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顯微鏡的物鏡一端有螺紋,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物鏡越短,放大倍數越。荒跨R沒有螺紋,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目鏡越短放大倍數越大,顯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
2、顯微鏡觀察物象時,放大倍數越大,細胞體積越大,視野越暗,視野中細胞數目越少,反之亦然;顯微鏡觀察的物象是倒像,物象移動的方向與玻片移動的方向相反.
3、視野亮度可以通過反光鏡和光圈進行調節(jié),凹面鏡和大光圈使視野變亮,平面鏡和小光圈使視野變暗.
4、分析題圖:A是人體口腔上皮細胞,適用于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觀察細胞中的線粒體;B是藍藻細胞,沒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沒有葉綠體,但含有葉綠素和藻藍素,也能進行光合作用;C是植物細胞,能進行光合作用;D是血細胞.
解答 解:(1)顯微鏡是呈現(xiàn)的倒立的虛像,圖中3位于視野的左下方,實際上它在載玻片的右上方,因此要將圖中3所指的細胞移到視野的中央進行觀察,則裝片應向左下方向移動.
(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指該標本的長度或寬度的放大倍數.
(3)當顯微鏡的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在視野直徑范圍內看到一行相連的8個細胞,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時,在原來的基礎上長度又放大4倍,所以在視野中可看到細胞數目為8÷4=2個.
(4)科學家依據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將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圖中D種有紅細胞,由于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因此提取細胞膜時通常該細胞.
故答案為:
(1)左下
(2)長度或寬度
(3)2
(4)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了顯微鏡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等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掌握物鏡、目鏡長短與放大倍數之間的關系;明確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長或者是寬被放大;識記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構的異同,能結合所學的知識作答.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實驗是為了證實DNA的分解產物不是遺傳物質 | |
B. | 該實驗從反面證明了DNA 是遺傳物質 | |
C. | 該實驗證明了S型細菌的DNA無毒 | |
D. | 該實驗是艾弗里所作的工作之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和3 | B. | 2和4 | C. | 1和3或2和4 | D. | 1和4或2和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D、dd是純合子、Dd是雜合子 | |
B. | 遺傳因子決定性狀是獨立的,具顆粒性,不相融,不消失 | |
C. | 在一個種群中,若僅考慮一對等位基因,可有3種不同的交配類型 | |
D. | 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發(fā)生在減數分裂的過程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葡萄糖→丙酮酸 | B. | 丙酮酸→酒精+CO2 | C. | H2O→[H]+O2 | D. | ADP+Pi+能量→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體 | |
B. | 著絲點分裂一定導致DNA數目加倍 | |
C. | 染色體DNA一定由兩條脫氧核苷酸鏈組成 | |
D. | 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一定是其體細胞的2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圖中氧濃度為a時的情況對應的是乙圖中的A點 | |
B. | 甲圖的a、b、c、d四個濃度中c是最適合貯藏的 | |
C. | 甲圖中氧濃度為b時有乳酸產生 | |
D. | 甲圖中氧濃度為d時只進行有氧呼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活細胞中的線粒體可以定向地運動到代謝比較旺盛的部位 | |
B. | 溶酶體能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也能分解衰老、受損的細胞器 | |
C. | 人體細胞內的蛋白質、酶和激素中都不含核糖 | |
D. | 細胞中核糖體的形成不一定與核仁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發(fā)生定向突變 | |
B. | 沒有地理隔離就不會有新物種的形成 | |
C. | 生物產生的變異都能為進化提供原材料 | |
D. | 生物與其生存的環(huán)境之間共同進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