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發(fā)生在日本的特大地震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大地震發(fā)生后,福島第一核電站機組相繼發(fā)生爆炸,使人們產(chǎn)生了對“核輻射”的恐懼,全國多地出現(xiàn)食鹽搶購囤積的風波,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通過食用碘鹽(碘含量很少)預防放射性碘的攝入是無法實現(xiàn)的
B、核輻射引起細胞癌變的致癌因子屬于物理致癌因子
C、核輻射引起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細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質減少
D、癌癥的發(fā)生至少在一個細胞中發(fā)生5~6個基因突變,是一種累積效應
考點:癌細胞的主要特征,細胞癌變的原因
專題:
分析:1、癌細胞形成的外因主要是三類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內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基因突變.其中內因是癌變的根本原因.
2、癌細胞的主要特征:(1)無限增殖;(2)細胞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顯著變化;(3)細胞表面發(fā)生變化.
解答: 解:A、因食鹽中碘含量很少,通過食用碘鹽預防放射性碘的攝入是無法實現(xiàn)的,A正確;
B、核輻射引起細胞癌變的致癌因子屬于物理致癌因子,B正確;
C、核輻射引起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使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變?yōu)榘┗颍珻錯誤;
D、癌細胞的發(fā)生是一種突變的累積效應,至少在一個細胞中發(fā)生5~6個基因突變,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細胞癌變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試題難度一般,要求學生識記癌細胞的主要特征和細胞癌變的原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動、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分析:要求在[]內填編號,“_______”上填文字.
(1)若B是衣藻細胞,其細胞質中的細胞器除圖中所示外,還應有
 
.若B是藍藻細胞,其細胞質中的細胞器則只有
 
.若B是大豆細胞,則其中能合成多糖的細胞器有
 

(2)若B細胞線粒體中產(chǎn)生的一個CO2擴散進入一個相鄰細胞進行光合作用,則該CO2分子穿過的生物膜共
 
層.若A是人的大腿肌細胞,在進行長跑時,大腿肌肉感到酸痛,是因為此細胞進行無氧呼吸時在[]
 
中產(chǎn)生了使肌肉細胞疲勞的物質.
(3)若A為癌細胞,除細胞能無限增殖外,細胞結構[⑤]發(fā)生的變化是
 
減少,導致其容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若A為胰腺細胞,在胰蛋白酶分泌過程中,囊泡與細胞膜融合過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結構上具有
 
的特點.此細胞中與合成和分泌胰蛋白酶有關的膜性細胞器有
 

(4)若B是紫色洋蔥鱗片葉肉細胞,則色素主要存在于[]
 
.如果其是植物的根毛細胞,則圖中不應有的結構是[]
 

(5)實驗室有濃度為10%的5種溶液:①葡萄糖溶液 ②氨基酸溶液 ③淀粉溶液 ④蛋白質溶液 ⑤氯化鉀溶液,其中能引起成熟植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的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分泌活動旺盛的細胞數(shù)量顯著多的細胞器是( �。�
A、核糖體B、內質網(wǎng)
C、高爾基體D、線粒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氨基酸平均分子量為128,測得某蛋白質分子量約為5628,由此推斷該蛋白質含有的肽鏈數(shù)和氨基酸個數(shù)依次為(  )
A、1和44B、1和55
C、2和44D、1和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化合物含C、H、O、N和S等元素,該化合物一定不具有的功能是(  )
A、使細菌細胞發(fā)生凝集
B、識別并轉運氨基酸進入核糖體
C、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D、參與細胞間信息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從人體消化道中獲得A、B、C三種酶,在適宜條件下,將三種酶液分別與淀粉混合,結果匯總如圖甲;將三種酶液分別與蛋清混合,結果匯總如圖乙;將三種酶液分別與多肽混合,結果匯總如圖丙.根據(jù)實驗結果推測,A、B、C三種酶分別是( �。�
A、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腸肽酶
B、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腸肽酶
C、唾液淀粉酶、腸肽酶、胃蛋白酶
D、胃蛋白酶、腸肽酶、唾液淀粉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組成染色體的主要物質是( �。�
A、DNA和蛋白質
B、DNA和RNA
C、RNA和蛋白質
D、核苷酸和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細胞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核糖體是噬菌體、細菌、酵母菌共有的細胞器
B、線粒體不參與卵原細胞轉化為初級卵母細胞的過程
C、藍藻和綠藻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它們光合作用的場所都是葉綠體
D、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都需要內質網(wǎng)的參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有關甲、乙、丙、丁四幅圖的描述,錯誤的是( �。�
A、
Y曲線有K值是受食物、空間、氣候、天敵等因素的限制
B、
cd段出現(xiàn)的原因是由于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形成了染色體
C、
若B點為莖背光側的生長素濃度,則C點不可能為莖向光側的生長素濃度
D、
a、b曲線依次表示小鼠和青蛙隨溫度變化的耗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