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8.如圖為植物和高等動物(如人體)新陳代謝的部分過程示意圖.分析回答:

(1)圖中甲、乙兩種結構的膜面積都很大,其中甲增加膜面積是通過類囊體薄膜的增加,乙增加膜面積是通過內膜向內折疊形成嵴.
(2)在植物的葉肉細胞中,甲、乙兩種細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轉換器”,其中在甲細胞器中完成的能量轉換的過程是光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
(3)葡萄糖由腸腔進入小腸上皮細胞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并消耗能量,小腸上皮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屬于主動運輸?shù)倪^程.
(4)在相對缺氧情況下,血糖可通過④和⑤過程形成物質C,物質C是乳酸.

分析 分析題圖可知,甲是葉綠體,乙是線粒體,葉綠體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和水可以被線粒體利用,線粒體產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進入葉綠體中參與光合作用,物質A是葡萄糖酵解的產物丙酮酸;葡萄糖進入動物體內形成血糖,①是葡萄糖轉化為肝糖原,②是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③是葡萄糖形成肌糖原,④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⑤是無氧呼吸產生乳酸,⑥是轉化成其他物質,⑦有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 解:(1)葉綠體增大膜面積的方式是類囊體薄膜的增加,線粒體增大膜面積的方式是內膜向內折疊形成嵴.
(2)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通過光反應階段將光能轉變成活躍的化學能儲存在ATP中,通過暗反應階段,將ATP中活躍的化學能轉移到有機物中形成穩(wěn)定的化學能.
(3)葡萄糖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的方式是主動運輸,需要載體蛋白質的協(xié)助,并需要消耗能量.
(4)④和⑤過程是無氧呼吸,動物細胞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
故答案為:
(1)類囊體薄膜的增加  內膜向內折疊形成嵴
(2)光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
(3)載體蛋白  主動運輸  
(4)乳酸

點評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理解線粒體、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物質和能量變化,旨在考查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并結合題圖信息綜合解答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紹興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美國細胞生物學家威爾遜曾經說:“每一個生物科學問題的答案都必須在細胞中尋找”。他作出這一結論的理由最可能是

A.細胞內能發(fā)生一切生命活動

B.有些生物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

C.各種生物的生命活動是在細胞內或細胞參與下完成的

D.細胞是一切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為探究物質X(無機物)對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是起抑制作用還是促進作用,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取2支試管,按下表編號后進行實驗.
試管號AB
0.5%的淀粉(mL)33
PH6.8的緩沖液(mL)0.50.5
1%的X溶液(mL)-1
蒸餾水(mL)1-
稀釋唾液(mL)11
②將兩支試管搖勻后,一起放人37℃水浴中保溫.
③悔隔lmin從試管中取出1滴反應液滴于白瓷板上,隨后滴加稀碘液1滴于此滴反應液中,現(xiàn)察其顏色變化.
④待加碘后顏色呈棕色時,取出兩支試管,分別加入稀碘液1一3滴.觀察、比較各試管顏色的情況.
請回答下列問題:
(l)該實驗的自變量是物質X,在試管中加入緩沖液的目的是使酶促反應在最適pH條件下進行,避免pH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
(2)若物質X對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起抑制作用,則第③應從A號試管中取出反應液,待加碘后顏色呈棕色時,取出兩支試管,分別加入稀碘液1一3滴,兩支試管的顏色分別是A號試管為棕色,B號試管為藍色.
(3)若B試管中淀粉的分解速率比A試管快,則要增加一個C組,C組與B組相比較,不同點是蒸餾水加1mL,不加稀釋唾液,設置C組的目的是排除物質X對淀粉的分解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人體細胞某基因活化后能導致細胞凋亡,相關推測最合理的是( 。
A.該基因是原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B.該基因活化后其細胞周期縮短
C.該細胞一定是被抗原入侵的靶細胞D.細胞發(fā)生凋亡是有積極意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請回答下列與腎上腺素有關的問題.
組別注射藥劑種類
藥物V腎上腺素耗氧量(×103mL)
A2.0
B+1.7
C+2.5
D++2.1
注:“+”表示注射該藥劑
(1)腎上腺(髓質)分泌的腎上腺素可以通過體液的運輸,作用于相應的靶細胞.寒冷時,它與甲狀腺激素都具有增加產熱的作用;饑餓時,它又與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調節(jié)過程中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
(2)某些神經元也能分泌腎上腺素.腎上腺素既可以與突觸后膜上受體結合,引發(fā)突觸后膜的電位變化,也可以作用于突觸前膜,抑制腎上腺素繼續(xù)分泌,實現(xiàn)調節(jié).由此可知,腎上腺素作為信息分子,既是神經遞質,也是激素.
(3)已知藥物V和腎上腺素具有相似的結構,現(xiàn)設計實驗探究藥物V和腎上腺素對小鼠耗氧量的影響(見右表).選取大小、生長狀況相同的小鼠若干,均分為四組.每組小鼠按表中所示注射藥劑,其中A組注射等量生理鹽水根據實驗結果可知,藥物V的作用是降低呼吸速率,該藥和腎上腺素的作用相互拮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血糖濃度的異常會引起一些疾。ㄈ鐖D1).人類中有一種疾病(IGT),在空腹時血糖濃度和胰島素表現(xiàn)正常,但是飲食后其血糖濃度升高異常.受試者于餐后進行中等強度持續(xù)運動30min,定時采樣測定血糖濃度及胰島素含量,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X代表的刺激是血糖濃度升高.
(2)某人患有糖尿病,醫(yī)生給開了胰島素,正確使用胰島素的方法是注射.(選填“注射”或“口服”)
(3)由圖2可知,胰島素含量上升血糖濃度下降,餐后適量運動可以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島素的升高幅度,從而可以減輕該人群胰島B細胞的分泌負擔.
(4)激素調節(jié)的特點是:微量、高效;通過體液運輸;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激素在發(fā)揮完作用后會被滅活的意義是維持激素含量的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模型是人們?yōu)榱四撤N特定目的而對認識所作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下列關于模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模型要體現(xiàn)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性的聯(lián)系
B.細胞膜的流動鑲嵌結構模型是物理模型
C.拍攝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顯微照片就是構建了細胞的物理模型
D.數(shù)學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圖表等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面是某蛋白質的肽鏈結構示意圖(圖甲,其中數(shù)字為氨基酸序號)及部分肽鏈放大圖(圖乙),請根據圖判斷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該蛋白質中含有兩條肽鏈、49個肽鍵
B.圖乙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C.從圖乙中可推知該蛋白質至少含有4個游離的羧基
D.該蛋白質只有加工形成一定的空間構象后才具有生物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為人體神經元細胞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綜合國力的根本是人才.孩子生活在刺激豐富的環(huán)境中,結構F突觸的數(shù)量將增加(填“增加”或“減少”).說明條件反射的形成能明顯影響結構F的數(shù)量,從而有利于智力開發(fā).
(2)圖中C→D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流動性的結構特點.
(3)神經細胞因具較多的突起(樹突),使其細胞相對表面積大,并使其與信息傳導(傳遞、交換)功能相適應.
(4)結構F中的信號傳遞方式為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5)結構D中的液體為組織液,C釋放出來的物質是神經遞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