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③ | D. | ①②③ |
分析 分析題圖可知,突變基因雜合細胞在進行有絲分裂時發(fā)生了染色體片段的交換,一條染色體上的兩條染色體單體上的基因是A、a,另一條染色體上的兩條染色單體上的基因分別是A、a.
解答 解:如果這種染色體片段交換的細胞進入有絲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染色單體變成子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含有A的兩條子染色體可能移向一極,含有a的兩條子染色體移向另一極,完成有絲分裂后產(chǎn)生的子細胞的基因型是AA和aa;如果含有A的子染色體和另一個含有a的子染色體移向一極,則另一個含有a的染色體和含有A的染色體移向另一極,那么,完成有絲分裂后產(chǎn)生的子細胞的基因型都是Aa.
故選:D.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旨在考查學生分析題圖獲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細胞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的行為變化的特點進行推理、判斷、獲取結(jié)論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高三上第二次診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0•江蘇)噴瓜有雄株、雌株和兩性植株.G基因決定雄株,g基因決定兩性植株,g﹣基因決定雌株.G對g、g﹣,g對g﹣是顯性.如:Gg是雄株,gg﹣是兩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Gg和Gg﹣能雜交并產(chǎn)生雄株
B.一株兩性植株的噴瓜最多可產(chǎn)生三種配子
C.兩性植株自交不可能產(chǎn)生雌株
D.兩性植株群體內(nèi)隨機傳粉,產(chǎn)生的后代中,純合子比例高于雜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是產(chǎn)生生殖隔離的前提條件 | |
B. | 同一物種不同種群基因型頻率的改變能導(dǎo)致種群基因庫差別越來越大,進而向不同方向進化 | |
C. | 自然選擇過程中,直接受選擇的是基因型,進而導(dǎo)致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 |
D. | 地理隔離能使種群基因庫產(chǎn)生差別,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細胞癌變不受基因控制 | |
B. | 細胞壞死,代謝停止;細胞癌變,自由水∕結(jié)合水比例提高,代謝增強 | |
C. | 細胞壞死,膜通透性降低;細胞癌變,膜黏著性增強 | |
D. | 細胞癌變,細胞周期延長;細胞凋亡,細胞周期變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具有完整細胞結(jié)構(gòu)的植物細胞,不論是否發(fā)育成了完整個體,該細胞都有全能性 | |
B. | 能引起機體產(chǎn)生特異性免疫反應(yīng)的物質(zhì),不論是否引起了免疫反應(yīng),該物質(zhì)都是抗原 | |
C. | 一定自然區(qū)域,能相互交配產(chǎn)生可育后代的一群個體,不論是否進行了交配,它們都是同一個物種 | |
D. | 某種群足夠大,不論自交繁殖多少代,如果基因頻率都不發(fā)生改變,則基因型頻率也不會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本實驗中,淀粉酶活性在30℃時最高 | B. | 藍色越深,淀粉酶活性越高 | ||
C. | 藍色越淺,淀粉酶活性越低 | D. | 淀粉酶活性不受溫度影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處理 | 調(diào)查農(nóng)戶(戶) | 農(nóng)藥投入 (kg•hm-2) | 農(nóng)藥使用次數(shù)(次) | 水稻產(chǎn)量(kg•hm-2) | 魚產(chǎn)量(kg•hm-2) |
稻魚系統(tǒng) | 123 | 7.36 | 3.1 | 6364.51 | 438.34 |
水稻單種 | 111 | 10.49 | 6.5 | 6458.66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