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動物個體的睪丸中取出的兩個精細胞染色體組成如圖所示。如果不考慮染色體互換,關于這兩個精細胞的來源不正確的說法是
A.不可能來自一個精原細胞 B.可能來自一個初級精母細胞
C.可能來自兩個初級精母細胞 D.不可能來自一個次級精母細胞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細胞是發(fā)育成熟的細胞 | B. | 該細胞是死細胞 | ||
C. | 蔗糖溶液濃度太小 | D. | 實驗操作不正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錯誤的是
A.隔離的實質是阻斷種群間的基因交流,種群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意味著新物種形成
B.自然選擇導致有利變異不斷定向積累,進化的根本原因是可遺傳變異
C.人為因素和物種入侵都可能改變生物進化的速度和方向
D.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趨勢能反映生物進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遺傳變異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是人體內苯丙氨酸與酪氨酸的代謝途徑,圖中的數(shù)字分別代表三種酶。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人體中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它們的來源均有三個渠道
B.苯丙酮酸大量積累引起的苯丙酮尿癥,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C.酶③的缺乏會導致白化病,該病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D.酷氨酸是甲狀腺激素合成重要原料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1個精原細胞通過減數(shù)分裂形成4個子細胞,而一個卵原細胞則形成1個子細胞
B.受精作用的實質是精子的細胞核與卵細胞的細胞核相融合
C.受精作用過程中,精子和卵細胞的相互識別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關
D.受精作用和減數(shù)分裂能夠維持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相對性狀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在同種生物一群個體中,若僅考慮一對等位基因,可有 4種不同的交配類型
B. 最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實質的是F2的表現(xiàn)型比為3∶1
C. 若要鑒別和保留純合的抗銹病(顯性)小麥,最簡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D. 通過測交可以推測被測個體產生配子的數(shù)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滄州一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B卷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同學以生長健壯的小麥幼苗為材料進行研究,調查得到小麥培養(yǎng)前、后培養(yǎng)液及小麥根尖細胞內NO3-的濃度變化如圖所示。本實驗結果可以確定( )
A. 根尖細胞吸收NO3-的方式是自由擴散
B. 根尖細胞吸收NO3-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C. 細胞在吸收NO3-的過程中合成大量的載體
D. 細胞液的濃度一定大于培養(yǎng)液的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單基因突變可以導致遺傳病 | |
B. | 染色體結構的改變可以導致遺傳病 | |
C. | 近親婚配可增加隱性遺傳病的發(fā)病風險 | |
D. | 不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不可能患遺傳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