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11·福建龍巖一模)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和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生物的多樣性包括基因、物種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
B.自然選擇能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C.細菌在接觸青霉素后會產生抗藥性的突變個體,青霉素的選擇作用使其生存
D.絲蘭蛾細長的吸管似口器與絲蘭的細長花矩是它們長期共同進化形成的相互適應特征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控制植物果實重量的三對等位基因E-e、F-f和H-h(huán),對果實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別位于三對非同源染色體上。已知基因型為eeffhh的果實重120克,然后每增加一個顯性基因就使果實增重15克,F在果樹甲和乙雜交,甲的基因型為EEffhh,F1的果實重165克。則乙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A.eeFFHH
B.Eeffhh
C.eeFFhh
D.eeffh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2010·山東理綜)下列符合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是
A.物種的形成可以不經過隔離
B.生物進化過程的實質在于有利變異的保存
C.基因突變產生的有利變異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D.自然選擇通過作用于個體而影響種群的基因頻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0.(2011·南昌調研)關于物種形成與生物進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B.同一種群的雌雄個體之間可以相互交配并產生后代,同一物種的雌雄個體之間不能相互交配并產生后代
C.隔離是形成新物種的必要條件,也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
D.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發(fā)生變化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4.(2011·上海單科)回答下列有關生物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問題。
(1)現代綜合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某種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萬年之后,此種蛾中的一部分當感受到蝙蝠的超聲波時,便會運用復雜的飛行模式,逃脫危險,其身體也發(fā)生了一些其他改變。當人工使變化后的蛾與祖先蛾交配后,產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 蛙是幼體生活于水中,成體可生活于水中或陸地的動物。由于劇烈的地質變化,使某種蛙生活的水體分開,蛙被隔離為兩個種群。干百萬年之后,這兩個種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2)這兩則材料中發(fā)生的相似事件是________。
A.適應輻射
B.地理隔離
C.生存競爭
D.生殖隔離
(3)在材料一中,蛾復雜飛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的結果。
(4)在材料二中,若發(fā)生劇烈地質變化后,其中一個蛙種群生活的水體逐漸干涸,種群中個體數減少,導致該種群的________變小。
下表為V基因在種群A和B中的基因型個體數。
基因型 | A種群(個) | B種群(個) |
VaVb | 200 | 0 |
VaVa | 50 | 120 |
VbVc | 100 | 200 |
VcVc | 150 | 50 |
VaVc | 100 | 80 |
(5)計算Va在A種群中的頻率________。
(6)就V基因而言,比較A種群和B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并利用表中數據陳述判斷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7.有關生物進化和物種形成的描述,正確的是
A.是否形成新物種是生物進化的標志
B.生殖隔離一旦形成就標志著新物種的產生
C.環(huán)境條件保持穩(wěn)定,種群的基因頻率不會發(fā)生變化
D.共同進化僅指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不斷進化和發(fā)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1.下列有關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說法,錯誤的是
A.在形成配子時都發(fā)生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分離
B.兩對或兩對以上的基因傳遞中都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C.在生物的性狀遺傳中,兩個定律可以同時發(fā)生作用
D.揭示的都是真核生物細胞核中遺傳物質的傳遞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6.下列關于變異和進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純合子
B.在三倍體無子西瓜的育種過程中,用四倍體西瓜做母本,用二倍體西瓜做父本得到的種子的胚細胞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
C.兩個種群間的隔離一旦形成,這兩個不同種群的個體之間就不能進行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產生可育后代
D.突變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但不包括染色體數目的變異,因為該過程并沒有新的基因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