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5.下列生理活動,會增加ADP的是( 。
A.用乙二醇溶液處理,質壁分離后的植物細胞復原
B.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C.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有絲分裂
D.丙酮酸在線粒體內氧化分解

分析 分析題意可知,“會增加ADP”,說明存在ATP的水解,即該反應為耗能反應.

名 稱運輸方向載體能量實  例
自由擴散高濃度→低濃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協(xié)助擴散高濃度→低濃度需要不需紅細胞吸收葡萄糖
主動運輸低濃度→高濃度需要需要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解答 解:A、用乙二醇溶液處理,質壁分離后的植物細胞復原,這是由于乙二醇通過自由擴散的方式進入細胞,由于自由擴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不會導致ADP增加,A錯誤;
B、葡萄糖進入紅細胞屬于協(xié)助擴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不會導致ADP增加,B錯誤;
C、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需要消耗能量,因此會導致ADP增加,C正確;
D、丙酮酸在線粒體內氧化分解屬于放能反應,該過程中會使ATP含量增加,則ADP減少,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結合ADP分子表示物質跨膜運輸方式、有氧呼吸以及有絲分裂等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識記不同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特點和區(qū)別,在解題過程中明確該過程需要消耗能量才會導致ADP含量增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兩個生物興趣小組分別對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進行了如圖的探究實驗,請分析回答:

(1)甲興趣小組想探究的具體問題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無氧條件下均能產生CO2,現(xiàn)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數(shù)個)實驗裝置,如圖Ⅰ(a~d)所示.
①請根據(jù)實驗目的選擇裝置序號,并按照實驗的組裝要求排序(裝置可重復使用).有氧條件下的裝置順序:c→a→b(用箭頭和圖中序號表示);無氧條件下的裝置順序:d→b(用箭頭和圖中序號表示).
②裝置中c瓶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CO2,排除其對實驗結果的干擾,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還可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代替.
③在溫度和pH都相同的情況下,影響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氧氣.
(2)乙興趣小組利用圖Ⅱ所示裝置(橡皮塞上的彎管為帶有紅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
①要想得到實驗結論還必須同時設置對照實驗,請問對照實驗裝置(假設該裝置編號為Ⅲ)該如何設計?裝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設計與裝置Ⅱ相同.
②若裝置Ⅱ中紅色液滴向左移動,裝置Ⅲ中紅色液滴不移動,說明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是只進行需氧呼吸.
③若酵母菌消耗的O2為3mol/L,而釋放的CO2為9mol/L,則酵母菌厭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需氧呼吸的6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屬于PCR技術的條件的是( 。
①單鏈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引物  
②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    
③脫氧核苷酸    
④核糖核苷酸    
⑤DNA連接酶     
⑥DNA聚合酶     
⑦DNA限制性內切酶.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⑥C.①②③⑤⑦D.①②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在“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shù)年P系(瓊脂塊模擬細胞)”的實驗過程中,測量結果及計算結果如表格所示.根據(jù)表格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瓊脂的邊長
(cm)
比值
($\frac{表面積}{體積}$)
NaOH擴散深度
(cm)
比值
($\frac{NaOH擴散的體積}{整個瓊脂塊體積}$)
16Xa
23Yb
32Zc
A.X=Y=ZB.X>Y>ZC.a=b=cD.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生物小組利用圖1裝置培養(yǎng)某植株幼苗,通過測定不同時段密閉玻璃罩內幼苗的O2釋放速率來測量光合速率,結果如圖2所示.請據(jù)圖回答:

(1)植物根尖細胞對培養(yǎng)液中不同無機鹽離子的吸收具有選擇性,吸收速率也不相同,原因是細胞膜上載體蛋白的種類和數(shù)量不同不同.若用缺鎂的完全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葉肉細胞內葉綠素合成減少,從而影響植物對光的吸收.
(2)t1~t5時段引起氧氣釋放速率變化的生理作用是光合作用.在t3時,根尖細胞內合成[H]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
(3)曲線中t1~t4時段,玻璃罩內CO2濃度最高點是t2;t4時補充CO2,此時葉綠體內C3的含量增加.
(4)根據(jù)測量結果 t4 時玻璃罩內O2的量與t0時相比增加了256 mg,此時植株積累葡萄糖的量為240mg.若t5時溫度升高至35℃,植株光合速率的變化是降低(升高/不變/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個體、種群、群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B.在一定范圍內,草原生產者的種類隨植食性動物種群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C.某湖泊從岸邊到湖心的植物種類差異較大,體現(xiàn)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D.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達到K值時增長率和增長速率基本都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為反射弧中神經-肌肉接頭的結構及其生理變化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a為神經元的樹突或軸突,b為神經元胞體膜
B.重癥肌無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統(tǒng)把Ach受體當做抗原,患者的Ach受體抗體與Ach受體特異性結合可導致電信號向化學信號轉換過程受阻
C.臨床上治療重癥肌無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造血干細胞發(fā)育成T細胞,不能產生淋巴因子,從而抑制細胞免疫的應答
D.圖中顯示相關遞質一定為興奮性遞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為物質出入細胞膜的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A代表蛋白質分子; B代表磷脂雙分子層; C代表糖被; D代表多糖.
(2)細胞膜從功能上來說,它是一層選擇透過性膜.
(3)在a-e五種過程中,代表被動轉運的是b、c、d.
(4)可能代表氧氣轉運過程的是圖中編號b;葡萄糖從腸腔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過程是圖中編號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省德州市高三下學期二模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蟲,赤眼蜂把卵產在玉米螟的卵內孵化,瓢蟲則直接以玉米螟的卵和幼蟲為食;卮鹣铝袉栴}:

(1)一塊玉米田里的玉米、雜草和玉米螟等生物共同構成 。赤眼蜂和瓢蟲之間的關系是

(2)玉米螟在產卵時會釋放信息素,據(jù)此赤眼蜂能很快找到玉米螟卵,這體現(xiàn)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信息能夠 ,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3)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分析,玉米田易受玉米螟侵害的主要原因是 。

(4)合理密植可提高玉米產量,從能量流動角度分析,栽種密度過高會導致產量降低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