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度(mg/L) | 平均每株生根數(shù)(條) | 平均根長(cm) |
0.2 | 7.8 | 10.0 |
0.3 | 7.4 | 9.6 |
0.4 | 6.3 | 9.4 |
0.5 | 5.9 | 8.8 |
分析 設計實驗應該遵循對照原則、單一變量原則.同時芽產(chǎn)生的生長素影響枝條生根.根據(jù)表格可知,萘乙酸濃度不同,因此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萘乙酸促進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最適濃度的含義是在此濃度下作用效果最強,濃度高于或低于此濃度,效果都降低.
解答 解:(1)根據(jù)表格可知,萘乙酸濃度不同,因此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萘乙酸促進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2)不能,最適濃度的含義是在此濃度下生根數(shù)量最多,濃度高于或低于此濃度,生根的數(shù)量都小于該濃度的生根數(shù)量,而表格中沒有做濃度小于0.2 mg/L的實驗.
(3)萘乙酸是生產(chǎn)上常用的生長素類似物,除本實驗的應用外,還可用于防止果實和葉片的脫落、促進果實發(fā)育(獲得無子果實).
故答案為:
(1)萘乙酸促進玉米試管苗生根的最適濃度(合理即給分)
(2)不能
(3)促進果實發(fā)育 防止落花落果(順序可調(diào),合理即給分)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生長素類似物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內(nèi)結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種子萌發(fā)時比休眠時高 | |
B. | 適宜條件下光合作用過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應CO2后比停止前的高 | |
C. | 神經(jīng)纖維膜內(nèi)K+:Na+的比值,動作電位時比靜息電位時高 | |
D. | 人體細胞內(nèi)O2:CO2的比值,線粒體內(nèi)比細胞質基質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無機鹽在細胞內(nèi)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 |
B. | 無機鹽可以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 | |
C. | RNA分子中與核糖相連的只有磷酸 | |
D. | 生物體內(nèi)的糖類絕大多數(shù)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2H4O2NS | B. | C3H7O3N2S | C. | C1H3O2NS | D. | C3H7O2N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玉米是一種雌雄同株的植物,通常其頂部開雄花,下部開雌花。在一個育種實驗中,選取A、B植株進行了如圖所示的三組實驗。據(jù)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實驗一:將植株A的花粉傳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實驗二:將植株B的花粉傳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實驗三:將植株________的花粉傳授到植株________的另一雌花序上。
上述三組實驗,各雌花序發(fā)育成穗軸上的玉米粒的顏色數(shù)如下表所示:
實驗 | 黃色玉米粒 | 白色玉米粒 |
一 | 587 | 196 |
二 | 0 | 823 |
三 | 412 | 386 |
(2)根據(jù)實驗____,可知在玉米粒顏色這一對相對性狀中,隱性性狀是________。
(3)如果用G代表顯性基因,g代表隱性基因,則植株A的基因型為_______ ,實驗一中,子代黃色玉米粒中雜合子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可以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 |
B. | 含有32P的子代噬菌體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體分別占子代噬菌體總數(shù)的$\frac{1}{4}$和1 | |
C. | 侵染過程的“合成”階段,以噬菌體的DNA作為模板,而氨基酸、核苷酸、ATP、酶、場所等條件均由細菌細胞提供 | |
D. | 上述過程中噬菌體的遺傳信息流動方向是:RNA→DNA→RNA→蛋白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