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6.回答下列與質壁分離實驗有關的問題.
步驟一: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黑藻葉,蓋上蓋玻片.
步驟二:從蓋玻片一側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這樣重復幾次,使蓋玻片下面的黑藻葉浸潤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驟三: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圖所示.

(1)圖中A、B處的顏色分別是無色、綠色.
(2)如果上述實驗步驟二中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入的是加有胭脂紅(植物細胞不吸收的紅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A、B處顏色分別是紅色、綠色.
(3)植物細胞能發(fā)生質壁分離應具備的細胞結構條件是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的伸縮性.
(4)如果將步驟二中浸潤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黑藻葉的裝片,放在80℃條件下處理一段時間(裝片中的黑藻葉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如果A處呈綠色,可能的原因是高溫破壞了細胞膜、葉綠體膜的選擇透過性,葉綠素等色素進入A處導致.
(5)將形狀、大小相同的紅心蘿卜A和紅心蘿卜B幼根各5段,分別放在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時間后,取出紅心蘿卜的幼根稱重,結果如圖c所示,據圖分析:
①紅心蘿卜A比紅心蘿卜B的細胞液濃度高.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適量的清水,一段時間后紅心蘿卜A的細胞液濃度會降低.

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表示觀察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中觀察到的視野圖,視野中細胞可能出于質壁分離狀態(tài),也可能出于質壁分離復原狀態(tài).由于細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A處充滿外界溶液,而B處為細胞質中的葉綠體,呈綠色.
質壁分離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內因: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細胞壁的伸縮性小于原生質層;表現:液泡由大變小,細胞液顏色由淺變深,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

解答 解:(1)A處充滿外界蔗糖溶液,是無色的;B處有蘚類小葉的葉綠體,呈綠色.
(2)若實驗步驟二中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入的是加有伊紅(植物細胞不吸收的紅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A呈紅色、B處呈綠色.
(3)植物細胞能發(fā)生質壁分離應具備的細胞結構條件是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的伸縮性.
(4)如果將上述實驗步驟二中浸潤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蘚類小葉的裝片,放在80℃條件下處理一段時間(裝片中的蘚類小葉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正常情況下,葉綠素分子不會出細胞,如果A處呈綠色,則可能是高溫使細胞膜、葉綠體膜失去選擇透過性,葉綠素等色素進入A處導致的.
(5)①由于蘿卜條A的重量變化大于蘿卜條B,所以蘿卜條A細胞液濃度大于蘿卜條B細胞液濃度.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適量的清水,一段時間后蘿卜條A吸水,其細胞液濃度會降低.
故答案為:
(1)無色、綠色
(2)紅色、綠色
(3)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的伸縮性
(4)高溫破壞了細胞膜、葉綠體膜的選擇透過性,葉綠素等色素進入A處
(5)①高�、诮档�

點評 本題考查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材料的選取、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在有氧呼吸的過程中,CO2的形成發(fā)生在有氧呼吸的( �。�
A.第一階段B.第二階段C.第三階段D.各個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表示神經元之間興奮傳導的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神經元受到刺激,貯存于②內的神經遞質就會釋放出來
B.③④⑤共同構成突觸
C.構成③和⑤結構的基本骨架是雙層磷脂分子
D.靜息時,⑤結構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外正內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式子所示為對剛收獲的小麥種子所做的不同處理方式,下列說法最可能正確的是(  )
剛收獲的種子殘留物丙.
A.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
B.丙在細胞中主要以分子態(tài)的形式存在
C.曬干、烘烤過程使小麥種子失去了相同的化合物
D.乙種子在適宜條件下一定能萌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圖1是對酶的某種特性的解釋模型,圖2、3、4、5、6是在不同條件下某種酶促反應的變化情況,據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1可以解釋酶具有專一性,由圖5和圖6可判斷該酶很可能是麥芽糖酶
B.圖2說明酶具有催化作用,圖3可判斷該酶最適pH不受溫度影響
C.由圖4可判斷該酶的最適溫度不受pH的影響
D.圖3和圖4中溫度和pH對酶的影響機理是完全一樣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在“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布”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染色時先用吡羅紅染液,再用甲基綠染液
B.用8%的鹽酸目的之一是使DNA與蛋白質分離,利于DNA染色
C.酒精燈烘干載玻片,可降低細胞代謝,防止細胞死亡
D.該實驗可得出DNA都分布于細胞核,RNA都分布于細胞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遺傳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②大腸桿菌的遺傳物質是DNA
③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
④水稻的遺傳物質是DNA.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以一般光學顯微鏡觀察生物的細胞與組織,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用10倍物鏡觀察水綿玻片時,其玻片與物鏡的距離為0.5cm,若改用30倍物鏡觀察時,則玻片與物鏡的距離應調整在1.5cm左右
B.若載玻片上有d字母,則視野下呈現p字母
C.換高倍鏡后應先用顯微鏡上的粗準焦螺旋調節(jié),再用細準焦螺旋調節(jié)
D.視野下觀察到眼蟲游向右上方,則應將玻片向右上方移動以便追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湖北省八校聯考高考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物遺傳、變異與進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由普通西瓜培育三倍體西瓜的原理是染色體變異,三倍體西瓜無耔性狀不可遺傳

B.科學家通過基因工程育種,培育出了生產青霉素的高產菌株

C.若在瓜田長期使用某種殺蟲劑,導致害蟲瓜蚜抗藥基因頻率增加,該田最終出現瓜蚜新物種

D.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都屬于可遺傳變異,兩者都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