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4.將常德某地當年收獲的水稻秸稈剪成小段,于7月20日開始分別進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種方式的處理,3次重復,每隔15天檢測一次秸稈腐解殘留量,結果見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秸稈還田后水泡應是利用秸稈的最佳方法
B.土壤中的空氣和水分條件有利于多種微生物對秸稈的分解
C.如果將處理開始時間提早20天,則3條曲線的位置將呈現(xiàn)上移趨勢
D.從堆放、水泡2條曲線可以推測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厭氧性微生物.

分析 由圖可知土埋方式下殘留物下降最快,即分解最快,因此是還田后合理的處理方式,而曲線圖顯示殘留物的減少速率最慢,可推測好氧型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弱于厭氧性微生物,土壤中一定的空氣和水分條件有利于微生物分解作用,如果處理時間提前,則處理期間的平均溫度比原處理的平均溫度要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強,故秸稈的殘留量會呈現(xiàn)下移趨勢.

解答 解:A、由圖可知土埋方式下殘留物下降最快,即分解最快,因此是還田后合理的處理方式,A錯誤;
B、微生物分解作用包括體外有機物分解和體內細胞呼吸作用,土壤中一定的空氣和水分條件有利于細胞呼吸,B正確;
C、如果處理時間提前,則處理期間的平均溫度比原處理的平均溫度要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強,故秸稈的殘留量會呈現(xiàn)下移趨勢,C錯誤;
D、堆放時氧氣較為充足,而曲線圖顯示殘留物的減少速率最慢,可推測好氧型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弱于厭氧性微生物,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通過小麥秸稈三種不同的處理實驗,考查學生識圖、獲取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不合理的是(  )
A.細胞長大,蛋白質的數量增加,物質運輸效率增強
B.細胞分化,mRNA的種類有變化,使生物體中的細胞趨向專門化
C.細胞衰老,代謝減弱;細胞癌變,代謝增強
D.細胞凋亡,相關基因活動加強,有利于個體的生長發(fā)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是人的基因的組成以及基因與DNA、染色體的關系示圖.

請根據上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代表物質是含氮堿基,F(xiàn)代表的物質是DNA.
(2)在人體的神經細胞中,每條染色體中有1 DNA分子,每個DNA分子中有很多個基因.
(3)遺傳信息是指基因中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酵母菌是一種單細胞真菌,在有氧條件和無氧條件下都能生存,常用于科學研究.某小組在注射器中加入3mL含酵母菌的培養(yǎng)液,吸入9mL空氣后加塞密封(如圖所示),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針管內的氣體體積增加.請回答:
(1)在缺氧條件下生長的酵母菌,細胞中線粒體的數目會逐代減少.若用高倍顯微鏡觀察這種變化,通常用健那綠染液將活細胞中的線粒體染成藍綠色.
(2)吸取少量培養(yǎng)后的培養(yǎng)液,滴加適量的酸性重鉻酸鉀溶液,若溶液顏色變?yōu)榛揖G色,則說明氣體體積增加是由于酵母菌進行了無氧(“有氧”、“無氧”或“有氧和無氧”)呼吸.
(3)為排除氣體體積增加是由外界環(huán)境條件改變引起,應在實驗時增設一對照組同步實驗.請描述對照組的設置另取一相同裝置,將注射器中的含酵母菌的培養(yǎng)液換成等量的滅活的培養(yǎng)液,其他都相同.
(4)呼吸商(RQ)指單位時間內進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釋放二氧化碳量與吸收氧氣量的比值(RQ=釋放的二氧化碳體積/消耗的氧氣體積).

甲裝置乙裝置
A1A2B1B2
有色液滴不動有色液滴左移5個單位有色液滴左移5個單位有色液滴左移10個單位
現(xiàn)利用甲(A1,A2)、乙(B1,B2)裝置各兩套進行實驗,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分別測量等量蓖麻、玉米種子萌發(fā)過程中的氣體變化情況,所測數據如表所示,則屬于測量蓖麻種子的裝置是A2和B2,蓖麻和玉米種子的呼吸商分別是0.5和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是分泌細胞分泌的某種物質與靶細胞結合的示意圖,據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 。
分泌細胞$\stackrel{產生}{→}$分泌物$\stackrel{體液傳送}{→}$靶細胞.
A.分泌細胞產生的分泌物與靶細胞相互結合的原因是靶細胞膜上有載體蛋白
B.如果分泌細胞產生的分泌物為胰高血糖素,則靶細胞可以為肌肉細胞
C.如果分泌細胞為甲狀腺細胞,那么靶細胞可能為垂體細胞
D.如果分泌細胞是垂體細胞,那么此時的靶細胞不可能是性腺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關于生物多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生物圈內所有的生物構成了生物的多樣性
B.引入外來物種一定會增加生物的多樣性
C.我國科學家諾獎獲主屠呦呦從青蒿中發(fā)現(xiàn)并提取了高效抗瘧成分青蒿素,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D.生物多樣性的潛在價值就是其生態(tài)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為某一區(qū)域m、n兩物種的資源利用曲線(縱、橫坐標分別表示被m、n兩個物種所攝取的食物數量和種類).其中表述正確的是(  )
A.曲線不重疊時,m與n不存在競爭B.b越大,生物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越弱
C.m、n將呈現(xiàn)“J”型增長D.d<b時,M與N種間競爭激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有關DNA和RNA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生物的遺傳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中
B.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
C.原核生物細胞內DNA主要存在于擬核區(qū)域
D.在真核生物細胞內,DNA一定是雙鏈結構,而RNA一定是單鏈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胰腺細胞中物質運輸的途徑,可能存在的是

A.吸收的葡萄糖:細胞膜→細胞質基質→線粒

B.合成的細胞膜蛋白:高爾基體→核糖體→細胞膜

C.轉錄的mRNA:細胞核→細胞質基質→高爾基體

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體→細胞質基質→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