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圖是人體水和無機鹽平衡調節(jié)的示意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②指的是滲透壓感受器,⑤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腦神經(jīng)(細胞)細胞產(chǎn)生;
(2)當機體飲水不足等情況下,⑤的分泌量會增加,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管,促進對水的重吸收;
(3)當人丟失鈉鹽太多時,⑦細胞外液的滲透壓下降.
(4)如在寒冷環(huán)境中,⑤的分泌量會減少.

分析 據(jù)圖分析:①是飲水不足,體內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時,②是滲透壓感受器興奮,③是大腦皮層,⑤是抗利尿激素,⑥腎小管集合管,⑦是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據(jù)此分析作答.

解答 解:(1)據(jù)圖分析,②是滲透壓感受器興奮,⑤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腦神經(jīng)內分泌細胞產(chǎn)生的.
(2)當機體飲水不足等情況下,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興奮,抗利尿激素⑤的分泌量會增加,其作用于腎小管和腎集合管,促進水分的重吸收.
(3)當人丟失鈉鹽太多時,細胞外液滲透壓⑦下降.
(4)在寒冷環(huán)境中,在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下,抗利尿激素⑤的分泌量會減少,尿量會增多.
故答案為:
(1)滲透壓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下丘腦神經(jīng)(細胞)    
(2)增加    腎小管      集合管     
(3)細胞外液的滲透壓     
(4)減少

點評 本題結合圖示主要考查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意在強化學生對水鹽平衡調節(jié)過程的理解與運用,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信號肽假說認為,核糖體是通過信號肽的功能而附著到內質網(wǎng)并合成分泌蛋白的,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信號肽可以引導新合成的蛋白質穿過內質網(wǎng)膜進入腔內
B.切下信號肽的酶不會破壞新合成的蛋白質分子,體現(xiàn)了酶的專一性
C.分泌蛋白的合成完成后核糖體仍然附著在內質網(wǎng)上
D.抗體、胰島素、唾液淀粉酶等物質的合成和分泌都有這樣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一般而言,活細胞體內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 。
A.水和糖類B.蛋白質和核酸C.蛋白質和蛋白質D.水和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稻田中農(nóng)民要拔掉稗草,魚塘中要不斷清除肉食性的“黑魚”,用生態(tài)學觀點看這是為了( 。
A.保持生態(tài)平衡B.保持生物群落的單一性
C.調整能量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流動的方向D.使物質能夠盡快地循環(huán)流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物質中被稱之為生長素的是(  )
A.吲哚乙酸B.萘乙酸C.2,4-DD.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為了驗證植物向光性與植物生長素的關系,有人設計了如圖實驗方案.

(1)方法步驟
取6個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種、粗細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葉未突破胚芽鞘).按如圖所示方法進行實驗處理.接通臺燈電源24h后,打開紙盒,觀察并記錄6株玉米幼苗的生長情況.
(2)實驗結果預測
在以上裝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長的是3、4、5裝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長的是2裝置.
(3)部分實驗結果的分析與推論
①根據(jù)1和3裝置之間實驗記錄的對照分析,可以說明玉米幼苗產(chǎn)生向光性是由單側光照射引起的.
②根據(jù)1與2裝置實驗記錄的對照分析,可以說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長與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與否有關.
③植物之所以表現(xiàn)出向光性,是因為單側光使背光側的生長素較多,從而使背光側細胞伸長快,結果表現(xiàn)為彎向光源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遺傳信息的攜帶者、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依次是(  )
A.蛋白質、核酸、細胞、糖類B.核酸、蛋白質、細胞、糖類
C.核酸、蛋白質、糖類、細胞D.蛋白質、核酸、細胞、脂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陜西省高三第三次模擬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鄂黃長江大橋下的濕地是由長江攜帶的泥沙長期淤積逐漸形成的,將該濕地由近水邊到岸邊分為光灘區(qū)、近水緩沖區(qū)、核心區(qū)等區(qū)域,如圖所示。據(jù)圖回答問題:

(1)從光灘區(qū)到核心區(qū)這幾個區(qū)域的不同具體體現(xiàn)在空間結構的________方向上。該結構主要由于地形的變化、 、 等因素的不同造成。區(qū)別核心區(qū)和近水緩沖區(qū)這兩個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種群最基本的數(shù)量特征是__ ________,調查核心區(qū)或近水緩沖區(qū)的蘆葦種群數(shù)量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在統(tǒng)計不同區(qū)域的植物蓋度(表示植被的茂密程度)時,取樣的關鍵是要做到________。

(4)現(xiàn)在長江中下游不管是白鰭豚,還是普通的江豚的種群數(shù)量都在銳減,保護它們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如果規(guī)劃此區(qū)域,改造為江灘公園,這些活動會改變群落的發(fā)展方向,也可能會影響當?shù)厣鷳B(tài)系統(tǒng)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定州中學新高二上周練(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噬菌體感染細菌后,細菌內放射性RNA與噬菌體DNA及細菌DNA的雜交結果。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可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3H-尿嘧啶用以標記RNA

B.參與分子雜交的放射性RNA為相應DNA的轉錄產(chǎn)物

C.第0min時,與DNA雜交的RNA來自噬菌體及細菌DNA的轉錄

D.隨著感染時間增加,噬菌體DNA的轉錄增加,細菌DNA轉錄受到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