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乙烯在成熟的器官中合成,可促進果實成熟   
②苯乙酸(PAA)和吲哚丁酸(IBA)都屬于植物激素
③植物激素使靶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fā)生變化  
④植物激素的合成受溫度、光照等環(huán)境因素影響.
A.一項B.兩項C.三項D.四項

分析 1、植物激素是一類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夠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
2、植物激素主要由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乙烯和脫落酸5類.
3、激素是信息分子,植物激素通過與靶細胞上的受體結合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靶細胞)并已經發(fā)揮作用就會失活.

解答 解:①乙烯在植物體的各個部位均能產生,但在成熟的果實中合成較多,①錯誤;
②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是植物體產生的具有生長素效應的物質,二者均屬于植物激素,②正確;
③激素起調節(jié)作用,能夠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使靶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fā)生變化,③正確;
④光照、溫度等環(huán)境因子的變化會引起植物體內包括植物激素的合成在內的多種變化,進而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節(jié)而影響植物的生命活動,④正確.
①~④的敘述中,正確的有②③④共三項.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的知識,考生識記植物激素調節(jié)的概念,明確植物激素的種類和作用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為了研究不同條件對銅綠微囊藻(一種單細胞藻類,也是引起水華的藻類物種之一)生長、繁殖的影響,科研人員開展了相關實驗,具體結果如圖1、2所示.為了調查不同季節(jié)浮游藻類的種類和數(shù)量的變化,科研人員還對某小型湖泊水體進行采樣、分析,具體結果如圖3所示.請回答:

(1)在對每次采集的水樣測定銅綠微囊藻密度前,需要先攪拌培養(yǎng)液,其直接作用是使藻細胞混合均勻(同時防止細胞結團,影響計數(shù)),然后在培養(yǎng)瓶中吸取樣液,滴加在血球計數(shù)板上的蓋玻片邊緣,待培養(yǎng)液滲入且藻細胞全部沉降到計數(shù)室的底部,再利用顯微鏡觀察、計數(shù),進而計算出藻細胞密度.
(2)分析圖1、2可知,最不利于銅綠微囊藻生長、繁殖的溫度和光照強度分別是20℃、9000lx.
(3)分析圖3可知,一年四季中,該湖泊最容易發(fā)生水華的季節(jié)為秋季.從生物的種間關系角度考慮,控制水體中藻類生長、繁殖的措施主要有放養(yǎng)以藻類為食的魚類、利用其它植物控制藻類、利用病毒控制藻類等.
(4)如圖4是某水產養(yǎng)殖池塘中能量流動途徑,其中有機碎屑主要是指動植物的遺體、殘骸和飼料被分解成的顆粒性有機物.
①搖蚊幼蟲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分解者(填成分).
②流經此生態(tài)系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以及人工投放飼料中的能量.
③小球藻固定的能量流入浮游動物后,除了圖示流動方向外還有自身的呼吸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一個基因型為AaXbY的精原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由于染色體分配紊亂,產生了一個基因型為AAaXb的精子,則另三個精子的基因型分別是(  )
A.aXb、Y、YB.Xb、aY、YC.aXb、aY、YD.AAXb、Y、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遷移率(Rf)是用紙層析法分離混合色素中各種成分的重要指標,也可用于各色素的鑒定,遷移率=色素移動距離/溶劑移動距離.下表是葉綠體中色素層析的部分結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溶劑移動距離色素甲移動距離色素乙移動距離色素丙移動距離色素丁移動距離
實驗組17.81.9
實驗組28.21.5
實驗組38.01.4
平均移動距離8.07.60.8
遷移率(Rf)0.530.10
A.色素甲的遷移率(Rf)是0.95
B.色素丙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
C.在提取這些色素時必須用無水乙醇
D.葉片衰老過程中色素丁含量逐漸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請根據(jù)以下提供的實驗材料,完善生物制劑W對動物細胞的分裂具有促進作用的實驗思路,并預測實驗結果.
實驗材料:培養(yǎng)液、正常體細胞、癌細胞、W、胰蛋白酶.
(要求與說明:答題時不考慮加入W后的體積變化等誤差.提供的細胞均具分裂能力,提供培養(yǎng)瓶且每次培養(yǎng)只在一個培養(yǎng)瓶中進行,培養(yǎng)條件適宜)請回答:
(1)實驗思路:
第一步:取培養(yǎng)瓶若干個,分組如下:
A組:取適量培養(yǎng)液加入培養(yǎng)瓶中,再加入適量的體細胞;
B組:取等量培養(yǎng)液加入培養(yǎng)瓶中,再加入等量的體細胞,加入W;
C組:取等量培養(yǎng)液加入培養(yǎng)瓶中,再加入等量的癌細胞;
D組:取等量培養(yǎng)液加入培養(yǎng)瓶中,再加入等量的癌細胞,加入W.
每組設置若干個重復樣品.
第二步:各組樣品在培養(yǎng)箱中以相同且適宜的條件培養(yǎng)一段合適的時間后,各取其中的幾個樣品,加入胰蛋白酶(使細胞分散),搖勻,在顯微鏡下用血細跑計數(shù)板分別計數(shù)并記錄細胞數(shù)重復若干次•
第三步:統(tǒng)計并分析所得結果.
(2)預測實驗結果:設計一個坐標系,并用柱形圖的形式來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圖中曲線X表示隨時間變化的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X表示種群數(shù)量,則b點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B.若X表示種群數(shù)量,則b、d點所對應的數(shù)值為K值
C.若X表示血糖濃度,則ab段升高的原因可能為肌糖原分解
D.若X表示抗利尿激素含量,則cd段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量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自然湖泊引入翹嘴紅鲌(一種經濟魚類)后,翹嘴紅鲌種群數(shù)量增長速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翹嘴紅鲌的種群數(shù)量增長呈S型,原因是湖泊內資源和空間有限.
(2)若翹嘴紅鲌的K值為8000條,則將該種群數(shù)量控制在4000條時可使其種群增長速度最快.若要增大湖泊中該魚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是人工投放餌枓.
(3)翹嘴紅鲌主要以湖泊中土著魚為食,引入后,翹嘴紅鲌的產量不能彌補土著魚的減少量,從能量流動角度分析,原因是翹嘴紅鲌的營養(yǎng)級高,其能量的增加不能彌補能量在傳遞過程中的損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利用如圖所示密閉裝置進行有關實驗,并回答如下問題:(圖中E所對應的刻度為起點;D中供選擇的溶液還有:蒸餾水、NaHCO3溶液、NaOH溶液)
(1)若用該裝置測定某光照強度下的光合速率(不考慮溫度、氣壓等因素的影響),則該裝置需要進行適當修改,具體方案是將D中清水替換為等量的NaHCO3溶液;若在該光照強度下照射一段時間后,圖中紅墨水滴E并沒有移動,由此得出的結論是在該光照強度下,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2)若用該裝置(設為甲)測定綠色植物的呼吸速率,則需要將該裝置進行遮光 處理,燒杯D中清水應該替換為NaOH溶液.為了排除溫度、氣壓等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干擾,需要設置對照組(設為乙),其處理方法是將C植物替換成死植物,其余與甲相同.
(3)為進一步探究植物呼吸作用類型,還需對該裝置進行修改(設為丙,已按要求進行了相關處理).在相同條件下測得甲、乙、丙三個裝置中E移動的刻度如表:
裝置
E移動刻度0左移1個刻度左移1個刻度
由此可以判斷該植物呼吸作用類型是只進行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是某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簡圖,請據(jù)圖回答:

(1)就上圖來說,作為一個細胞周期還缺少處于間期的細胞.
(2)圖中A、B、C、D四個細胞按分裂的先后順是B→C→A→D(用字母表示,字母中間用“→”進行連接).
(3)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開始加倍發(fā)生在圖A所示時期.
(4)又辨認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應最好選擇圖C所示時期.
(5)從圖中可知,親子代細胞中染色體的數(shù)量是穩(wěn)定的,其意義是保持親代細胞和子代細胞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