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由題意知:當植物要有色需含有A1、A2、C、R4個顯性基因,故紫色的基因型為A1_A2_C_R_Pr_,紅色的基因型為A1_A2_C_R_prpr,其余基因型表現為無色,且兩性植株子葉的顏色由多對獨立遺傳的基因控制,說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據此答題.
解答 解:(1)由分析可知,該植物子葉呈紫色時,基因型為A1_A2_C_R_Pr_,運用分離定律可知,紫色基因型有2×2×2×2=32種,子葉呈紅色的純合體的基因型為A1A1A2A2CCRRprpr,由于四對基因(A1、a1、A2、a2、C、c、R、r)有一對為隱性就表現為無色,故相關基因型種類最多的性狀是無色.
(2)紅色的基因型為A1_A2_C_R_prpr,要判斷其是否是純合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自交,觀察后代的性狀表現,由于四對基因(A1、a1、A2、a2、C、c、R、r)有一對為隱性就表現為無色,故若后代出鮮無色說明其為雜合子,若后代全部是紅色,說明親本為純合子.
(3)現有純合的子葉呈紅色的植株,基因型為A1A1A2A2CCRRprpr,沒有受到外來花粉干擾的情況下,所結種子在萌發(fā)過程中受到輻射影響,萌發(fā)出的幼苗長大后所結種子的子葉顏色呈紫色,則最可能的原因是pr突變成Pr,如果萌發(fā)出的幼苗長大后所結種子的子葉呈無色,則最可能的原因是A1、A2、C和R這四個基因中至少有一個發(fā)生了隱性突變.
故答案為:
(1)32 A1A1A2A2CCRRprpr 無色
(2)令其自交,觀察后代的性狀表現 全部是紅色 既有紅色也有無色
(3)pr突變成Pr A1、A2、C和R這四個基因中至少有一個發(fā)生了隱性突變
點評 本題雖然涉及4對等位基因,看似較為復雜,實則較為簡單,考生需運用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仔細推敲,就可輕松解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挑選葡萄→沖洗→榨汁→酒精發(fā)酵(果酒)→醋酸發(fā)酵(果醋) | |
B. | 土壤取樣→選擇培養(yǎng)→梯度稀釋→將樣品涂布到鑒別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yǎng)基上→挑選產生透明圈的菌落 | |
C. | 制備MS固體培養(yǎng)基→外植體消毒→接種→培養(yǎng)→移栽→栽培 | |
D. | 胡蘿卜→粉碎→干燥→萃取→濃縮→過濾→胡蘿卜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都存在堿基U與A的配對 | |
B. | 可以在同一場所同時發(fā)生 | |
C. | 發(fā)生堿基配對差錯均會引起性狀的改變 | |
D. | 在細胞增殖、生長和分化過程中均會發(fā)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b段是由于DNA分子復制的結果 | |
B. | bc段細胞內都含有染色體 | |
C. | cd段發(fā)生在分裂后期 | |
D. | de段細胞內染色體數量均與體細胞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受精卵→囊胚→桑椹胚→原腸胚→幼體 | B. | 卵→桑椹胚→原腸胚→囊胚→幼體 | ||
C. | 卵→囊胚→桑椹胚→原腸胚→幼體 | D. | 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腸胚→幼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