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 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可以證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B. 低溫誘導洋蔥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實驗中,用改良的苯酚品紅染液進行染色,觀察到視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體細胞,也有染色體數目發(fā)生改變的細胞

C. 用抽樣檢查法統(tǒng)計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時,先用吸管吸取培養(yǎng)液,滴于計數室內,再將蓋玻片放在計數室上,多余培養(yǎng)液用濾紙吸取

D. 健那綠染液可以使我細胞中的線粒體呈現(xiàn)藍綠色,而細胞質接近于無色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普通高等學校2017屆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模擬(七)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符合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是

A. 種群基因庫的差異是產生生殖隔離的根本原因

B. 自然選擇是對種群的有利基因進行選擇,且決定了新基因的產生

C. 種群內基因頻率改變的偶然性隨種群數量下降而減小

D. 隔離是形成新物種的必要條件,也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甘肅省河西五市2017屆高三下學期第二次聯(lián)合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為探索治療機體對某種藥物依賴的有效途徑,我國科研人員進行了如下研究。

(1)將大鼠置于自身給藥箱中(如圖)。

當大鼠按壓非給藥桿時指示燈不亮,藥泵不給藥,按壓給藥桿時指示燈亮,藥泵通過靜脈導管向大鼠注射一定量藥物。燈亮時,光刺激大鼠視網膜,引起視神經細胞產生___________傳至末梢,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上的受體。信息傳至________________,產生視覺。多次重復訓練后,大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間建立聯(lián)系。當單位時間內大鼠按壓給藥桿的次數達到一定程度時,即可被視為對該藥物形成依賴。以下將這種大鼠簡稱D鼠。

(2)研究發(fā)現(xiàn),D鼠相關腦區(qū)內酶A含量和活性均明顯升高。為探討酶A活性對藥物依賴的影響,在兩組D鼠相關腦區(qū)注射酶A活性抑制劑或生理鹽水后,再分別放入自身給藥箱,記錄單位時間內兩組D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對照組相比,若抑制劑組的D鼠___________________,則表明抑制酶A的活性可以降低D鼠對藥物的依賴。

(3)研究者設計了一種能與編碼酶A的mRNA互補結合的含22個核苷酸的RNA,它能進入細胞,促進編碼酶A的mRNA降解。將這種小RNA用溶劑M溶解后,注射到D鼠相關腦區(qū),引起酶A含量明顯下降,D鼠對藥物的依賴降低。進行本實驗時,要同時進行一個對照處理,將一段小RNA用_______________ (填“生理鹽水”或“蒸餾水”或“溶劑M”)溶解,注射到D鼠的相關腦區(qū)。這段小RNA的最佳設計為:與實驗組使用的小RNA相比,其核苷酸的__________ (多選,只填序號)。

a.種類相同  b.種類不同  c.數目相同 d.數目不同 

e.序列完全相同  f.序列完全不同

若此對照組D鼠相關腦區(qū)內酶A含量無明顯變化,則可以證明_____________等因素對實驗組結果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普通高等學校2017屆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模擬(六)理科綜合生物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表是小鼠的C02產生量隨環(huán)境溫度變化的測量值。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

A. 產生C02的過程能為小鼠提供熱量

B. 10℃時產生的C02大部分產生于線粒體,少部分產生于細胞質基質

C. 切除下丘腦后,從40℃移至10℃環(huán)境時,C02產生量的變化量會不明顯

D. 從40℃移至10℃環(huán)境時,小鼠皮膚毛細血管收縮,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四川省高三4月檢測考試理科綜合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表示某稻田生態(tài)系統(tǒng)局部能量流動示意圖,卷葉螟與褐飛虱是稻田中的兩種害蟲,擬水狼蛛是這兩種害蟲的天敵。此外,稻田中還有雜草、田螺等生物。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水稻與兩種害蟲的種間關系為__________,當害蟲數量增加時,擬水狼蛛的數量也會增加,這樣害蟲數量的增長就會受到抑制,這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內部的__________調節(jié)。

(2)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為__________ (填字母),e表示__________,初級消費者用于自身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的能量可用圖中的__________ (填字母)表示,g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______ (組成成分),g的功能是__________,而g獲得h來自于第__________營養(yǎng)級。

(3)稻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要經常處理田間雜草,請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稻田除雜草的意義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湖南省湘潭市2017屆高三5月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香瓜的青皮和白皮由A-a、B-b、D-d三對基因共同決定,三對基因與瓜皮顏色的關系如下圖1所示;蛐蜑锳_B_dd的個體表現(xiàn)為青皮,其余則為白皮,F(xiàn)有三組純種親本雜交,其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如下表2所示。請回答有關問題:

(1)甲、乙、丙三組親本中白皮香瓜的基因型分別是___、___、___。

(2)從____組雜交實驗的結果可判斷,A-a、B-b、D-d三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3)乙組Fz中的白皮香瓜個體分別自交,后代中出現(xiàn)青皮香瓜的概率是____。

(4)花青素的合成過程是在基因的復雜調控下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基因與性狀的關系是__。(答出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湖南省湘潭市2017屆高三5月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發(fā)生在人體細胞中的生理過程的敘述最合理的是

A. 相同DNA分子轉錄形成的mRNA相同

B. 基因表達過程中不需要蛋白質參與

C. 不同的tRNA可以轉運相同的氨基酸

D. 不同的密碼子翻譯出的氨基酸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普通高等學校2017屆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模擬(八)理科綜合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在一個自然果蠅種群中,灰身與黑身為一對相對性狀(由A、a控制)棒眼與紅眼為一對相對性狀(由B、b控制)。現(xiàn)有兩果蠅雜交,得到F1表現(xiàn)型和數目(只)如下表。

請回答:

(1)該種群中控制灰身與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控制棒眼與紅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

(2)親代果蠅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F1中黑身棒眼雌雄果蠅隨機交配,F(xiàn)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

(4)1915年,遺傳學家Bridges發(fā)現(xiàn)用紅眼雌果蠅與X射線處理過的棒眼雄果蠅進行雜交,總能在某些雜交組合的F1中發(fā)現(xiàn)紅眼雌果蠅。該種紅眼雌果蠅的出現(xiàn)是由于它自身發(fā)生了基因突變還是父本棒眼果蠅X染色體缺失了顯性基因B(B和b基因都沒有的受精卵不能發(fā)育)。

請你設計雜交實驗進行檢測。

實驗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預測及結論:

若子代棒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__________________,則是由于基因突變。

若子代棒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__________________,則是由于父本棒眼果蠅X染色體缺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實驗中常用的兩種裝置,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甲裝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間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氣流通

B. 乙裝置通常用于對體型較小的土壤動物進行采集

C. 甲裝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動物趨光、避髙溫、趨濕的習性來采集

D. 用乙裝置采集的土壤小動物可以放入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