某個體發(fā)生染色體缺失后,與尾的有無的相關基因
 
(填“有”或“沒有”)丟失.
(2)由題分析可知
 
為顯性性狀.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
 
 

(3)讓F1代雌雄家鼠自由交配,F2成年家鼠中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考點:伴性遺傳在實踐中的應用,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基本類型
專題:
分析:根據題意和圖表分析可知:無尾雌家鼠和有尾雄家鼠多次雜交,后代雄家鼠中只有有尾個體,沒有無尾個體;而雌家鼠中有尾:無尾=1:1,說明缺失發(fā)生在X染色體上.有缺失的個體為無尾,正常的個體為有尾.
解答: 解:(1)根據題意和圖表分析可知:無尾雌家鼠和有尾雄家鼠多次雜交,后代雄家鼠中只有有尾個體,沒有無尾個體;而雌家鼠中有尾:無尾=1:1,即雌性個體:雄性個體=2:1,說明缺失發(fā)生在X染色體上.有缺失的個體為無尾,正常的個體為有尾.題中某個體發(fā)生染色體缺失后,形成缺失雜合子,所以與尾的有無的相關基因仍然存在.
(2)表格數據顯示雄性只有有尾,且數量是雌性的一半,說明母本無尾是缺失雜合子,無尾是顯性性狀,又因為雌性后代出現兩種表現型,則母本的基因型是XA-Xa+,父本的基因型是Xa+Y.
(3)已知母本的基因型是XA-Xa+,父本的基因型是Xa+Y,則子代基因型是XA-Xa+、Xa+Xa+、Xa+Y.讓F1代雌雄家鼠自由交配,F2成年家鼠中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1
4
×
1
2
=
1
8
)XA-Xa+、(
3
4
×
1
2
=
3
8
)Xa+Xa+++
3
4
×
1
2
=
3
8
)Xa+Y,即有尾:無尾=6:1.
故答案為:
(1)X          沒有    
(2)無尾     XA-Xa+     Xa+Y
(3)有尾:無尾=6:1
點評:本題考查染色體變異和伴性遺傳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圖表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該細胞結構模式圖
 
(能/否)表示植物根尖分生區(qū)細胞.
(2)如果該結構模式圖表示低等植物細胞,則應增加的細胞器是
 

(3)能消耗ADP的結構是[
 
]
 
、[
 
]
 
、[
 
]
 

(4)圖中⑦產生的O2被⑥利用,至少需要穿過
 
層磷脂分子層.
(5)圖中含有遺傳物質的細胞器有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科學家將β-干擾素基因進行定點突變后導入大腸桿菌表達,使干擾素第十七位的半胱氨酸改變成絲氨酸,結果大大提高了β-干擾素的抗病毒活性,并且提高了儲存穩(wěn)定性.該生物技術為( 。
A、基因突變B、基因工程
C、蛋白質工程D、細胞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肝臟是機體物質代謝的主要場所,請同答:
(1)肝臟對大部分激素具有滅活和降解作用,此作用有助于機體維持
 
,從而保證機體正常生命活動.
(2)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細胞膜上的胰島素受體數目減少,導致患者血糖濃度升高,其主要原因是
 
.血糖濃度升高使機體的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從而使垂體釋放的
 
增多.
(3)肝臟內多種免疫細胞受神經支配,神經末梢釋放的
 
能調節(jié)這些細胞的免疫效應.
(4)如圖表示利用細胞工程技術治療肝病患者的流程圖.問:

①甲細胞應是取白
 
(患者父母/患者/患者的兄弟姐妹)的正常體細胞,去核卵母細胞來白于
 
 期卵母細胞;早期胚胎細胞的分裂方式是
 

②胚胎干細胞是從早期胚胎中
 
 部位的細胞發(fā)育來的一類細胞,胚胎干細胞可以分化為成年個體的任何一種組織細胞,從功能上說是因為胚胎干細胞
 
,其根本原因是
 

③圖中a、b所涉及的生物工程技術分別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材料:飼料原料中的磷元素有相當一部分存在于植酸中,豬、禽等動物由于缺乏有關酶,無法有效利用植酸,造成磷源浪費,而且植酸隨糞便排除后易造成環(huán)境有機磷污染.植酸酶能催化植酸水解成肌醇和磷酸,因此成為目前重要的飼料添加劑之一.
(1)飼料加工過程溫度較高,要求植酸酶具有較好的高溫穩(wěn)定性.利用蛋白質工程技術對其進行改造時,首先必須了解植酸酶的
 
,然后改變植酸酶的
 
,從而得到新的植酸酶.
(2)培育轉植酸梅基因的大豆,可提高其作為飼料原料磷的利用率.將植酸酶基因導入大豆細胞常用的方法是
 
.獲得轉基因植株的完整過程是外源植酸酶基因→
 
→大豆細胞→大豆植株→鑒定.
(3)為了提高豬對飼料中磷的利用率,科學家將帶有植酸酶基因的重組質粒通過
 
轉入豬的受精卵中.該受精卵培養(yǎng)至一定時期可通過
 
方法,從而一次得到多個轉基因豬個體.
(4)若這些轉基因因動、植物進入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有何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利用某二倍體農作物①、②兩個品種培育④、⑤、⑥三個新品種的過程,Ⅰ--Ⅴ表示育種過程,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分析回答:

(1)由圖中Ⅰ→Ⅱ獲得④稱為
 
育種,其育種原理是
 
,其中過程Ⅰ是
 
,過程Ⅱ是
 

(2)由圖中Ⅰ→Ⅲ→Ⅳ獲得④過程稱為
 
育種,其育種原理是
 
,其中Ⅲ表示
 
技術.該育種方法優(yōu)點是
 

(3)由圖中Ⅰ→Ⅱ獲得④時,Aabb所占比例為
 
,由圖中Ⅰ→Ⅲ→Ⅳ獲得④時,AAbb所占比例為
 

(4)圖中Ⅳ、Ⅴ過程常用的方法是
 

(5)品種⑥為
 
倍體,它接受④花粉后結
 
(有、無)籽果實.
(6)④和⑥是否可看成同一物種?
 
.闡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劇烈運動后會大量出汗,此時應多喝( 。
A、開水B、淡鹽水C、茶水D、汽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中地雀A與地雀B可以交配產生可育后代,地雀C與地雀A、B之間不能互相交配.圖1、2、3是關于地雀的進化、發(fā)展過程示意圖.

(1)若干年后,小島上出現了地雀C.在這一變化過程中,起到選擇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這種新物種的形成實質上是由于不同種群內的
 
發(fā)生改變.
若圖2時期,小島和大陸的兩個地雀種群的相關基因型種類和個體數如表所示.
基因型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總數
個體數2012920128982100
基因型AATTAaTTaaTT
個體數1966836300
(2)甲種群的全部個體所含的全部基因,是這個種群的
 

(3)種群甲的基因A的頻率為
 

(4)已知表中乙種群每個個體有2×104個基因,每個基因的突變幾率都是10-5,則該種群中出現突變的基因數約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對蛋白質進行加工修飾的場所是( 。
A、內質網和高爾基體
B、高爾基體和核糖體
C、內質網和中心體
D、溶酶體和核糖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