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米勒的實驗為生命誕生提供了有力證據(jù)
B.科學家發(fā)現(xiàn),越簡單、越低等的化石總是出現(xiàn)在越近的地層里
C.化石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證據(jù)
D.生物進化遵循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規(guī)律

分析 本題考查化石的分布規(guī)律;化石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證據(jù).生物進化的證據(jù)有化石證據(jù)、比較解剖學上的證據(jù)、胚胎學上的證據(jù),化石是指保存在巖層中的古生物遺物和生活遺跡;比較解剖學是對各類脊椎動物的器官和系統(tǒng)進行解剖和比較研究的科學,生物進化在比較解剖學上最重要的證據(jù)是同源器官;胚胎學是研究動植物的胚胎形成和發(fā)育過程的科學,也為生物進化論提供了很重要的證據(jù),如脊椎動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鰓裂和尾.

解答 解析:A、米勒實驗為生命起源的化學演化提供了實驗依據(jù),A錯誤.
B、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現(xiàn)和地層的形成,有著平行的關系,也就是說,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簡單,分類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復雜,分類地位越高等,陸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越簡單、越低等的化石總是出現(xiàn)在越古老的地層里,B錯誤.
C、在研究生物進化的過程中,化石是最直接、最重要、比較全面的證據(jù),C正確.
D、化石在地層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說明了生物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逐漸進化而來的,不是遵循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規(guī)律,D錯誤.
故選:C.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知化石的分布規(guī)律;化石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證據(j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惠州市高二上期末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惠州期末)在神經(jīng)元之間傳遞興奮時,突觸完成的信號轉換模式為( )

A.電信號→電信號→電信號

B.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C.化學信號→化學信號→化學信號

D.化學信號→電信號→化學信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小明利用高倍顯微鏡觀察了幾種細胞,發(fā)現(xiàn)細胞的統(tǒng)一性體現(xiàn)在( 。
A.大小基本一致B.形態(tài)完全相同C.基本結構相似D.功能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外來物種薇甘菊往往用自己的身體織成一張大網(wǎng),罩住其他植物,被其覆蓋的植物或者被絞殺、重壓致死,或者因缺少陽光、水分,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枯萎.而田野菟絲子的莖纏繞在薇甘菊植株上,莖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營養(yǎng)物質.下表為薇甘菊長期入侵某生態(tài)系統(tǒng),隨時間推移植物種類數(shù)及碳儲量變化.據(jù)表分析,錯誤的是( 。
未被侵入時期輕微入侵時期重度入侵時期
植物種類(種)15012169
碳儲量
(噸/公頃)
植被56.250.943.5
凋落物2.03.55.4
土壤161.9143.2117.7
A.由于薇甘菊是生產(chǎn)者,它的入侵會使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固定的總能量逐漸增加
B.田野菟絲子與薇甘菊之間存在寄生關系,可利用田野菟絲子控制薇甘菊危害
C.植物群落的豐富度和種群密度均下降,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逐漸減弱
D.引入田野菟絲子之前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將逐漸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我國科學家建立了小鼠哺乳動物單倍體胚胎干細胞系,為基因操作找到了新的動物模型.下列為獲得轉基因動物模型及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部分過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目前常用的獲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從基因文庫中獲取、利用PCR技術擴增和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
(2)在①過程中,科學家采用兩種方法來獲得小鼠的孤雄單倍體胚胎,一是將受精后獲得的合子的雌原核去除;二是利用細胞核移植技術將成熟精子的頭部植入去核卵母細胞中.
(3)[④]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常用的誘導因素有滅活的病毒、聚乙二醇、電激.動物細胞工程中常通過此技術獲得雜交瘤細胞,以制備特異性強的單克隆抗體.
(4)若切取部分早期胚胎進行細胞培養(yǎng),需要先剪碎切塊,然后用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處理使細胞分散,制成B瓶中的細胞懸液.為保證無菌、無毒的環(huán)境,B、C、D瓶中的培養(yǎng)基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還需要提供O2和CO2等氣體環(huán)境,CO2的作用主要是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甲、乙兩圖是某植物的葉肉細胞和根尖生長點細胞的亞顯微鏡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別發(fā)生在圖中標號4和5所示的結構中
B.甲、乙兩細胞產(chǎn)生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葉綠體等結構,產(chǎn)生的ATP用于細胞各項生命活動
C.甲細胞一般不再增殖,而乙細胞則能繼續(xù)增殖
D.若將兩種細胞分別置于30%蔗糖溶液中,都能發(fā)生質壁分離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潮州市高三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2015秋•宜昌期中)下列甲、乙、丙圖分別是基因型為AaBB的某個生物的細胞的染色體組成和分裂過程中物質或結構變化的相關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甲中細胞④的名稱是 ,該圖中同時出現(xiàn)B、b的原因是

(2)圖甲中細胞①處于圖乙 段,圖甲中,處于圖乙HI階段的是 (填數(shù)字).

(3)圖丙a、b、c中表示DNA分子的是 ,圖甲中對應圖丙Ⅱ時期的細胞是 ,圖丙中Ⅱ→I,完成了圖乙中的 段的變化.

(4)現(xiàn)有某藥物秋水仙素能專一性地抑制有絲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的形成,則使用此藥物后,細胞的分裂將停留在圖乙中 段.如果用洋蔥根尖做實驗材料來探究該藥物抑制紡錘體形成的最適濃度,請寫出簡單的設計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龍海市校級期末)圖表示某人在休息時,單位時間內(nèi)流經(jīng)其單位面積皮膚血管內(nèi)血液的相對流量,在時刻A,室內(nèi)溫度由15℃突升至40℃,在時刻B,室內(nèi)溫度又突降至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A時刻室內(nèi)溫度變化時,皮膚血管舒張,立毛肌舒張

B.在AB段時間內(nèi),因外界環(huán)境溫度高于人體溫度,所以人體不散熱

C.在AB段時間內(nèi),人體內(nèi)酶的活性比BC段時間內(nèi)高

D.在BC段時間內(nèi),人體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校區(qū)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遂寧期末)繁殖季節(jié)雄鳥長出鮮艷的羽毛,不斷鳴叫,并對雌鳥擺出各種姿態(tài).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雌、雄鳥之間的信息傳遞是單向的

B.繁殖季節(jié)時雄鳥鳴叫屬于物理信息

C.雄鳥對雌鳥擺出姿態(tài)屬于行為信息

D.雌雄鳥間的信息傳遞利于種群繁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