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5.用某種酶進行有關實驗的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該酶的最適催化溫度為30℃左右
B.圖2和圖4能說明該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
C.由圖3實驗結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
D.由實驗結果可知酶具有專一性

分析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絕大多數是蛋白質,少數是RNA.酶的特性:專一性、高效性、作用條件較溫和.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溫度、pH等.在最適溫度(pH)下,酶的活性最高;當溫度(pH)低于最適溫度(pH)時,酶的活性隨溫度(pH)的升高而增強;當溫度(pH)高于最適溫度(pH)時,酶的活性隨溫度(pH)的升高而減弱.
分析題干和題圖可知本題是影響酶活性的因素,先解讀曲線,然后根據選項描述分析判斷.

解答 解:A、分析題圖1說明在這三個溫度中,30℃比較適宜,該酶的最適催化溫度為30℃左右,A正確;
B、分析題圖2曲線可知,酶的最適pH為7,而胃蛋白酶的最適宜pH是2左右,由圖4可知,該酶能分解麥芽糖,應該是麥芽糖酶,該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B正確;
C、由圖4知,該酶能分解麥芽糖,不能分解蔗糖,說明酶具有專一性;cl-是酶的激活劑.C錯誤;
D、由圖4知,該酶能分解麥芽糖,不能分解蔗糖,說明酶具有專一性.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還原糖的鑒定、酶的專一性和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等系列實驗,分析題干和題圖明確實驗的自變量和因變量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保證取樣的隨機性,對于得出下列實驗與探究的正確結論最為重要的是( 。
A.調查白化病在患者家系中的遺傳方式
B.探究植物生長素對于土壤小動物豐富度的影響
C.探究秋水仙素誘導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
D.通過根尖細胞計數比較細胞周期中各時期的時間長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有關免疫學的知識,描述正確的有( 。
A.SARS病毒刺激B細胞后,B細胞增殖分化成漿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抗體與其特異性結合
B.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靶細胞體的溶酶體內的溶菌酶將其裂解
C.免疫系統(tǒng)主要由免疫器官發(fā)揮免疫作用
D.過敏反應是因為機體免疫能力太弱,過于敏感所導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病毒甲通過呼吸道感染動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細胞破裂,T淋巴細胞功能喪失,導致其患腫瘤病,患病動物更易被其他病原體感染,給新生的乙個體接種甲疫苗可預防該腫瘤病.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體感染的原因是免疫功能下降
B.新生的乙個體接種甲疫苗后,被病毒甲感染時,記憶細胞能迅速產生抗體而起到預防該腫瘤病的作用
C.該病毒甲引起的疾病與艾滋病相似,屬于免疫缺陷類疾病
D.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都是能夠特異性識別抗原的免疫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給人體注射流感疫苗能有效預防流感病毒的感染,流感疫苗的作用是( 。
A.增強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
B.刺激淋巴細胞的增殖分化,產生特異性的記憶細胞和抗體
C.特異性識別并清除感染人體的流感病毒
D.提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的免疫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圖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響的曲線,圖乙表示在最適溫度和最適PH時,H2O2分解產物O2量隨時間的變化.若該酶促反應過程中改變某一初始條件,以下變化正確的是( 。
A.pH=A時,E點下移,D點右移B.pH=C時,E點為0
C.溫度降低時,E點不移動,D點右移D.H2O2量增加時,E點不移動,D點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許昌市三校聯考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溫度和光照強度的影響.如圖表明植物在3種不同的光照強度下消耗CO2的情況.分析在﹣5℃~0℃和20℃~30℃溫度范圍內,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分別是( )

﹣5℃~0℃溫度范圍

20℃~30℃溫度范圍

A

溫度和光照強度都是限制因素

溫度和光照強度都不是限制因素

B

溫度是限制因素而光照強度不是限制因素

溫度不是限制因素而光照強度是限制因素

C

溫度是限制因素而光照強度不是限制因素

溫度是限制因素而光照強度不是限制因素

D

溫度不是限制因素而光照強度是限制因素

溫度是限制因素而光照強度不是限制因素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圖1是某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的部分示意圖;圖2是碳循環(huán)部分示意圖;圖3為某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局部的能量流動示意圖,假設圖中字母代表相應營養(yǎng)級的能量值.請分析回答:

(1)若圖1中Ⅰ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碳循環(huán)中的某一生理過程,則a代表的生物是綠色植物;若Ⅰ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碳循環(huán)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則a代表的物質是二氧化碳.若b表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的情況,則bl~b6中,數值最大的是b1.
(2)圖2中缺少兩個重要過程,分別是無機環(huán)境→丁、甲→丙(用圖2中的文字加箭頭表示).
(3)第二營養(yǎng)級生物產生的類便中所含的能量屬于第一營養(yǎng)級所同化的能量.
(4)假設能量傳遞效率為10%,圖3食物網中一種生物攝食兩種(或兩種以上)生物時,被攝食的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則e每增加10kg生物量,需要消耗生產者1000kg.
(5)圖2中的甲和圖3中的b、c、d與圖1中的2處在同一營養(yǎng)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昔精多糖(PP)是某種草藥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為探究PP是否與機體免疫功能修復與調節(jié)有關,某研究小組將正常小鼠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生理鹽水灌胃)、實驗組1(免疫抑制劑灌胃+生理鹽水灌胃)、實驗組2(免疫抑制劑灌胃+PP灌胃),并檢測免疫指標.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表明,實驗組1小鼠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實驗組2小鼠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與正常對照組相當.這一結果不能 (填“能”或“不能”)說明PP“只能”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原因是吞噬細胞在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中都發(fā)揮作用.
(2)進一步研究還發(fā)現:與實驗組1小鼠相比,實驗組2小鼠的胸腺萎縮程度極小,與正常對照組相近.這一結果說明:PP對胸腺有一定的修復作用,可能通過提高小鼠的T細胞含量來增強其特異性免疫功能.在細胞免疫過程中,效應T細胞的作用是識別并與被病原體入侵的宿主細胞緊密接觸,使之裂解死亡.
(3)特異性免疫過程中,在T細胞產生的淋巴因子 的作用下,受到刺激的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參與體液免疫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