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關于細胞內化合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
B.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C.糖類是細胞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
D.自由水是細胞內生化反應的良好溶劑

分析 組成細胞的化合物分為無機化合物和有機物化合物,無機化合物包括水和無機鹽,有機化合物主要包括糖類、脂質、蛋白質和核酸,其中糖類是細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著,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

解答 解:A、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A正確;
B、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的結構多樣,在細胞中承擔的功能也多樣,B正確;
C、糖類是細胞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細胞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是ATP,C錯誤;
D、細胞中的水包括自由水和結合水,自由水是細胞內生化反應的良好溶劑、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組成細胞內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識,考生對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的種類和作用的識記和理解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研究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
(1)實驗目的: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2)實驗器材:溫度計,試管,燒杯;可溶性淀粉溶液,新鮮的α-淀粉酶溶液,蒸餾水,碘液等.注:①實驗室使用的α-淀粉酶最適溫度為50~70℃;
(3)實驗原理: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液會發(fā)生顏色反應,呈現(xiàn)藍色.
(4)實驗步驟(用表格顯示實驗步驟):
步驟項目試管A試管B試管C
1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2mL
2放置在不同溫度環(huán)境下5分鐘0℃100℃60℃
3加入新配置的α-淀粉酶溶液1mL1mL1mL
4完成反應5min
5滴入碘液2滴2滴2滴
6觀察結果變藍變藍不變藍
①本實驗中的自變量是溫度.
②在實驗步驟1中試管B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量是2mL.
③實驗步驟2和3順序能否顛倒?不能,為什么?如果顛倒,在達到制定溫度前,酶促反應已經(jīng)發(fā)生.
(5)實驗結果及分析
①在試管A、B、C中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分別是變藍、變藍、不變藍.
②通過上述實驗,你能得出的結論是溫度可以影響酶的活性,溫度過高過低都會使酶的活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填寫下表,列舉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項    目原核細胞真核細胞
區(qū)

細胞大小較小較大
細胞核無核膜,只有擬核有核膜
DNA的主要存在形式環(huán)狀DNA與蛋白質結合,組成染色體
聯(lián)系遺傳物質都是DNA
最可能的進化關系由原核細胞進化成結構復雜的真核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為探究CO2是否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實驗裝置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用塑料袋扎緊花盆的實驗設計思路是確保植物與外界空氣進一步隔絕
B.a為實驗裝置,b為對照裝置,自變量是CO2,光照條件應該是相同且是適宜的
C.在a裝置中的植物主要因[H]和ATP的量不足而限制了光合作用的速率
D.在b裝置中的植物的光合速率隨光照強度的增強而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是某植物葉肉細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質變化示意簡圖,其中①~⑤為生理過程,a~h為物質名稱,請回答:

(1)物質a分布在葉綠體的囊狀結構的薄膜上,提取該物質時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壞
(2)過程①、②、③發(fā)生的場所是葉綠體基粒、葉綠體基質、細胞質基質.
(3)上述①~⑤過程中,能夠產生ATP的過程是①③④⑤
(4)較強光照下,①過程中d的移動方向是從葉綠體基質向囊狀結構薄膜方向移動
(5)假如白天突然中斷二氧化碳的供應,則在短時間內f量的變化是增加;假如該植物從光照條件下移到黑暗處,h量的變化是增加
(6)上述①~⑤過程中,必須有氧氣參與進行的是⑤.請寫出③④⑤所示生理活動的總反應式C6H12O6+6O2+6H2O$\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關于人類基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基因都在染色體上B.基因的表達都需要RNA的參與
C.體細胞中的基因都是成對存在的D.基因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敘述不符合“形態(tài)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生物學觀點的是(  )
A.根尖成熟區(qū)表皮細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B.內質網(wǎng)膜可與核膜、細胞膜相連,有利于細胞內物質的運輸
C.神經(jīng)元的突觸小體內含有較多線粒體,有利于神經(jīng)遞質的釋放
D.卵細胞體積較大,有利于提高與周圍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摩爾根利用果蠅進行遺傳實驗研究,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摩爾根在一群紅眼果蠅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白眼雄果蠅,并讓它與正常的紅眼雌果蠅交配,結果F1全是紅眼果蠅,這表明紅眼是顯性性狀;
(2)摩爾根讓F1中的紅眼雌、雄果蠅相互交配,結果F2中,紅眼果蠅與白眼果蠅的數(shù)量比為3:1,這說明果蠅眼色的遺傳符合(基因)分離(或孟德爾第一)定律.
(3)F2紅眼果蠅中有雌雄個體,而白眼果蠅全是雄性,可推測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現(xiàn)有純種的紅眼雌、雄果蠅和白眼的雌、雄果蠅,請從中選擇親本,只做一次雜交實驗,以確定果蠅的眼色基因與X、Y染色體的關系.
雜交實驗:選擇(純種的)紅眼雄果蠅與白眼雌果蠅交配
結果預期:
若子代中(雌、雄果蠅)全為紅眼,說明在X、Y染色體上都存在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若子代中雌果蠅全為紅眼,雄果蠅全為白眼,說明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只在X染色體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于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純化大腸桿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可以獲得單個的菌落    
②都需要使用接種針進行接種
③都需要在火焰旁進行接種  
④都可以用平板劃線法來計數(shù)活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