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下列各組激素中,在核糖體上合成的一組是( 。
A、甲狀腺激素和性激素
B、腎上腺皮質激素和促狀腺激素
C、胰島素和生長激素
D、性激素和保幼激素
考點:動物激素的調節(jié)
專題:
分析:細胞中的核糖體是顆粒狀小體,它除了一部分附著在內質網上之外,還有一部分游離在細胞質中.核糖體是細胞內合成蛋白質的場所,被稱為“生產蛋白質的機器”.判斷物質是否在核糖體上合成,關鍵看是否屬于蛋白質.
解答: 解:A、甲狀腺激素為氨基酸的衍生物,性激素為固醇類,二者均不屬于蛋白質,不在核糖體上合成,A錯誤;
B、腎上腺皮質激屬于固醇類,不在核糖體上合成,B錯誤;
C、胰島素和生長激素均屬于蛋白質,在核糖體上合成,C正確;
D、性激素為固醇類,不在核糖體上合成,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知識點簡單,考查細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要求考生識記細胞中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明確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再作出準確的判斷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泡菜腌制過程中要注意控制
 
、溫度和食鹽的用量.測定亞硝酸鹽含量時氫氧化鋁乳液的作用是
 

(2)下列是有關微生物的培養(yǎng)與應用的問題,請分析回答.
圖中是利用
 
法進行微生物接種,把聚集的菌種逐步稀釋分散到培養(yǎng)基的表面.為達到這一目的,操作上應注意
 
(一點即可).在此前制備培養(yǎng)基的操作步驟是
 

(3)進行分離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的實驗中,應用剛果紅染料,可以通過是否產生
 
來篩選纖維素分解菌.
(4)一般進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與計數(shù)時需要制備選擇培養(yǎng)基,也就是在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培養(yǎng)基中加入
 

(5)應用稀釋涂布平板法統(tǒng)計的菌落數(shù)往往比活菌的實際數(shù)目低,這是因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生態(tài)學家對某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和能量流動情況調查后,得到了如圖所示的食物網和表中的能量數(shù)據,請分析回答:
生物類群同化的能量(102千焦/m2/年)
浮游植物8100
浮游動物600
雙翅目幼蟲120
搖蚊幼蟲900
太陽魚210
鱸魚30
(1)流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流量是
 
102千焦/m2/年
(2)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主要成分是
 
,雙翅目幼蟲和太陽魚的種間關系是
 

(3)浮游植物同化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傳遞到下一個營養(yǎng)級的原因是
 

(4)能量在第一營養(yǎng)級和第二營養(yǎng)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為
 

(5)如果去除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浮游動物和雙翅目幼蟲,則鱸魚的產量將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將
 

(6)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還缺少分解者,分解者的作用是
 

(7)該地區(qū)為了發(fā)展經濟,開辦了一個采礦場,土體、土壤和植被遭到嚴重的破壞,采礦中的混濁黏土水排放到該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經檢測發(fā)現(xiàn),水中的含氧量大幅度下降,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使用高倍鏡前必須找到觀察目標”,下列有關這句話的解釋中,不正確的是( 。
A、高倍鏡下觀察到的目標數(shù)量少,難以找到目標
B、高倍鏡下視野暗,難以找到目標
C、高倍鏡與玻片的距離較近,調節(jié)焦距時容易損傷透鏡和玻片
D、在高倍鏡下調節(jié)焦距和在視野中尋找目標都不太方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細胞增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和無絲分裂都存在DNA的復制
B、真核生物中只存在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不會發(fā)生無絲分裂
C、有絲分裂過程中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后著絲點仍然能分裂
D、細胞分裂間期為細胞分裂期提供物質基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面關于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大部分酶是在活細胞的核糖體上合成的
B、酶的催化效率都很高
C、溫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強
D、每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少數(shù)幾種相似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人體部分組織示意圖,a、b、c、d、e、f代表人體不同激素,請據圖回答:
(1)興奮只能由A傳到B,而不能由B傳到A的原因是
 

(2)當人體受到寒冷刺激時,A細胞產生興奮,其興奮部位的膜外電位是
 
(正/負);若某人每天的食物中鉀偏少,則很可能導致其
 
電位的產生不正常.
(3)當人體內激素[d]分泌過多時,下丘腦分泌的[e]和垂體分泌的[f]就會減少,這是因為體內存在
 
機制.
(4)甲狀腺、垂體和下丘腦中任一腺體病變都可引起甲狀腺功能減退,臨床上可以通過靜脈注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然后測定血清中促甲狀腺激素的濃度變化來鑒別病變的部位.甲、乙、丙三人都表現(xiàn)為甲狀腺激素水平低下.給三人注射適量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別測定每個人的促甲狀腺激素濃度(mu/L),結果如右表.注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前后,三人血清中促甲狀腺激素濃度變化不同,由此可以推測甲、乙、丙發(fā)生病變的部位分別是
 
、
 
、
 

注射前注射后
健康人<1010-40
<1010-40
10-40>40
<10<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蚊蠅等害蟲對DDT產生抗藥性的主要原因是( 。
A、昆蟲的定向變異
B、昆蟲的適應性從接觸藥劑時就形成了
C、藥劑對不定向變異進行了定向選擇
D、基因突變使昆蟲定向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人體中體液的關系圖,則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過程2受阻時,會引起組織水腫
B、丁表示細胞內液,屬于內環(huán)境的一部分
C、血細胞所生活的內環(huán)境是乙
D、O2濃度高低關系是。炯祝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