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細胞融合首先用酶解法分散成單個細胞 |
B、細胞融合第一步是細胞識別過程 |
C、融合細胞能表現(xiàn)出兩個親本的特點 |
D、原生質(zhì)體自然條件下常自發(fā)融合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人的成熟紅細胞 |
B、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
C、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 |
D、以上3種細胞均可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 |
B、控制物質(zhì)進出細胞 |
C、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
D、“細胞識別”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用DNA聚合酶將兩個黏性末端的磷酸二酯鍵連接起來 |
B、目的基因?qū)胧荏w細胞后,目的基因就可以在受體細胞內(nèi)表達了 |
C、限制酶大多來自于原核生物,并只能識別雙鏈DNA分子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
D、通過基因工程能生產(chǎn)自然界中沒有的蛋白質(zh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圖示“白菜-甘藍”植株不能結(jié)籽 |
B、愈傷組織能進行光合作用 |
C、上述過程中包含著有絲分裂、細胞分化和減數(shù)分裂等過程 |
D、融合后的原生質(zhì)體在再生細胞壁過程中高爾基體和線粒體的活動比較旺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易于促進細胞的融合 |
B、不會感染細胞 |
C、易被抗體消滅 |
D、沒有了抗原結(jié)構(gòu)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單倍體育種方法最快,因為取F1的花藥離體培養(yǎng),即可從中篩選出所需品種 |
B、雜交育種過程需要不斷篩選、自交,直到矮稈抗病個體的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 |
C、利用射線、亞硝酸鹽等處理矮稈不抗病小麥種子可提高突變頻率,但成功率低 |
D、育種中的篩選過程實質(zhì)上是通過選擇實現(xiàn)種群中抗病基因頻率的定向提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 |
B、黑光×白粗--25黑粗 |
C、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 |
D、黑粗×黑光--25黑粗:8白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