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現(xiàn)有某動物在減數(shù)分裂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形成的一個極體,其核DNA分子數(shù)為M,則該動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和初級卵母細胞中形成的四分體數(shù)分別是( 。
A.M,$\frac{M}{2}$B.M、MC.2M、$\frac{M}{2}$D.2M、M

分析 根據題意分析可知:極體包括第一極體和第二極體,其中第一極體是由初級卵母細胞分裂形成的,染色體數(shù)目與DNA數(shù)目之比為1:2,而第二極體是由次級卵母細胞分裂形成的,染色體數(shù)目與DNA數(shù)目之比為1:1.
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含量變化:

 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體2n2n2nnnn2nn
染色單體4n4n4n2n2n2n00
DNA數(shù)目4n4n4n2n2n2n2nn

解答 解:根據題意分析可知:某動物在減數(shù)分裂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形成的一個極體,是第一極體.由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所以第一極體中核DNA分子數(shù)是初級卵母細胞的一半,即初級卵母細胞中的核DNA分子數(shù)為2M個;又初級卵母細胞中的核DNA分子數(shù)已完成復制,所以卵原細胞沒有復制時核DNA分子數(shù)為M個.因此,該動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為M條.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聯(lián)會后形成四分體,所以在初級卵母細胞中形成的四分體數(shù)為$\frac{M}{2}$個.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數(shù)目變化規(guī)律,意在考查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能用數(shù)學方式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臨床上治療大面積創(chuàng)傷時,可將經特殊處理的豬皮移植到患者的創(chuàng)面處,并在豬皮上開若干個小口植入患者的自體皮,待其生長并最終替換豬皮.研究表明,導人人P基因的轉基因豬所提供的“皮膚”可在移植后存活更長時間,能夠保證自體皮充分生長.圖為獲得這種轉基因豬的操作流程,請回答:
(1)過程①中,常用胰蛋白(或膠原蛋白)酶處理,獲得的成纖維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時需一些適宜的條件,包括無菌、無毒環(huán)境、營養(yǎng)、適宜的溫度和pH、氣體環(huán)境等條件.
(2)過程②常用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檢測P基因是否已整合到了成纖維細胞的染色體上,可采用DNA分子雜交
技術.
(3)過程③采用的是動物體細胞核移植技術;過程⑤為胚胎移植技術.
(4)細胞B最終能發(fā)育成轉基因豬,體現(xiàn)了動物體細胞的細胞核具有全能性.
(5)若應用圖中③技術得到人的早期胚胎,并從中分離出胚胎干細胞,用于醫(yī)學研究和治療,則這種方法稱為治療性克。覈鴮Υ祟愌芯克值膽B(tài)度是不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基因疫苗是指將編碼外源抗原的基因與質粒重組,構建出真核表達載體,導入人或動物細胞后利用宿主細胞的蛋白質合成系統(tǒng)合成外源抗原蛋白,并誘導機體產生對該抗原的免疫應答,以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可見,基因疫苗是一種(  )
A.重組質粒B.外源抗原的DNA片斷
C.外源抗原蛋白質D.減毒或滅活的病原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科研小組對一個烏魚塘進行了長期研究.表l是該池塘中5種生物的捕食關系(其中烏魚捕食泥鰍,其余類推),表2是整個生長季節(jié)里,該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相關能量數(shù)值(單位:kJ).請回答:表1:
泥鰍水蚤小球藻
烏魚
河蚌
泥鰍
水蚤
表2:
太陽能光和效率能量傳遞效率水蚤河蚌
10101%10%106106
(1)據表1寫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

(2)根據表1分析,水蚤和泥鰍的關系是捕食和競爭.
(3)表2中能量不能100%流入下一營養(yǎng)級,原因是大部分能量通過呼吸作用散失、被分解者利用等.整個生長季節(jié),烏魚能從魚塘獲取的能量是8.1×105kJ.
(4)烏魚可做藥用材料,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直接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為某植物細胞一個DNA分子中a、b、c三個基因的分布狀況,圖中Ⅰ、Ⅱ為無遺傳效應的序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a、b、c均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體現(xiàn)了基因突變具有普遍性
B.Ⅰ、Ⅱ也可能發(fā)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替換,但不屬于基因突變
C.一個細胞周期中,間期基因突變頻率較高,主要是由于間期時間相對較長
D.在減數(shù)分裂的四分體時期,b、c之間可發(fā)生交叉互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多發(fā)生于春夏季節(jié).該病毒感染人體后,機體可以對靶細胞產生免疫反應,其中正確的是(  )
A.漿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使病毒被抗體消滅
B.漿細胞產生抗體,抗體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使病毒被消滅
C.效應T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病原體失去寄生場所進而被吞噬、消滅
D.效應T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使病毒被淋巴因子消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是培育試管牛的過程,請回答:

(1)從良種母牛采集卵母細胞后,用促性腺激素處理卵細胞,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從良種公牛采集的精子需獲能后才能進行受精作用.
(2)在體外培養(yǎng)受精卵時,除了給予適量O2維持細胞呼吸外,還需要提供CO2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
(3)圖中過程A稱為胚胎移植,在此之前可以采用胚胎分割技術獲得同卵雙胎或氣體以維多胎.
(4)研制能夠產生人類白細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應器,需將目的基因導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導入方法是顯微注射法,獲得轉基因母牛后,如果牛奶中含有人類白細胞介素即說明目的基因已經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中甲、乙表示同一植物中兩個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DNA的半保留復制決定了甲分裂產生的子細胞遺傳信息相同
B.乙細胞分裂后產生的子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與DNA數(shù)之比為1:2
C.甲在分裂前期,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會導致基因重組
D.若用秋水仙素處理乙細胞的前期,染色體的數(shù)目會成培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邯鄲市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2春•石家莊期末)以下細胞中既有同源染色體,又含姐妹染色單體的是( )

①有絲分裂中期細胞 ②有絲分裂后期細胞

③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細胞 ④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細胞

⑤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細胞 ⑥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