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秸稈還田后水泡應是利用秸稈的最佳方法 | |
B. | 土壤中的空氣和水分條件有利于多種微生物對秸稈的分解 | |
C. | 如果將處理開始時間提早20天,則3條曲線的位置將呈現(xiàn)上移趨勢 | |
D. | 從堆放、水泡2條曲線可以推測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厭氧性微生物. |
分析 由圖可知土埋方式下殘留物下降最快,即分解最快,因此是還田后合理的處理方式,而曲線圖顯示殘留物的減少速率最慢,可推測好氧型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弱于厭氧性微生物,土壤中一定的空氣和水分條件有利于微生物分解作用,如果處理時間提前,則處理期間的平均溫度比原處理的平均溫度要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強,故秸稈的殘留量會呈現(xiàn)下移趨勢.
解答 解:A、由圖可知土埋方式下殘留物下降最快,即分解最快,因此是還田后合理的處理方式,A錯誤;
B、微生物分解作用包括體外有機物分解和體內細胞呼吸作用,土壤中一定的空氣和水分條件有利于細胞呼吸,B正確;
C、如果處理時間提前,則處理期間的平均溫度比原處理的平均溫度要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強,故秸稈的殘留量會呈現(xiàn)下移趨勢,C錯誤;
D、堆放時氧氣較為充足,而曲線圖顯示殘留物的減少速率最慢,可推測好氧型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弱于厭氧性微生物,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通過小麥秸稈三種不同的處理實驗,考查學生識圖、獲取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長大,蛋白質的數量增加,物質運輸效率增強 | |
B. | 細胞分化,mRNA的種類有變化,使生物體中的細胞趨向專門化 | |
C. | 細胞衰老,代謝減弱;細胞癌變,代謝增強 | |
D. | 細胞凋亡,相關基因活動加強,有利于個體的生長發(fā)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甲裝置 | 乙裝置 | ||
A1 | A2 | B1 | B2 |
有色液滴不動 | 有色液滴左移5個單位 | 有色液滴左移5個單位 | 有色液滴左移10個單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泌細胞產生的分泌物與靶細胞相互結合的原因是靶細胞膜上有載體蛋白 | |
B. | 如果分泌細胞產生的分泌物為胰高血糖素,則靶細胞可以為肌肉細胞 | |
C. | 如果分泌細胞為甲狀腺細胞,那么靶細胞可能為垂體細胞 | |
D. | 如果分泌細胞是垂體細胞,那么此時的靶細胞不可能是性腺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物圈內所有的生物構成了生物的多樣性 | |
B. | 引入外來物種一定會增加生物的多樣性 | |
C. | 我國科學家諾獎獲主屠呦呦從青蒿中發(fā)現(xiàn)并提取了高效抗瘧成分青蒿素,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 |
D. | 生物多樣性的潛在價值就是其生態(tài)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曲線不重疊時,m與n不存在競爭 | B. | b越大,生物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越弱 | ||
C. | m、n將呈現(xiàn)“J”型增長 | D. | d<b時,M與N種間競爭激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物的遺傳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中 | |
B. | 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 | |
C. | 原核生物細胞內DNA主要存在于擬核區(qū)域 | |
D. | 在真核生物細胞內,DNA一定是雙鏈結構,而RNA一定是單鏈結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胰腺細胞中物質運輸的途徑,可能存在的是
A.吸收的葡萄糖:細胞膜→細胞質基質→線粒
B.合成的細胞膜蛋白:高爾基體→核糖體→細胞膜
C.轉錄的mRNA:細胞核→細胞質基質→高爾基體
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體→細胞質基質→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