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6.遷移率(Rf)是用紙層析法分離混合色素中各種成分的重要指標,也可用于各色素的鑒定,遷移率=色素移動距離/溶劑移動距離.下表是葉綠體中色素層析的部分結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溶劑移動距離色素甲移動距離色素乙移動距離色素丙移動距離色素丁移動距離
實驗組17.81.9
實驗組28.21.5
實驗組38.01.4
平均移動距離8.07.60.8
遷移率(Rf)0.530.10
A.色素甲的遷移率(Rf)是0.95
B.色素丙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
C.在提取這些色素時必須用無水乙醇
D.葉片衰老過程中色素丁含量逐漸減少

分析 1、據表格分析,色素甲的遷移率=$\frac{色素移動距離}{溶劑移動距離}$=$\frac{7.6}{8.0}$=0.95;色素丙平均移動距離=$\frac{1.9+1.5+1.4}{3}$=1.6;遷移率=$\frac{色素移動距離}{溶劑移動距離}$=$\frac{1.6}{8.0}$=0.20.再根據遷移率的大小確定色素的溶解度的高低,因此色素甲表示胡蘿卜素,色素乙表示葉黃素,色素丙表示葉綠素a,色素丁表示葉綠素b.
2、分離色素利用紙層析法,原理是四種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液度高的擴散速度快,結果從上而下分別是胡蘿卜素(橙黃色)、葉黃素(黃色)、葉綠素a(藍綠色)和葉綠素b(黃綠色).

解答 解:A、色素甲的遷移率=$\frac{色素移動距離}{溶劑移動距離}$=$\frac{7.6}{8.0}$=0.95,A正確;
B、色素丙表示葉綠素a,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B正確;
C、提取這些色素時可以用無水乙醇或丙酮等有機溶劑,C錯誤;
D、色素丁表示葉綠素b,葉片衰老過程中色素丁含量逐漸減少,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計算和理解能力,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是神經元網絡結構示意簡圖,圖中神經元①、②、③都是興奮性神經元,且這些神經元興奮時都可以引起下一級神經元或肌細胞的興奮.和神經細胞一樣,肌肉細胞在受到適宜的剌激后,也能引起細胞膜電位的變化.圖中B處表示神經肌肉接頭,其結構和功能與突觸類似.
請回答:
(1)給神經元③一個適宜刺激,在C處能記錄到膜電位的變化.這是因為刺激使神經元③興奮,引起其神經末梢釋放的神經遞質(或遞質)進入突觸間隙,隨后與突觸后膜上的遞質受體(或受體或特異性受體或受體蛋白)結合,導致神經元①產生興奮.
(2)若給神經元①一個適宜刺激,在A處能記錄到膜電位的變化,但骨骼肌卻沒收縮;再給骨骼肌一個適宜刺激,骨骼肌發(fā)生收縮,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神經肌肉接頭受損或神經肌肉接頭處的遞質(或興奮)傳遞受阻(或異常).
(3)若在A處給予一個適宜刺激,在C處能記錄到膜電位的變化,有人認為這是A處產生的興奮由神經元②傳遞給了神經元①的結果,這種說法正確與否不正確(“正確”、“不正確”),判斷的依據是興奮在神經元間只能單向傳遞,而A處產生的興奮可傳遞至神經元③,進而傳遞至神經元①(或C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圖Ⅰ所示為科研人員設計的“研究光照強度對某種水草的光合作用的影響”的實驗裝置.試管中放入相同的水草和等量的0.5%BTB溶液(BTB溶液是酸堿指示偏堿性時呈藍色,弱酸性時呈黃色).圖Ⅱ為某種綠色植物葉片的氣孔結構示意圖.研究人員將該葉片放在溫度為15℃的密閉容器中,研究光照強度與光合速率的關系,結果如圖Ⅲ所示.請回答:

(1)圖Ⅰ實驗經過一段時間后,距離熒光燈60cm處的試管無顏色變化,其余試管都有變化.這說明距離熒光燈60cm處的光照強度為該水草的光補償點(或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與呼吸作用釋放的CO2量相等).預期2號、5號試管內的顏色分別是黃色、藍色.
(2)圖Ⅱ中白天保衛(wèi)細胞中合成ATP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
(3)從圖Ⅱ中可以看出兩個細胞貼近部分的細胞壁較厚,伸縮性較小,外側部分較。畧DⅡ所示箭頭為炎熱夏季中午細胞中水分流動的總方向,這時氣孔部分關閉,推測此時保衛(wèi)細胞可能處于質壁分離狀態(tài),較短時間內,保衛(wèi)細胞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變化是減少.
(4)據圖Ⅲ分析,若X代表O2,在1klx的光照條件下,該葉片在5h小時內由光合作用產生的O2量約為112mL.影響A點上下移動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溫度.
(5)若以CO2吸收量為觀測指標,請在答題紙的如圖Ⅳ中畫出該植物在密閉容器內CO2吸收量的變化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甲為葉綠體的結構與功能示意圖;圖乙表示甘藍型油菜葉肉細胞內部生理過程模式圖,A、B、C為相應生理過程場所,①-⑥均氣體物質;圖丙表示在一定條件下測得的某植物光照強度與光合速率的關系.請分析回答:

(1)圖甲中I是類囊體薄膜(或基粒),可利用紙層析法(填方法)將其上的色素分離出來.
(2)圖甲中進行光合作用過程中ADP的移動方向是從葉綠體基質到類囊體薄膜(或基粒)(填場所名稱).
(3)圖乙中可表示O2的箭頭是②③⑤(填數(shù)字序號).
(4)將圖乙中C置于蒸餾水中,會吸水破裂.你認為C的內膜、外膜破裂情況是外膜先破裂(填“內膜先破裂”、“外膜先破裂”或“同時破裂”).
(5)圖乙中當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時,圖中消失的箭頭是③④(填數(shù)字序號).
(6)圖丙中的a點表示細胞呼吸強度(或細胞呼吸速率),c點時,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葉綠體.
(7)圖丙中在光照強度大于2klx時,植物才會表現(xiàn)出生長現(xiàn)象.若圖丙曲線表示該植物在25℃時光照強度與光合速率的關系,并且已知道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那么在原有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提高到30℃,理論上分析c點將右移(左移、右移、不變).
(8)在相同溫度下,將圖片中植物的葉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時,然后移到黑暗處15小時,則該植物24小時內每100cm2葉片的光合作用所積累的葡萄糖的量為12.3mg(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于甲狀腺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腦和垂體的調節(jié)
B.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時,機體耗氧量和產熱量都增加
C.促甲狀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狀腺,而甲狀腺激素幾乎對全身細胞都起作用
D.血液中甲狀腺激素水平降低會引起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分泌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圖一、二分別表示某二倍體雌性動物(2n=4)體內細胞正常有絲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細胞內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含量的關系以及細胞分裂圖象.請分析并回答:

(1)圖一中a、b、c表示染色單體的是C.癌變的組織中,處于1時期的細胞多于(多于/少于)2時期的細胞.
(2)圖二中甲細胞對應于圖一中的2時期(填數(shù)字),與甲細胞相比,染色體數(shù)目與DNA數(shù)目都相同的時期還有G2期和有絲分裂前期.
(3)圖二中乙細胞的兩個子細胞得到的遺傳物質不一定相等(相等/不一定相等),若其中一個子細胞獲得無限增殖能力,則其遺傳物質會改變(改變/不改變),若另一個子細胞不再分裂,則在其衰老過程中線粒體變化情況是數(shù)目減少,體積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乙烯在成熟的器官中合成,可促進果實成熟   
②苯乙酸(PAA)和吲哚丁酸(IBA)都屬于植物激素
③植物激素使靶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fā)生變化  
④植物激素的合成受溫度、光照等環(huán)境因素影響.
A.一項B.兩項C.三項D.四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為探究pH對蛋白酶活性的影響,某小組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問題:
(1)該實驗的自變量是pH的大小,因變量的檢測指標是1小時后蛋白質剩余量,主要的無關變量是溫度.
(2)與無機催化劑相比,蛋白酶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更顯著.檢驗蛋白質是否被蛋白酶完全水解, 
不能(填“能”或“不能”)用雙縮脲試劑,原因是蛋白酶是蛋白質,會與該試劑發(fā)生顏色反應.
(3)由圖可知,該蛋白酶最適pH約是7,若pH由13降到7,蛋白質剩余量不變(填“減少”、“增多”或“不變”),理由是在pH是13時,蛋白酶已失去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與細胞膜上的載體相比,酶的不同之處是( 。
A.具有特異性B.具有多樣性C.具有催化作用D.具有調節(jié)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