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8.某二倍體鳥類的雄鳥的性染色體組成是ZZ,雌鳥的性染色體組成是ZW.該鳥的長腿和短腿由等位基因A/a控制,羽毛的灰色和白色由等位基因B/b控制.某生物科研小組進行如下兩組實驗:
實驗一:長腿灰羽(♀)×長腿灰羽(♂)→長腿灰羽雌鳥 $\frac{3}{16}$、長腿白羽雌鳥$\frac{3}{16}$、短腿灰羽雌鳥$\frac{1}{16}$、短腿白羽雌鳥$\frac{1}{16}$、長腿灰羽雄鳥$\frac{3}{8}$、短腿灰羽雄鳥$\frac{1}{8}$.
實驗二:長腿白羽(♀)×短腿灰羽(♂)→長腿灰羽雌鳥$\frac{1}{4}$、長腿白羽雌鳥$\frac{1}{4}$、短腿灰羽雌鳥$\frac{1}{4}$、短腿白羽雌鳥$\frac{1}{4}$.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雜交實驗推斷,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中,位于Z染色體上的是B/b,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的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2)實驗一的親本中雌性個體基因型為AaZBW,產生的F1中b的基因頻率為$\frac{1}{3}$.選出F1中的長腿灰羽個體隨機交配,子代中長腿灰羽的概率為$\frac{7}{9}$.
(3)實驗二中沒有雄性個體是可能是因為基因型為AZb、aZb的卵細胞(填“精子”或“卵細胞”)不能參與受精作用.
(4)在自然環(huán)境中,白羽的鳥比灰羽的鳥更容易被天敵發(fā)現,則經過若干年后,種群中B的基因頻率將變大(填“變大”、“變小”、“不變”或“無法判斷”).
(5)在鳥類的飼料中添加堿基類似物,發(fā)現子代出現多種多樣的突變類型,說明基因突變具有隨機性特點.

分析 1、長腿和短腿由等位基因A/a控制,羽毛的灰色和白色由等位基因B/b控制.根據試驗一可知:長腿灰羽(♀)×長腿灰羽(♂),后代中雌性中既有灰羽又有白羽,但是雄性中只有灰羽,說明是伴性遺傳,控制的相關基因在Z染色體上.長、短腿,后代雌性和雄性都有,并都是長腿:短腿=3:1,說明是常染色體遺傳,相關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2、雌雞(ZW)的卵細胞和3個極體有2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Z(卵細胞)、Z(極體)、W(極體)、W(極體),按題中所述方式形成的二倍體后代性別及比例是:ZZ(雄):ZW(雌)=1:2;第二種情況是:W(卵細胞)、W(極體)、Z(極體)、Z(極體).按題中所述方式形成的二倍體后代類型及比例是:WW(不能存活):ZW(雌性)=0:2.兩種情況概率相等,得雌:雄=(2+2):(1+0)=4:1.

解答 解:(1)根據雜交實驗推斷,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中,位于Z染色體上的是等位基因B/b,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其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2)根據試驗一可知:長腿灰羽(♀)×長腿灰羽(♂),后代中雌性中既有灰羽又有白羽,但是雄性中只有灰羽,說明是伴性遺傳,控制的相關基因在Z染色體上.長、短腿,后代雌性和雄性都有,并都是長腿:短腿=3:1,說明是常染色體遺傳,相關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根據“無中生有為隱性”,可判斷出短腿為隱性,長腿為顯性.灰色為顯性,白色為隱性.可以推測出雜交實驗一的親本中雌性個體基因型為AaZBW,雄性個體基因型為AaZBZb.雜交實驗一中親本的基因型為AaZBW×AaZBZb,在雜交過程中沒有基因的淘汰,因此產生的F1中B基因頻率=$\frac{2}{3}$,b的基因頻率為$\frac{1}{3}$.選出其中的長腿灰羽個體隨機交配,由于每一對性狀都遵循基因分離定律,可以先將每一對性狀拆開單獨計算,之后再綜合起來.對于長短腿一對性狀而言:子代中短腿的概率為$\frac{2}{3}Aa×\frac{2}{3}Aa×\frac{1}{4}=\frac{1}{9}$,則長腿為1-$\frac{1}{9}=\frac{8}{9}$;對于白羽和灰羽一對性狀而言,子代中白羽的概率為$\frac{1}{2}×\frac{1}{4}$=$\frac{1}{8}$,則灰羽為1-$\frac{1}{8}$=$\frac{7}{8}$,子代中長腿灰羽的概率為$\frac{8}{9}×\frac{7}{8}=\frac{7}{9}$.
(3)根據親本的表現型:長腿白羽(♀)×短腿灰羽(♂),可推知親本的基因型大致為:A-ZbW、aaZBZb.由于后代雌性中長腿:短腿=1:1,符合測交的實驗結果,因此親本雌性的基因型為AaZbW;表格中后代沒有雄性,但有雌性個體,并且雌性個體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表明親代父本精子是正常的,含有W染色體的卵細胞也是正常的,因此造成雜交實驗二中沒有雄性個體的是因為母本的含有b基因的卵細胞即AZb、aZb不能參與受精作用.
(4)在自然環(huán)境中,白羽的鳥比灰羽的鳥更容易被天敵發(fā)現,則經過若干年后,種群中B的基因頻率將變大.
(5)在鳥類的飼料中添加堿基類似物,發(fā)現子代出現多種多樣的突變類型,說明基因突變具有隨機性特點.
故答案為:
(1)B/b    基因的自由組合
(2)AaZBW    $\frac{1}{3}$         $\frac{7}{9}$
(3)AZb、aZb    卵細胞
(4)變大
(5)隨機性

點評 本題以圖表的形式,考查伴性遺傳及常染色體上的遺傳,要求考生掌握伴性遺傳及常染色體遺傳的特點,并根據題干信息準確判斷其中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及控制該相對性狀的基因所在的位置,進而推斷出各組親本的基因型,再依據分離和自由組合定律解答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重慶市度春高二下期期中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一個家庭的遺傳系譜圖,已知4號與5號是雙胞胎,但不知是同卵雙胞胎還是異卵雙胞胎,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若4號為雜合子,則1號為純合子

B.若4號與5號基因型相同,則他們一定是同卵雙胞胎

C.若該病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則2號的父母親中必定存在患者

D.若該病遺傳方式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則3號所生的兒子有1/4概率患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河北省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某種農作物品種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幾種方法,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培育品種⑥的最簡單途徑是I→V

B.通過Ⅱ→Ⅳ過程最不容易達到目的

C.通過Ⅲ→Ⅵ過程的原理是染色體變異

D.過程VI常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河北省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轉錄時,RNA聚合酶只能起到催化作用,不能識別DNA中特定的堿基序列

B.細胞中有多種tRNA,一種tRNA只能轉運一種氨基酸

C.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除證明DNA是遺傳物質外,還證明了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D.一條DNA與RNA的雜交分子中,其DNA單鏈含有ATCG四種堿基,則該雜交分子中共含有核苷酸8種,堿基5種;在非人工控制下,該雜交分子一定是在轉錄的過程中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是大白鼠細胞內蛋白質合成的一個過程.近年科學家還發(fā)現,一些RNA小片段能夠使大白鼠細胞內特定的基因處于關閉狀態(tài),這種現象被稱作RNA干擾(RNAInterference簡稱RNAi).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氨基酸丙氨酸蘇氨酸精氨酸色氨酸
密碼子GCAACUCGUUGG
GCGACCCGC
GCCACACGA
GCUACGCGG
(1)大白鼠細胞的細胞核、細胞質基質及線粒體和核糖體等結構中都有RNA的分布.
(2)圖中所示屬于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的翻譯步驟,該過程的模板是[3]信使RNA.
(3)[1]tRNA的功能是將游離在細胞質的特定氨基酸運送到核糖體;根據圖并參考上表分析:[1]上攜帶的氨基酸是丙氨酸.
(4)RNA使基因處于關閉狀態(tài),是遺傳信息傳遞中的復制或轉錄過程受阻.
(5)結合上述材料是否可以說“RNA也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狀”?可以.說明理由:因為RNA可以干擾DNA的功能,使之不能控制蛋白質的合成,從而可以控制生物性狀(或某些RNA病毒可通過逆轉錄來合成DNA,從而控制生物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表示運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胰島素的三條途徑.據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便于將含有目的基因的細胞篩選出來,所選擇的質粒上應該具有標記基因.
(2)培育轉基因羊的過程中,科研人員通過感染或顯微注射技術將重組質粒M轉移到受體細胞A中,受體細胞A應該是受精卵細胞
(3)下列關于過程③的敘述,錯誤的是D.
A.該過程需要用到胚胎體外培養(yǎng)和胚胎移植技術
B.該過程中需要配置一系列含有不同成分的培養(yǎng)液
C.該過程所需的培養(yǎng)基中須加入動物血清
D.該過程可以完全在體外完成
(4)受體細胞B應該是萵苣的體細胞(填“體細胞”“卵細胞”或“受精卵),導人該細胞后,需對該細胞進行培養(yǎng),經脫分化過程形成愈傷組織,以適當配比的營養(yǎng)物質和生長調節(jié)劑誘導愈傷組織,直到再生出新植株.
(5)過程⑥常用的方法是用氯化鈣來處理大腸桿菌,使其易于吸納重組質粒M.
(6)單菌落的分離是消除污染雜菌的通用方法,也是用于篩選高表達菌株的最簡便方法之一.若以接種環(huán)為工具,則應用劃線(分離)法進行接種.接種前需要檢測培養(yǎng)基是否被污染,檢測方法是將未接種的培養(yǎng)基在適宜溫度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看是否形成菌落.接種后,須將培養(yǎng)皿擺放于恒溫箱中培養(yǎng).“細菌喜葷,霉菌喜素”,通常培養(yǎng)大腸桿菌的培養(yǎng)基要用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來配置,還要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鈉,以維持一定的滲透壓,還需調節(jié)培養(yǎng)基的酸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關于實驗操作的步驟敘述,正確的是( 。
A.還原糖溶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試劑后顯橙黃色
B.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裝片制作的步驟是適時取材、解離、漂洗、染色、制片
C.加熱變性的蛋白質溶液用雙縮脲試劑混合溶液鑒定不會出現紫色
D.可用過氧化氫為底物研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關于遺傳信息及其傳遞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真核生物的遺傳信息主要儲存于細胞核中
B.同一細胞在不同時期的轉錄產物一定相同
C.轉錄和翻譯時的模板及堿基互補配對方式都相同
D.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密碼子各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孟德爾運用“假說一演繹法”發(fā)現了遺傳定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若F1測交,子代會出現1:1的比例”屬于演繹推理
B.“F2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是否偶然”屬于提出的問題
C.“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成對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體上”屬于假說內容
D.“F1測交獲得的后代中高莖與矮莖的數量接近”屬于實驗檢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