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為研究多種環(huán)境因子對馬鈴薯植株光合作用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做了實驗研究,實驗結果(數(shù)據(jù)表示測得植株在不同條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mg/h)如圖所示.則據(jù)圖分析正確的是( 。
A.圖中影響馬鈴薯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CO2濃度和溫度
B.在弱光、CO2濃度為0.03%、20℃條件下,馬鈴薯植株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無氧氣產(chǎn)生
C.馬鈴薯植株在適當遮蔭、CO2濃度為0.03%、40℃條件下,光照強度不是限制因素
D.實驗中馬鈴薯植株二氧化碳固定速率最大所需的條件是全光照、CO2濃度為1.22%和35℃

分析 分析曲線圖:本實驗探究了溫度、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黑暗條件下,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因此實驗中也測定了不同溫度條件下的呼吸速率.
而曲線中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表示凈光合速率,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解答 解:A、分析曲線圖可知,圖中影響馬鈴薯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CO2濃度、溫度和光照強度,A錯誤;
B、在弱光、CO2濃度為0.03%、20℃條件下,曲線中顯示,此時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為0,表示此時植物的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即馬鈴薯植株葉肉細胞的葉綠體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因此其葉綠體中有氧氣產(chǎn)生,B錯誤;
C、CO2濃度為0.03%、40℃條件下,在弱光、適當遮蔭以及全光照三種條件下,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不同,說明光照強度仍然是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C錯誤;
D、曲線縱軸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表示凈光合速率,而二氧化碳固定速率表示總光合速率,和黑暗條件的曲線對比,全光照、CO2濃度為1.22%和35℃時,總光合速率最大,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影響光合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要求考生能夠通過曲線的分析確定實驗的自變量,明確曲線中的因變量實質(zhì)為凈光合速率,能夠利用對照實驗的觀點分析各曲線,對學生的實驗能力和曲線分析能力要求較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關于人體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激素在人體內(nèi)作為信息物質(zhì)而發(fā)揮作用
B.激素在人體內(nèi)含量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正常人體內(nèi),激素的分泌受反饋調(diào)節(jié)
D.甲狀腺激素除了促進人體產(chǎn)熱,還有其他生理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為物質(zhì)出入細胞的3種方式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內(nèi)填序號):

(1)物質(zhì)利用載體蛋白出入細胞的運輸方式是②③圖.
(2)可能代表氧氣轉(zhuǎn)運方式的是圖中[①]自由擴散;碘進入人體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的過程是圖中[②]主動運輸;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的過程是圖中[③]協(xié)助擴散.
(3)從細胞膜的功能特性看,它是選擇透過性膜.
(4)巨噬細胞把失去活性的抗體吞噬進入細胞內(nèi)的方式屬于胞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湖南省湘潭市高二上期末生物模擬試卷(一)(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馬拉松長跑是一項超強體育運動,需要運動員有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運動員出發(fā)后心跳加快,是 調(diào)節(jié)的結果;運動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復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調(diào)節(jié)具有作用時間 (填“較長”或“較短”)的特點.

(2)出發(fā)后體溫逐漸升高,一段時間后在較高水平上維持相對穩(wěn)定,這是 達到動態(tài)平衡的結果;途中運動員大量出汗,造成血漿的 升高,故應及時補充水分.

(3)長時間跑步會感到疲勞,但運動員仍能堅持跑完全程,控制該行為的中樞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果蠅具有多對容易區(qū)分的相對性狀,是遺傳學研究的良好材料.請問答有關問題:
(1)摩爾根等人運用假說演繹法法,通過果蠅雜文實驗,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2)已知果蠅的Ⅲ號染色體上有黑檀體基因,現(xiàn)將純合的黑檀體無眼果蠅與灰體有眼果蠅雜交,獲得的F1均為灰體有眼果蠅,說明無眼為隱性性狀;再讓F1雌雄果蠅自由交配,若F2出現(xiàn)四種表現(xiàn)型(無變異發(fā)生),則控制有眼、無眼的基因不位于(填“位于”或“不位于”)Ⅲ號染色體上.
(3)已知控制果蠅翅型的基因在常染色體上,如果在一翅型正常的群體中,偶然出現(xiàn)一只卷翅的雄性個體,該卷翅性狀是基因突變引起的,還是由于卷翅基因的”攜帶者”偶爾交配后出現(xiàn)的,請進行分析和探究.
①推測:如果卷翅是基因突變引起的,則該卷翅雄性個體最可能為雜合子(填“顯性純合子”、“雜合子”或“隱性純合子”).如果卷翅是由于卷翅基因的“攜帶者”偶爾交配后出現(xiàn)的,則該卷翅雄性個體最可 能為隱性純合子(填“顯性純合子”、“雜合子”或“隱性純合子”).
②設計雜交實驗以驗證以上準測:用這只卷翅雄性個體與多只正常雌性個體交配.
③結論;如果后代卷翅個體與正常個體且數(shù)量比接近1:1,這只雄性果蠅應該是雜合子,應是基因突變的直接結果.如果后代全部是正常個體或正常個體數(shù)量多于卷翅個體,這只雄果蠅應該是純合子,應是由于卷翅基因的“攜帶者”偶爾交配后出現(xiàn)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某同學利用黑藻探究“光對光合速率的影響”,設計實驗裝置如圖甲.圖乙表示在一定光照強度下裝置甲中黑藻葉肉細胞的部分代謝過程,其中a、b、c、d代表細胞結構,①~⑤表示物質(zhì).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乙結構a、b、c中存在光合作用色素的是a,而要提取光合作用色素需要用層析液
B.在適宜光照強度下,圖甲裝置中有色小液滴將向右移動,當CO2濃度突然降低時,則短期內(nèi)葉綠體中C5的含量將增加
C.圖乙中①在b內(nèi)參與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④代表丙酮酸,能產(chǎn)生⑤的細胞結構有a、b
D.若一定時間內(nèi)有色小液滴向右移動,則移動的距離代表黑藻單位時間內(nèi)光合作用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為防治農(nóng)田鼠害,研究人員選擇若干大小相似、開放的大豆田,在邊界上每隔一定距離設置適宜高度的模擬樹樁,為肉食性猛禽入境提供棲息場所.設樁一段時間后,測得大豆田中田鼠種群密度的變化如圖所示.以下判斷錯誤的是(  )
A.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主要成分是大豆,田鼠屬于第二營養(yǎng)級
B.b點以后田鼠種群密度大幅上升,是由于食物增加,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敵
C.與曲線Ⅱ相比,曲線Ⅰ所示環(huán)境中猛禽的種群密度更大
D.通過猛禽與田鼠的捕食活動可完成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zhì)循環(huá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湖南省湘潭市高二上期末生物模擬試卷(一)(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zhì)中,在正常情況下不應該出現(xiàn)在人體內(nèi)環(huán)境中的是( )

A.抗體 B.糖原 C.胰島素 D.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廣元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菌落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在稀釋度較高的情況下,每個菌落可由一種或多種細菌大量繁殖而成

B.各種霉菌在面包上生長形成不同顏色的斑塊也是菌落

C.噬菌體能使固體培養(yǎng)基上的細菌裂解,菌落變得透明

D.細菌和真菌在培養(yǎng)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態(tài)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