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Ⅰ、Ⅱ桶分別表示雌、雄生殖器官 | |
B. | 該實驗模擬的是遺傳因子的分離和配子隨機結合過程 | |
C. | 實驗中每只小桶內兩種小球的數(shù)量必須相等 | |
D. | 重復10次實驗后,即可獲得DD:Dd:dd比例為1:2:1 |
分析 生物形成生殖細胞(配子)時成對的基因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當雜合子自交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性狀分離比為顯性﹕隱性=3﹕1.
實驗中,用甲乙兩個小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兩小桶內的彩球分別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隨機結合,模擬生物在生殖過程中,雌雄配子的隨機組合.
解答 解:A、Ⅰ、Ⅱ桶分別表示雌、雄生殖器官,A正確;
B、該實驗模擬的是遺傳因子的分離和配子隨機結合過程,B正確;
C、實驗中每只小桶內兩種小球的數(shù)量必須相等,保證兩種配子的比例相等,C正確;
D、由于統(tǒng)計的次數(shù)過少,統(tǒng)計值和真實值差距就會較大,因此DD:Dd:dd比例不一定為1:2:1,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要求學生掌握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明確實驗中所用的小桶、彩球和彩球的隨機結合所代表的含義;明確操作的區(qū)別及得出的結果,再對選項作出準確的判斷,屬于考綱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長期使用一種農藥后,害蟲種群密度的變化情況.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A點種群中存在很多變異類型,這是選擇的原始材料
B.A→B的變化是通過生存斗爭實現(xiàn)的
C.B→C是逐代積累加強的結果
D.農藥對害蟲的抗藥性變異的定向選擇,使害蟲產生了抗藥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奶瓶培養(yǎng)黑腹果蠅,觀察成蟲數(shù)量的變化,結果如表所示:
時間(天) | 1 | 5 | 9 | 13 | 17 | 21 | 25 | 29 | 33 | 37 |
成蟲數(shù)(只) | 6 | 10 | 28 | 71 | 131 | 207 | 270 | 302 | 327 | 341 |
根據(jù)圖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第13~25天,成蟲數(shù)量增長快的主要原因是個體生長加快
B.第17~29天,成蟲增長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蟲增長率的下降與種群密度的改變有關
D.第1~37天,成蟲數(shù)量呈“J”型增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鹽城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野兔屬于( )
A.生產者 B.初級消費者 C.次級消費者 D.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鹽城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人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下列物質中,屬于人體內環(huán)境組成成分的是( )
A.葡萄糖 B.血紅蛋白 C.呼吸酶 D.解旋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⑤ | B. | ②④⑤ | C. | ②③⑤ | D. | ①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血紅蛋白的空間結構呈纖維狀 | |
B. | 蛋白質經高溫蒸煮后可以產生豐富的氨基酸 | |
C. | 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共有20中,它的R基均為鏈狀 | |
D. | 鳥類的羽毛和人的指甲主要是由同一種蛋白質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易感機體再次接觸蜂花粉會出現(xiàn)過敏反應 | |
B. | 蜂花粉侵入機體后會引起機體產生漿細胞 | |
C. | 避免接觸蜂花粉等過敏原能預防過敏反應的發(fā)生 | |
D. | 過敏反應由于消退較快,不會影響機體的生理活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④⑤ | B. | ①②③④ | C. | ①③④⑤ | D. | ②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