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20.狂犬病的病原體為RNA病毒,其表面的G蛋白可作為主要抗原用于制備狂犬疫苗,研究人員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培育出轉G基因番茄,實現G蛋白的大量生產.其基本技術流程如圖.請回答:

(1)圖中過程①稱為反轉錄(或逆轉錄);用PCR擴增方法獲取G基因,則需要用到耐高溫的DNA聚合(或“Taq”)酶,該方法能夠成功獲取G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G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過程②采用最多的方法是農桿菌轉化法.
(2)圖中N稱為愈傷組織;過程③稱為再分化.
(3)食用G基因已有效表達的轉基因番茄果實不能(能/不能)預防狂犬。蚴荊基因的表達產物為G蛋白,口服時會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失效.

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為疫苗生產和抗體制備的流程之一,其中①表示逆轉錄過程;M表示DNA;②是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N表示愈傷組織;③表示再分化過程.

解答 解:(1)狂犬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要想獲得目的基因DNA,需要首先進行逆轉錄過程.PCR技術是在較高溫度下進行的,因此該技術需要用到耐高溫的DNA聚合酶,PCR的前提條件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農桿菌轉化法.
(2)圖中,番茄細胞通過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再經過再分化過程形成胚狀體.
(3)G基因的表達產物為G蛋白,口服時會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失效,因此食用G基因已有效表達的轉基因番茄果實不能預防狂犬。
故答案為:
(1)反轉錄(或逆轉錄)  耐高溫的DNA聚合(或“Taq”)     要有一段已知G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農桿菌轉化法
(2)愈傷組織     再分化
(3)不能       G基因的表達產物為G蛋白,口服時會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失效

點評 本題結合疫苗生產和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流程圖,考查基因工程、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基因工程的工具及操作步驟,識記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能準確判斷圖中各過程的名稱,再結合所學的知識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關于人類性別決定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女性含有兩個同型性染色體
B.男性的精子決定了孩子的性別
C.X、Y染色體是一對同源染色體,位于染色體組型中的同一組
D.外耳道多毛癥基因只有男性個體中才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綠色熒光標記的X染色體DNA探針(X探針),僅能與X染色體的特定DNA序列雜交,使該處呈現綠色熒光亮點.同理,紅色熒光標記的Y探針可使Y染色體呈現紅色熒光亮點.同時用這兩種探針檢測體細胞,可診斷性染色體數目是否正常.醫(yī)院對某夫婦及其流產胎兒的體細胞進行檢測,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X、Y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都與性別決定有關
B.據圖分析可知女方一定是一位伴X染色體病的患者
C.該夫婦選擇生女兒可避免性染色體數目異常疾病的發(fā)生
D.綠、紅探針上分別有與X、Y染色體DNA相同的堿基序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海島生活一種黑尾鷗的海鳥,因為人為環(huán)境的破壞,導致黑尾鷗的數量急劇下降.為了保護黑尾鷗,人們將該島設為自然保護區(qū)并進行了科研調查,如表為黑尾鷗14年間的種群增長速率.
時間(年)2468101214
增長速率(個/年)0.61.462.33.02.30.60
回答下列問題:
(1)14年間,黑尾鷗的種群數量在14年的數量達到了最大值,這是海島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的數量,稱為環(huán)境容納量.
(2)為了調查黑尾鷗的種群數量變化,采取最合理的調查方法是什么?標志重捕法.原因是什么?黑尾鷗的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
(3)島上有一種專吃黑尾鷗的蝮蛇,為了更好地保護海島的生態(tài)系統,有人認為應該在14年以后開始捕殺蝮蛇,你的觀點和理由是什么?不能捕殺蝮蛇 蝮蛇與黑尾鷗存在捕食關系,通過自我調節(jié),維持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為研究高光強對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響,某同學用無水乙醇提取綠葉中的色素,并用層析液進行紙層析,如圖為濾紙層析的結果(I、II、III、IV位色素條帶).據此敘述正確的是( 。
A.強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綠色更深
B.色素提取和分離原理是色素在無水乙醇中溶解度大小不同
C.強光照可能抑制葉綠素的合成,促進類胡蘿卜素的合成
D.操作中如果濾液線觸及層析液,會縮短得到四條色素帶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關于物質跨膜運輸的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神經遞質分泌到內環(huán)境的過程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
B.葡萄糖的跨膜運輸方式可能為主動運輸或被動運輸
C.甘油進入細胞的速率與細胞膜上的載體數量無關
D.在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的過程中細胞液的滲透壓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腐乳是我國獨特的傳統發(fā)酵食品,是用豆腐發(fā)酵制成的,民間老法生產豆腐乳均為自然發(fā)酵,現代釀造廠多采用優(yōu)良的毛霉菌種進行發(fā)酵.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篩選出優(yōu)良的毛霉菌種,可配制以豆渣為唯一氮源的培養(yǎng)基,并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雙縮脲試劑,使之呈紫色,將毛霉孢子懸浮液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在培養(yǎng)基上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基上會出現以毛霉菌落為中心的透明圈,挑選透明圈與菌落直徑(半徑)比大(或“透明圈大”)的菌落中的菌株用于生產.
(2)為了保持菌種的純凈,可將菌種接種到試管的固體斜面培養(yǎng)基上臨時保藏,在合適的溫度下培養(yǎng),當菌落長成后,將試管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
(3)腐乳制作過程中要加鹽腌制,加鹽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塊變硬,還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避免豆腐塊腐敗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有關物質運輸方式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神經遞質通過胞吐作用釋放到突觸間隙
B.無機鹽離子進出細胞的方式均為主動運輸
C.被動運輸都是順濃度梯度進行的,不需要載體和能量
D.分泌蛋白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主要體現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有關真核細胞結構及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核是基因復制和表達的主要場所
B.蛋白質在細胞膜兩側呈不對稱性分布
C.漿細胞細胞膜上有能識別抗原的糖蛋白
D.細胞內的囊泡都來自內質網或高爾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