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概念除哪項外,均可用下圖來表示 ( )
A. 1表示固醇,2~4分別表示脂質、磷脂、性激素
B. 1表示核糖核苷酸,2~4分別表示含氮堿基、核糖、磷酸
C. 1表示糖類,2~4分別表示單糖、二糖、多糖
D. 1表示含DNA的細胞結構,2~4分別表示線粒體、葉綠體、細胞核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是銀杏的故鄉(xiāng),銀杏葉提取物素有“捍衛(wèi)心臟,保護大腦”之功效,其中槲皮素、山柰酚、異鼠李素是其中的具有活性的化學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山柰酚有機物分子式為C15H12O6
B. 槲皮素與異鼠李素兩者屬于同系物
C. 等物質的量的上述三種物質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消耗氫氧化鈉物質的量相同
D. 三者都能發(fā)生取代反應、加成反應和顯色反應,具有抗氧化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實驗操作步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用于鑒定還原糖的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質的鑒定
B. 脂肪的鑒定實驗中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滴
C. 鑒定還原糖時,要加入斐林試劑甲液搖勻后,再加入乙液
D. 用于鑒定蛋白質的雙縮脲試劑A液與B液要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必須現配現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人工魚塘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過程中部分環(huán)節(jié)涉及的能量值[單位為103 kJ/(m2·y)]。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流入生物群落的總能量有哪些來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是__________kJ/(m2·y)、肉食性動物同化的總能量是_________kJ/(m2·y)。
(3)生產者→植食性動物的能量傳遞效率是__________%,植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的能量傳遞效率是__________% 。(結果均保留小數點后一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和圖2分別表示某一生物體內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某一時期的圖像與有絲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上DNA數目變化的圖解,其中字母表示時間點,0—F時間段表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所示的細胞變化發(fā)生在圖2中的_____ (填字母)時期。
(2)0B時段為細胞有絲分裂的_____期,此時細胞內發(fā)生的活動主要是__________.
(3)觀察染色體的形態(tài)、數目的最佳時期對應于圖2中的具體時段是_____段,此時細胞核中DNA的數目為_____個。
(4)圖中BC時段細胞核DNA、染色體與染色單體數目比例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下列四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 甲圖中共有8種核苷酸
B. 在小鼠的體細胞內檢測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C. 組成丙物質的單糖是脫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
D. 乙圖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類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孟德爾最早發(fā)現了生物遺傳規(guī)律。他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合理設計了實驗程序。他以純種高莖豌豆(DD)和矮莖豌豆(dd)作親本,分別設計了純合親本雜交、F1自交、F1測交等實驗,按照假設—演繹的科學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了基因的分離定律。據此分析以下問題并在空格上填寫相關內容:
(1)F1的表現型是 ,F2中高莖與矮莖的性狀分離比是 。
(2)針對F2呈現出一定的性狀分離比,孟德爾提出了假說。請從下列序號中選出假說的全部內容: 。
①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
②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
③生物體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
④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3)通過測交實驗,孟德爾成功地驗證了假說的正確性。下面是測交實驗的分析圖解,請在空格上填上相關內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種源于生命體的活性物質。下圖為人工培育含SOD植物新品種的過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過程常用Ca2+處理法導入SOD基因
B. ②、③過程所用的激素種類和比例都相同
C. SOD催化反應的機制是為反應提供活化能
D. 圖示育種過程體現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