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組用15N、32P、35S標記噬菌體后,讓其侵染普通細菌,乙組用普通噬茵體侵染15N、32P、35S標記的細菌。在產(chǎn)生的子代噬菌體的組成成分中,能夠找到的放射性元素為( )
A.甲組在DNA中找到15N和32P,在外殼中找到15N和35S
B.甲組在DNA中找到32P,在外殼中找到15N和35S
C.乙組在DNA中找到15N和32P,在外殼中找到15N和35S
D.乙組在DNA中找到32P,在外殼中找到15N和35S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當人體飲水不足、體內(nèi)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時,都會引起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感受到這種刺激后( )
A.在下丘腦部位產(chǎn)生渴覺,進而調節(jié)對水的攝入量
B.垂體后葉合成、分泌并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腦分泌,并由垂體后葉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D.腎小管和收集管對無機鹽的重吸收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荊州市高二下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兩個小島。某時間段內(nèi),島上鳥類的種類和數(shù)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甲島上鳥的種類數(shù)比乙島的更多, 可能是甲島的環(huán)境變化更大
B.兩島上鳥類的種類雖然不同,但兩島上鳥類的數(shù)量最終趨于相同
C.兩島上的鳥類存在地理隔離,不同種的鳥類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
D.兩島的鳥類各形成一個種群基因庫,且兩個基因庫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等五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甲表示植物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間、葉綠體與線粒體間的氣體交換,圖乙表示在最適C02濃度下及溫度為300時光照強度與光合速率的關系,圖丙表示某光照強度和適宜溫度下,光合作用增長率隨C02濃度變化的情況,請據(jù)圖回答:
(1)要觀察甲圖中的c結構,需要對實驗材料用 試劑進行染色,染色的結果是 。該結構代謝釋放能量最多的過程所需的酶分布于 。
(2)若該植物的葉肉細胞處于甲圖狀態(tài),則此時光照強度 (填“大于”、“等于”、“小于”)圖乙曲線中B點所對應的光照強度。已知光合作用中水在類囊體腔中被分解,O2在類囊體膜內(nèi)表面形成,則一分子O2生成后進入相鄰細胞的線粒體中被利用需穿 層生物膜。
(3)若該植物光合作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則將溫度調整為25℃,圖乙中的A點往 (填“上”、“下”)移動,B點往 (填“左”、“右”)移動。
(4)圖丙中在 點光合作用速率達到最大,此時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 ,C點和D點相比,葉綠體中[H]的含量 (填“較低”、“相等”或“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等五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相對封閉的山區(qū),有一種發(fā)病率極高的遺傳病,該病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調査時發(fā)現(xiàn):雙親均為患者的多個家庭中,后代的男女比例約為1:1,其中女性均為患者,男性中患者約占3/4。下列相關分析中,錯誤的是( )
A.該遺傳病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B.在患病的母親中約有1/2為雜合子
C.正常女性的兒子都不會患該遺傳病 D.該子代群體中A的基因頻率約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等五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神經(jīng)細胞細胞膜面積大有利于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B.人成熟紅細胞、蛔蟲體細胞等真核細胞無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C.睪丸大量合成分泌雄性激素與細胞中發(fā)達的核糖體、內(nèi)質網(wǎng)和高爾基體有關
D.內(nèi)質網(wǎng)與核膜相連,有利于細胞質與細胞核內(nèi)物質的交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廣東省珠海市高三上學期9月摸底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科研人員在實驗室中,研究光照強度變化對某植物葉肉細胞的O2釋放速率和CO2吸收速率的影響(單位:umol·m-2·s-1),實驗結果如下圖。請據(jù)圖分析回答:
(1)強光照開始時,氧氣的釋放速率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此時葉肉細胞中產(chǎn)生ATP的細胞結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A點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點光反應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暗反應速率,此時ADP在葉綠體中的移動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強光照開始后短時間內(nèi),葉肉細胞內(nèi)C5/C3的變化是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強光照結束后,CO2的吸收速率下降緩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廣東省珠海市高三上學期9月摸底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科學發(fā)展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科學家分離出致使水稻植株患惡苗病的物質,該物質是細胞分裂素
B.達爾文注意到了植物具有向光性,該現(xiàn)象是由赤霉素分布不均所致
C.史料記載用小便浸黃泥封樹枝則生根,現(xiàn)已從人尿中分離出IAA
D.史料記載木瓜釋放的“氣”可去除未熟紅柿澀味,現(xiàn)推測其為脫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一9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四種微生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圖中①②屬于真核生物,③④屬于原核生物
B.人們釀酒、做面包離不開②
C.圖③有細胞壁、細胞膜,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D.④所示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