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3.下列有關糖代謝及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胰島B細胞分泌的激素促進④、⑤、⑥等過程
B.糖尿病是由于胰島A細胞分泌的激素過多導致的
C.晚期肝硬化患者出現的低血糖癥狀是由于胰島A細胞分泌的激素過少,不能促進②③過程引起的
D.②過程在肌肉、肝臟細胞中,均可發(fā)生

分析 據圖分析,血糖三個來源:①表示食物中糖類消化吸收,②表示糖原分解,③表示非糖類物質轉化;血糖有三個去路:④氧化分解,⑤合成糖原,⑥轉化成非糖類物質.
胰島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為兩個方面:促進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轉化成非糖類物質;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進效果沒有抑制作用,即促進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化.

解答 解:A、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胰島素的功能:(1)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即圖中⑥);(2)促進血糖進入肌肉氧化分解供能(即圖中④⑤);(3)促進血糖轉化成脂肪、某些氨基酸(即圖中⑦),A正確;
B、糖尿病是由于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不足導致的,B錯誤;
C、晚期肝硬化患者出現的低血糖癥狀是由于胰島A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不能促進②肝糖原分解引起的,C錯誤;
D、②糖原分解過程在肝臟細胞中進行,不能在肌肉細胞中進行,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血糖的來路與去路,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省西安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農業(yè)生產中,常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除去單子葉農作物田地中的雙子葉雜草,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農田中的各種雜草都可用生長素類似物除去

B.生長素類似物的濃度最好控制在D點

C.B點時對雜草起抑制作用對農作物起促進作用

D.除草劑作用原理與植物向光性的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省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去除垂體后,大鼠淋巴細胞的數量和淋巴因子的活性明顯下降。垂體、下丘腦與免疫細胞之間存在如下圖所示的聯系,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下丘腦不屬于內分泌腺

B.細胞Y的增殖能力大于X

C.細胞X與Y的RNA不完全相同

D.物質甲為淋巴因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省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測定A、B為兩個神經元之間電流傳遞的實驗裝置,圖中ab=cd.用微電極分別刺激b、c處,電流表的變化是

A.刺激b點,B神經元上電位由“外負內正”迅速變?yōu)椤巴庹齼蓉摗?/p>

B.刺激c點,A神經元上電位由“外正內負”迅速變?yōu)椤巴庳搩日?/p>

C.刺激b點,靈敏電流針發(fā)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D.刺激c點,靈敏電流計發(fā)生2次方向相同的偏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當生物體新陳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時,生物體內

A.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與此無關

B.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會升高

C.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會降低

D.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為科研人員用兩種方法繁殖苗木的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通過甲、乙兩種途徑獲得的B、C植株的遺傳性狀與A相同嗎?為什么?相同,都是A經過無性生殖得到的.
(2)某同學認為甲途徑中的①過程包含了乙途徑中的③④過程,你認為正確嗎?為什么?不正確,③④過程分別為脫分化、再分化過程,而①過程中的扦插枝條并沒有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
(3)人工種子中的a、b、分別相當于天然種子中的種皮、胚.
(4)若對優(yōu)質葡萄進行擴大種植,宜采用的繁殖方式是甲途徑;若對稀有的珍貴花卉進行擴大種植,宜采用的繁殖方式是乙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為豌豆的一對相對性狀正交遺傳實驗過程圖解,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操作①叫去雄,且應花粉成熟之前進行
B.操作②進行后必需對母本進行套袋.其目的是防止外來花粉的干擾
C.圖示實驗收獲種子為親本矮莖
D.圖示實驗的反交親本組合為:高莖(♂)×矮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人類的X染色體上的有一個色覺基因(A),能編碼兩種光受體蛋白:吸收紅光的受體蛋白和吸收綠光的受體蛋白;在7號染色體上還有編碼藍光受體蛋白的基因(D),這三種光受體蛋白分別在三種感光細胞中表達,當一定波長的光線照射到視網膜時,這三種感光細胞分別產生不同程度的興奮,然后通過視神經傳至視覺中樞,即可產生某種色覺.當A基因突變?yōu)殡[性基因a時,人不能分辨紅色和綠色;當D基因突變?yōu)殡[性基因d時,人不能分辨藍色;當D基因和A基因都發(fā)生突變時,此人即為全色盲.
(1)對三種感光細胞來說,不同波長的光作為信號(或刺激),能引起其膜(膜)電位變化,導致感光細胞內的一系列生理反應.
(2)D,d基因和A,a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當夫婦雙方的基因型為DdXAXa和DdXAY時,他們生一個全色盲孩子的概率是$\frac{1}{16}$.
(3)X染色體上還有一個編碼凝血因子Ⅸ的基因(H),該基因突變?yōu)殡[性基因h時,凝血因子Ⅸ失去活性,從而引起血液無法凝固,這是一種血友病,稱為血友病B;以下是B.Rath在1938年調查的一個家系的系譜圖(2號在調查時已經死亡,且只知道其為血友病B患者,不知其是否為紅綠色盲患者):
分析系譜圖可知,II代3號個體在形成生殖細胞時,兩條X染色體一定發(fā)生了交叉互換.若2號只為血友病B患者,則3號的基因型是XHaXhA,在這種情況下,若3號再生一個男孩,只患一種病的可能性比兩病兼患的可能性要大(填“大”或“小”或“一樣大”).
(4)采用基因治療的方法有可能為治療血友病B帶來曙光,將凝血因子Ⅸ的基因與運載體相結合,然后將其導入造血干細胞中,體外培養(yǎng)后輸回人體,患者血液中即可檢測到凝血因子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多數魚類的體色會隨著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而改變,經研究發(fā)現,魚類的眼和松果體能感知光照變化而產生興奮,當興奮到達腎上腺時,其分泌的腎上腺素能使體表黑色素細胞的色素顆粒聚集,使體顏色變淺;而當興奮到達副交感神經時,其神經末梢分泌的乙酰膽堿能使體表黑色素細的素顆粒擴散,使體表顏色加深.請回答:
(1)從反射弧角度分析,眼和松果體為感受器,其接受刺激產生興奮,興奮部位的膜外電位表現為負電位.
(2)腎上腺素能被體表黑色紊細胞感知,原因是體表黑色素細胞膜上有相應受體.
(3)已如乙酣膽堿是一種神經遞質,由此推測,副交感神經末梢與體表黑色素細胞接觸部位類似于突觸(結構).此處信息傳遞的方向是單向 (雙向/單向)的.
(4)魚體色的調節(jié)方式是神經一體液(神經一激素).
(5)為驗證腎上腺素和乙酰膽堿對魚體色的影響,科研人員進行了相關實驗,請完善下列實驗內容.
實驗對象:體長約10cm左右且體色相近的同種鯽魚若干條藥品及用:魚用生理鹽水、適宜濃度的腎上腺素、乙酰膽堿、注射器等實驗步驟:
第一步:將鯽魚平均分成三組,編號為甲、乙、丙,分別放大三個玻璃缸中置于背光處飼養(yǎng)一段時間.
第二步:給甲組鯽魚腹腔中注入2mL乙酰膽堿,乙組鯽魚腹腔中注入等量的腎上腺素,而丙組鯽魚腹腔中注入等量的魚用生理鹽水作為對照
第三步:將裝有上述處理后鯽魚的玻璃缸置于背光處,約2小時后,觀察比較三組鯽魚體表顏的變化.
預期實驗結果:甲、乙、丙三組魚的體色由淺到深依次是乙、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