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過程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不進行物質(zhì)交換 | |
B. | c過程細胞發(fā)生分化,基因選擇性表達 | |
C. | ④細胞可能繼續(xù)進行細胞分裂和分化 | |
D. | 圖中三種血細胞一般不會再變成細胞③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③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免疫中,效應T細胞的攻擊目標是已經(jīng)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細胞 | |
B. | 患兒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該病毒,相應的記憶細胞會迅速產(chǎn)生抗體消滅病毒 | |
C. | 青霉素過敏反應的主要原因是機體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 |
D. | 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觸青霉素后會發(fā)生自身免疫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植物 | 鼠 | 蛇 | ||||
固定的太陽能 | 攝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攝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2.45×1011 | 1.05X109 | 7.50×108 | 7.15×108 | 2.44×107 | 2,25×107 | 2.18×10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突觸小體可完成“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 | |
B. | 突觸前神經(jīng)元釋放遞質(zhì)的過程與高爾基體、線粒體有關 | |
C. | 神經(jīng)遞質(zhì)作用于突觸前膜后,將使突觸前膜的電位逆轉 | |
D. | 神經(jīng)遞質(zhì)作用于突觸后膜后,將使突觸后膜的電位逆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 | 識別序列和切割位點 | 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 | 識別序列和切割位點 |
BamHⅠ | G↓GATCC | KpnⅠ | GGTAC↓C |
EcoRⅠ | G↓AATTC | Sau3AⅠ | ↓GATC |
HindⅡ | GTY↓RAC | SmaⅠ | CCC↓GGG |
A. | 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的切點位于識別序列的內(nèi)部 | |
B. | 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切割后不一定形成黏性末端 | |
C. | 一種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只能識別一種脫氧核苷酸序列 | |
D. | 不同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切割后一定形成不同的黏性末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圖DNA放在含15N培養(yǎng)液中復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單鏈占總鏈的$\frac{7}{8}$,圖中(A+T)/(G+C)比例可體現(xiàn)DNA分子的特異性 | |
B. | 甲圖②處的堿基對缺失可導致基因突變,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乙圖中有8種核苷酸 | |
C. | 形成丙圖③的過程可發(fā)生在擬核中,人的神經(jīng)細胞能進行乙圖所示生理過程的結構只有細胞核 | |
D. | 丙圖中所示的生理過程為轉錄和翻譯,在藍藻細胞中可同時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突變和自然選擇都可以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隨機交配也可以 | |
B. | 地球上最早出現(xiàn)的生物是進行無氧呼吸的單細胞生物,其進行有性生殖 | |
C. | 人的某一器官用得越多,就會越發(fā)達,這種變異是可以遺傳的 | |
D. | 與同種或類似的野生種類相比,家養(yǎng)動物的變異較多,可能和雜交育種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