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某兩性植株子葉的顏色由多對獨立遺傳的基因控制,其中四對基因(用A1、a1、A2、a2、C、c、R、r表示)為控制基本色澤的基因.只有這四對基因都含有顯性基因時才表現有色,其他情況均表現為無色.在有色的基礎上,另一對基因(用Pr、pr表示)控制紫色和紅色的表現,當顯性基因Pr存在時表現為紫色,而隱性基因pr純合時表現為紅色.請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該植物子葉呈紫色時,相關基因型有32種;子葉呈紅色的純合體的基因型為A1A1A2A2CCRRprpr.紫色、紅色和無色三種性狀中,相關基因型種類最多的性狀是無色.
(2)現有一植株,其子葉呈紅色,請設計一實驗檢測是否為純合體.
方法:令其自交,觀察后代的性狀表現;
預測實驗結果和結論:
如果子代子葉全部是紅色,則該植株為純合體;
如果子代子葉既有紅色也有無色,則該植株為雜合體.
(3)現有純合的子葉呈紅色的植株,在沒有受到外來花粉干擾的情況下,所結種子在萌發(fā)過程中受到輻射影響,萌發(fā)出的幼苗長大后所結種子的子葉顏色呈紫色,則最可能的原因是pr突變成Pr;如果萌發(fā)出的幼苗長大后所結種子的子葉呈無色,則最可能的原因是A1、A2、C和R這四個基因中至少有一個發(fā)生了隱性突變.

分析 由題意知:當植物要有色需含有A1、A2、C、R4個顯性基因,故紫色的基因型為A1_A2_C_R_Pr_,紅色的基因型為A1_A2_C_R_prpr,其余基因型表現為無色,且兩性植株子葉的顏色由多對獨立遺傳的基因控制,說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據此答題.

解答 解:(1)由分析可知,該植物子葉呈紫色時,基因型為A1_A2_C_R_Pr_,運用分離定律可知,紫色基因型有2×2×2×2=32種,子葉呈紅色的純合體的基因型為A1A1A2A2CCRRprpr,由于四對基因(A1、a1、A2、a2、C、c、R、r)有一對為隱性就表現為無色,故相關基因型種類最多的性狀是無色.
(2)紅色的基因型為A1_A2_C_R_prpr,要判斷其是否是純合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自交,觀察后代的性狀表現,由于四對基因(A1、a1、A2、a2、C、c、R、r)有一對為隱性就表現為無色,故若后代出鮮無色說明其為雜合子,若后代全部是紅色,說明親本為純合子.
(3)現有純合的子葉呈紅色的植株,基因型為A1A1A2A2CCRRprpr,沒有受到外來花粉干擾的情況下,所結種子在萌發(fā)過程中受到輻射影響,萌發(fā)出的幼苗長大后所結種子的子葉顏色呈紫色,則最可能的原因是pr突變成Pr,如果萌發(fā)出的幼苗長大后所結種子的子葉呈無色,則最可能的原因是A1、A2、C和R這四個基因中至少有一個發(fā)生了隱性突變.
故答案為:
(1)32   A1A1A2A2CCRRprpr    無色
(2)令其自交,觀察后代的性狀表現    全部是紅色   既有紅色也有無色
(3)pr突變成Pr    A1、A2、C和R這四個基因中至少有一個發(fā)生了隱性突變

點評 本題雖然涉及4對等位基因,看似較為復雜,實則較為簡單,考生需運用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仔細推敲,就可輕松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據圖所示推斷EcoRI酶識別的核苷酸序列是(  )
A.AGGAATTCGTB.TCCAATTGCAC.GAATTCD.CTTA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自花傳粉植物的紫苗與綠苗、緊穗與松穗、黃種皮與白種皮這三對相對性狀各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有各種表現型的純合子若干,回答下面問題:
(1)為了探究每對性狀的顯、隱性,以及它們的遺傳是否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可選用表現型為紫苗松穗黃種皮和綠苗緊穗白種皮兩個親本進行雜交,如果F1表現為紫苗緊穗黃種皮,則可確定每對性狀的顯、隱性.將F1自交得到F2,如果F2的表現型有8種,且它們的比例為27:9:9:9:3:3:3:1,則這三對性狀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規(guī)律.除了上述雜交組合外,還有3種雜交組合也可以完成此探究目的.
(2)已探明這些性狀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
①現用綠苗松穗白種皮和紫苗緊穗黃種皮進行雜交實驗,結果F1'表現為紫苗緊穗黃種皮.那么播種F1'植株所結的全部種子后,長出的全部植株F2'是否都表現為紫苗緊穗黃種皮?為什么?不是(或否),因為F1'植株是雜合子,F2'會發(fā)生性狀分離.
②通過某種措施,使F2'中全部紫苗緊穗黃種皮植株之間隨機交配,子代中表現型為紫苗緊穗黃種皮純合子的比例是$\frac{64}{729}$(用分數形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實驗流程或操作中,錯誤的是( 。
A.挑選葡萄→沖洗→榨汁→酒精發(fā)酵(果酒)→醋酸發(fā)酵(果醋)
B.土壤取樣→選擇培養(yǎng)→梯度稀釋→將樣品涂布到鑒別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yǎng)基上→挑選產生透明圈的菌落
C.制備MS固體培養(yǎng)基→外植體消毒→接種→培養(yǎng)→移栽→栽培
D.胡蘿卜→粉碎→干燥→萃取→濃縮→過濾→胡蘿卜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試驗中,后代具有的表現型為1:1比例的是(  )
A.雜交B.測交C.自交D.反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制備單克隆抗體的過程中,需篩選出雜交瘤細胞.一般情況下,細胞內DNA合成除了主要途徑以外還有一條輔助途徑,而骨髓瘤細胞沒有此輔助途徑,DNA合成的主要途徑可以被氨基碟呤阻斷,利用這一特性可以篩選出雜交瘤細胞.
(1)制備單克隆抗體時,選用B淋巴細胞的原因是B淋巴細胞能產生抗體,選用骨髓瘤細胞的原因是骨髓瘤細胞可以無限增殖.研究發(fā)現,被激活的B淋巴細胞內含有發(fā)達的粗面內質網,這與產生大量的抗體的功能相適應.
(2)加入適量氨基碟呤的培養(yǎng)基稱為選擇 培養(yǎng)基,氨基喋呤的作用主要是為了淘汰骨髓瘤細胞及自身融合的骨髓瘤細胞.
(3)誘導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進行融合常用的化學試劑是PEG.對雜交瘤細胞進行體外培養(yǎng)需要適CO2,CO2的作用是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有關基因轉錄與翻譯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都存在堿基U與A的配對
B.可以在同一場所同時發(fā)生
C.發(fā)生堿基配對差錯均會引起性狀的改變
D.在細胞增殖、生長和分化過程中均會發(fā)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表示有絲分裂時細胞內每條染色體所含DNA的變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ab段是由于DNA分子復制的結果
B.bc段細胞內都含有染色體
C.cd段發(fā)生在分裂后期
D.de段細胞內染色體數量均與體細胞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能正確表示高等動物胚胎發(fā)育順序的是(  )
A.受精卵→囊胚→桑椹胚→原腸胚→幼體B.卵→桑椹胚→原腸胚→囊胚→幼體
C.卵→囊胚→桑椹胚→原腸胚→幼體D.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腸胚→幼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